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2012至2013学年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的调查报告从感恩教育的课程、感恩对象的定位、感恩教育的方式、感恩教育的内容、感恩教育的观念、感恩教育的效果等角度展开,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中感恩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出合理、高效的感恩教育方案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59-02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念恩、报恩以至于施恩于他人的人文教育。大量的事例表明,感恩教育是帮助樹立个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校中的实践与研究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一般而言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门槛较低,且农村户口学生人数所占比重较大。不可否认,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或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以笔者有限的工作经验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成长环境,更主要的是在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法上出现了问题,要矫正他们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认识方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而感恩教育是为数不多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进入社会,能够继续深造的途径和人数不多,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或许要比在普通高校中更加深刻,也更加迫切。但是依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结合2012至2013学年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的调查报告发现与普通高校相比,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情况不够理想。总结起来,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感恩教育的课程缺失
高职院校一般的学习周期为三年,其中在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是在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培训,主要由实习单位来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可想而知这两年的教学安排是非常紧密的。学生不仅要修完基础理论课、实训课、操作课,还要完成语文、政治、英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此外还有艺术修养和人文通识类等选修课程的任务。要准备国家英语、计算机、各工种技术等级的考试;再加上不少学生还得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活动、社团活动;有的还得准备专升本的考试等等,各种学习、活动和考试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虽说高职院校也都设有德育教育的课程,但课时本就不多,而具体到感恩教育的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把感恩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课程中去。在对南京的10所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70%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认为本校用于感恩教育课时较少、50%的辅导员认为学院的重视力度和营造的教育氛围不够。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若想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遵循其基本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作为保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南京10所高职院校中,虽对感恩教育的内容都有涉及,但近六成的院校感恩教育在日常道德修养教育中感恩教育所占的比例不足30%,三成的学校甚至不足10%。一般来说,要使学生真正了解感恩的意蕴,并在内心接受,进而体现在行动上,这一系列的教育指导过程不应少于16课时。从调研结果看,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无法满足这一基本的课时要求,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的最主要问题。
二、感恩对象定位狭隘
调查显示在现阶段的感恩教育实施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或多将感恩的对象定位成自己的父母而往往忽略了其他的亲人、老师、朋友,而对于抽象的自然、生命、资源、环境等事物基本的尊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感恩之心就更无从谈起了。在以往的高职感恩教育中,受教育的回馈主体多是受教育者的父母,对于实施者来说这是最可行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形式,因为这种最初感恩对象的定位局限,让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对父母的回报理所应当而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回报依旧显得漠不关心。这种在教育最初对象界定上的狭隘性会使后续教育的延展性受到限制。
在笔者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中选择和曾经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的同学只有37%,而在这37%中有40%仅仅是出于礼貌性的节日问候。而对于陪伴自己成长的母校88%同学表示即便将来有能力对母校的回馈也要看情况而定,在他们的惯性思维里学校、老师所给予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投入,这种投入是种固定性、周期性的投入,一旦学业完成了这种投入就结束了,他们没有必要对此做出回应
由于这种认知偏见他们忽略了在这种教育中需要互动的情感反馈,把老师、学校甚至于同学都当作成长过程阶段性的产物,而对于回馈社会这种理想性期望就显得更加遥远。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即便是到了相对时间较宽裕的寒暑假参加过社会服务的同学也不到33%,参与的目的也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规定或是两三好友打发时间的选择。这种感恩对象定位的局限性的后续效应是现代不少90后学生人际关系疏远、社交圈过小、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的出现的诱因。其实感恩的对象非常广泛,感恩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更要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
三、感恩教育的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方式还是沿袭了我国思政教育的传统,以课堂单向传授形式为主,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将感恩的意识植进受教者的心灵,而不是讲授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宜采取情境教育的方式。但实际情形更多的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就把教育者和受教者平等的双向交流变成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1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笔者调查发现80%高职院校采用的感恩教育方式仍以思政课和主题班会居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说教色彩浓重,缺乏实质性的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型学习,单一的说教灌输往往事倍功半。有的院校也开始注意了这一问题,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以外,也开展了一些情境教育的形式,包括观看相关视频、分组讨论交流,组织义工、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但在这其中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机械地等同于各式的学生活动,缺乏实效性、长期性。如有的学校组织大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磕一个头、去一次福利院等等。教育者只注重形式,却忽略了感恩教育中最关键的精神内涵,学生往往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这些事情,使活动无法收到设想的成效。其实这一问题仍与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忽视有关,因为不能真正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开设了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也不会从其本身规律出发来设置教学方式,容易造成简单化的倾向。这一现象不唯高职院校独有,许多普通本科高校也存在这一问题。其实感恩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品德教育,它应该涵盖了生活性、体验性、丰富性、情感性、多样性的特征,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挖掘、不断发现、不断启发的过程。
四、感恩教育的观念和内容落后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存在不小的问题。感恩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树立、一种人格的塑造和一种品质的培养。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认识或者说开展感恩教育的原因是想靠它来“堵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一种补救性的、头痛医头的短视行为。这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实际上不少高职院校关于感恩教育的理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要求。
