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整个过程,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下面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规程,如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药剂的配制,实验材料的选择、培养等,让每个学生亲自去做每一个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动手,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如对生物实验中经常用的观察工具——显微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实验中严格按照显微镜使用规程进行操作。例如: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得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这几个复杂的过程,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不能正确熟练使用显微镜,即使装片做得再好,也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使实验前功尽弃。所以,实验前应从镜头的安装、视野的调节、装片的安放到观察方法,通过一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发展能力的基础,应当让学生通过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观察能力,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科学的观察能力的基础。首先进行选择性观察。教师帮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有选择地进行观察,对那些属于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就要进行仔细观察、重点观察,而对那些非本质的现象就可以排除它。如在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个实验中,把晒干的种子装在干燥的试管中,放在火上均匀加热。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试管壁在加热前后有什么变化(干燥的试管在加热后,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加热前种子是否干燥,而不是去注意酒精灯燃烧的火焰等其他现象。其次,进行全面观察。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个实验中,要验证小麦的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与蛋白质时,把面粉包在纱布内,在水中揉挤,不仅观察到水变浑浊(这是淀粉),而且会感觉到纱布内的物质变得很有黏性(主要是蛋白质)。因此,在生物实验中要调动各种感官去进行全面的观察。
  三、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开足开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最好还要开设学生课外实验,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第一,在不增加生物总课时数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间,用所增加的实验课来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课的内容要依据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薄弱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第二,将教材中有些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由学生上讲台操作,这样既比单纯由教师个人操作生动活泼,印象深刻,又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第三,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于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效果不好的实验,如在阴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课堂上未观察清楚,需重新“验证”的演示实验:作了改进的实验,如学生自己设计(经教师审核)的实验,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第四,在实验课上,教师允许学生不完全按照课本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而由学生自备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養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交流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从设计原理、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方面重新审视,改进方案。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就很多学生提出放在冰块中维持5分钟的那支试管结果不明显,原因在哪里?经过分析讨论,大家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不到,最后改为放于冰水中,并且维持时间为8分钟,经过改进后结果明显。在这个实验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做一些变化,例如这个实验能否用菲林试剂来检验?菲林试剂的使用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分小组去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生物学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思想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断探索生物实验教学的规律,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已经教了十几年书,数学这门学科一直都很难,不断有学生抱怨数学很烦恼。最近我很多时候都在想怎么能让数学课更有趣、更有实效性,当前的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已被高考绑架 ,很多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仅仅围绕高考,以高考为标度,以刷题为手段,提升解题的熟练程度,教学活动缺失数学味,失去了数学教育的功能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明白数学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做出哪些独特的贡献 ,这是摆在每个中学数学老师面前不可回避
期刊
在这个雨丝飘摇的季节了,和这雨声聆听着专家的谆谆教诲,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的幸福,在这至情至境的氛围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但只能是自己的一己之见,仅是抛砖引玉罢了,望各位专家不吝指教。  当刚刚接一批新学生时,面对学生行色各异的作文,心中总是五味杂陈,想直言不讳,但看看一个个质朴的小脸,满怀信心的眼神,往往话到嘴边,又被理性拽回肚里。我不断告诫自己,作文是一种热情,需要老师的点燃,而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一直面对教材知识容量大,课时少等诸多问题,这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产生矛盾,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以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历了多次失败,学习兴趣全无,信心殆尽;而优秀生则常有吃不饱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的棱角被磨去,失去了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我们很多英语教师一直以来在关注的问题。为此我进行了如何保持和提高孩子们英语学习热情,从而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它能直接决定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精神面貌。它不仅是繁琐的,更是细致的;不仅是崇高的,更是奉献的。作为班主任,无疑例外的要遇到这样的几个难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上、纪律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能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各方面有一个良好的转变和进步?归结为一句话,即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动力和活力?  针对这个问题,在多方面我作了尝试,现在总的感觉是当前的学生自主意识强,有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而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又至关重要。有效的练习内容应以教材为依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适宜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符合小学生年龄与心理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学生心里比较枯燥单一,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必须要创新,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有效性落到实处。然而,创新教学并非是一句话的事,它需要老师精心安排,采取有效策略,而不是象征性地随便改改教学方法,它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真的做到创新。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要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从以
期刊
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环节。生物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最主要的场所。如何搞好生物实验室管理,使其真正地发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多年的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现谈几点拙见。  一、制定计划,完善总结  在学期初,生物实验教师必须根据
期刊
课堂练习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现在严禁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给学生减负的规定之后,讲究课堂练习策略,精心设计数学课堂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下是本人谈谈课堂练习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阵地。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指导下,老师们都在尽力的将新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于是,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英语课堂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  现在的新教材比之前的教材内容要大得多,不仅加大词汇量,而且教材中也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由此我们的课时也变得很紧,往往上完课就接近考试了。另外,新理念下强调老师要把课堂还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