罗海鸥认为“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比较抽象、模糊,忽视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漫无边际,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这一論断在感恩教育上也同样适用。感恩教育目标不明所带来的不仅是学生无所适从,就是许多普通教育者也会产生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这一现象在笔者的辅导员调查中有明显体现,72%的教育者感到感恩教育的理念很好,实施却比较困难。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着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调整着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感恩缺失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研究中常出现的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而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性格的缺陷。这种缺陷具体表现为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思考问题片面极端;随意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自然及周遭环境基本的尊重。同样在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近50%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78%的学都将不满意原因归结于家人、学校、社会却忽略了自身实际努力的情况,感恩之心的缺乏滋生了惰性和依赖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仅仅停留在感恩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孝心、公德心的塑造与培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成了学校感恩教育常见的主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立教育、关心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信仰教育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感恩效果的反馈不佳
对南京10所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0%的教育者认为自己的感恩教育实施的效果仅仅只有一定的触动启发作用,对学生感恩行动的实际转化效果不明,30%的教育者甚至没有得到教育效果的反馈,在他们看来学生仅仅将这几课时的“感恩教育课”当作了和其他选修课一样可有可无的兴趣课。这种缺乏情感体验、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感恩教育注定是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缺乏针对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职感恩教育虽然有所展开,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教育的课时、内容、形式的局限,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反馈与互动较少,从基本的认知层次的认可到情感层次的转化再到最后实践层次的行动,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最初的教育层次,完整体系的割裂使学生的教育效果仍然停留在被动的认知阶段。其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没有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的教学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实效性。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72%的高职学生曾接受过感恩教育,但只有40%的学生认为教育效果一般,对自己有所触动,1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行为习惯会有所改变,而其他近5成的学生对自己所接受过的感恩教育内容和形式都不太清楚。可见感恩教育在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育者眼中都成了德育教育中弃之可惜,用之无意的鸡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于感恩教育的研究和开展还很不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感恩教育的实践形式和教育手段、教育效果往往都还有不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界定清楚感恩教育的概念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实践形式,对其教育意义和重要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叶蔚兰.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探索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罗珍.“90后”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
[3]赵淑.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探讨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07).
[4]郭屹.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5]杨波.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现状研究及实施策略”(课题编号:2012SJDFDY110,主持人:杨莹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莹婷(1988-),女,学士,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59-02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念恩、报恩以至于施恩于他人的人文教育。大量的事例表明,感恩教育是帮助樹立个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校中的实践与研究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一般而言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门槛较低,且农村户口学生人数所占比重较大。不可否认,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或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以笔者有限的工作经验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成长环境,更主要的是在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法上出现了问题,要矫正他们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认识方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而感恩教育是为数不多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进入社会,能够继续深造的途径和人数不多,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或许要比在普通高校中更加深刻,也更加迫切。但是依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结合2012至2013学年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的调查报告发现与普通高校相比,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情况不够理想。总结起来,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感恩教育的课程缺失
高职院校一般的学习周期为三年,其中在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是在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培训,主要由实习单位来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可想而知这两年的教学安排是非常紧密的。学生不仅要修完基础理论课、实训课、操作课,还要完成语文、政治、英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此外还有艺术修养和人文通识类等选修课程的任务。要准备国家英语、计算机、各工种技术等级的考试;再加上不少学生还得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活动、社团活动;有的还得准备专升本的考试等等,各种学习、活动和考试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虽说高职院校也都设有德育教育的课程,但课时本就不多,而具体到感恩教育的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把感恩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课程中去。在对南京的10所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70%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认为本校用于感恩教育课时较少、50%的辅导员认为学院的重视力度和营造的教育氛围不够。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若想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遵循其基本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作为保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南京10所高职院校中,虽对感恩教育的内容都有涉及,但近六成的院校感恩教育在日常道德修养教育中感恩教育所占的比例不足30%,三成的学校甚至不足10%。一般来说,要使学生真正了解感恩的意蕴,并在内心接受,进而体现在行动上,这一系列的教育指导过程不应少于16课时。从调研结果看,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无法满足这一基本的课时要求,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的最主要问题。
二、感恩对象定位狭隘
调查显示在现阶段的感恩教育实施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或多将感恩的对象定位成自己的父母而往往忽略了其他的亲人、老师、朋友,而对于抽象的自然、生命、资源、环境等事物基本的尊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感恩之心就更无从谈起了。在以往的高职感恩教育中,受教育的回馈主体多是受教育者的父母,对于实施者来说这是最可行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形式,因为这种最初感恩对象的定位局限,让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对父母的回报理所应当而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回报依旧显得漠不关心。这种在教育最初对象界定上的狭隘性会使后续教育的延展性受到限制。
在笔者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中选择和曾经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的同学只有37%,而在这37%中有40%仅仅是出于礼貌性的节日问候。而对于陪伴自己成长的母校88%同学表示即便将来有能力对母校的回馈也要看情况而定,在他们的惯性思维里学校、老师所给予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投入,这种投入是种固定性、周期性的投入,一旦学业完成了这种投入就结束了,他们没有必要对此做出回应
由于这种认知偏见他们忽略了在这种教育中需要互动的情感反馈,把老师、学校甚至于同学都当作成长过程阶段性的产物,而对于回馈社会这种理想性期望就显得更加遥远。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即便是到了相对时间较宽裕的寒暑假参加过社会服务的同学也不到33%,参与的目的也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规定或是两三好友打发时间的选择。这种感恩对象定位的局限性的后续效应是现代不少90后学生人际关系疏远、社交圈过小、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的出现的诱因。其实感恩的对象非常广泛,感恩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更要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
三、感恩教育的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方式还是沿袭了我国思政教育的传统,以课堂单向传授形式为主,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将感恩的意识植进受教者的心灵,而不是讲授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宜采取情境教育的方式。但实际情形更多的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就把教育者和受教者平等的双向交流变成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1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笔者调查发现80%高职院校采用的感恩教育方式仍以思政课和主题班会居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说教色彩浓重,缺乏实质性的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型学习,单一的说教灌输往往事倍功半。有的院校也开始注意了这一问题,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以外,也开展了一些情境教育的形式,包括观看相关视频、分组讨论交流,组织义工、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但在这其中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机械地等同于各式的学生活动,缺乏实效性、长期性。如有的学校组织大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磕一个头、去一次福利院等等。教育者只注重形式,却忽略了感恩教育中最关键的精神内涵,学生往往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这些事情,使活动无法收到设想的成效。其实这一问题仍与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忽视有关,因为不能真正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开设了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也不会从其本身规律出发来设置教学方式,容易造成简单化的倾向。这一现象不唯高职院校独有,许多普通本科高校也存在这一问题。其实感恩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品德教育,它应该涵盖了生活性、体验性、丰富性、情感性、多样性的特征,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挖掘、不断发现、不断启发的过程。
四、感恩教育的观念和内容落后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存在不小的问题。感恩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树立、一种人格的塑造和一种品质的培养。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认识或者说开展感恩教育的原因是想靠它来“堵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一种补救性的、头痛医头的短视行为。这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实际上不少高职院校关于感恩教育的理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要求。
罗海鸥认为“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比较抽象、模糊,忽视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漫无边际,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这一論断在感恩教育上也同样适用。感恩教育目标不明所带来的不仅是学生无所适从,就是许多普通教育者也会产生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这一现象在笔者的辅导员调查中有明显体现,72%的教育者感到感恩教育的理念很好,实施却比较困难。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着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调整着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感恩缺失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研究中常出现的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而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性格的缺陷。这种缺陷具体表现为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思考问题片面极端;随意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自然及周遭环境基本的尊重。同样在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近50%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78%的学都将不满意原因归结于家人、学校、社会却忽略了自身实际努力的情况,感恩之心的缺乏滋生了惰性和依赖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仅仅停留在感恩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孝心、公德心的塑造与培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成了学校感恩教育常见的主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立教育、关心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信仰教育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感恩效果的反馈不佳
对南京10所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0%的教育者认为自己的感恩教育实施的效果仅仅只有一定的触动启发作用,对学生感恩行动的实际转化效果不明,30%的教育者甚至没有得到教育效果的反馈,在他们看来学生仅仅将这几课时的“感恩教育课”当作了和其他选修课一样可有可无的兴趣课。这种缺乏情感体验、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感恩教育注定是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缺乏针对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职感恩教育虽然有所展开,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教育的课时、内容、形式的局限,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反馈与互动较少,从基本的认知层次的认可到情感层次的转化再到最后实践层次的行动,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最初的教育层次,完整体系的割裂使学生的教育效果仍然停留在被动的认知阶段。其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没有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的教学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实效性。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72%的高职学生曾接受过感恩教育,但只有40%的学生认为教育效果一般,对自己有所触动,1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行为习惯会有所改变,而其他近5成的学生对自己所接受过的感恩教育内容和形式都不太清楚。可见感恩教育在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育者眼中都成了德育教育中弃之可惜,用之无意的鸡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于感恩教育的研究和开展还很不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感恩教育的实践形式和教育手段、教育效果往往都还有不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界定清楚感恩教育的概念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实践形式,对其教育意义和重要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叶蔚兰.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探索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罗珍.“90后”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
[3]赵淑.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探讨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07).
[4]郭屹.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5]杨波.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现状研究及实施策略”(课题编号:2012SJDFDY110,主持人:杨莹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莹婷(1988-),女,学士,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