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力的发展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再造性想象力的发展对他学习、运用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造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考虑问题必然思路清晰,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心应手。本文主要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关键词:学生;阅读教学;想象力;培养
在我国的中小学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训练,正出现萎缩态势。因为我们急功近利,只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懂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至于由这些知识和技能而引出的思考与推想,我们并不愿顾及;我们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让学生自由想象,甚至提出种种奇思妙想。我们总是让学生在极其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在没完没了的试题练习中渐渐磨灭了他们的想象之火、创造之火。
一、想象力与阅读教学
(1)想象力在学习工作中不可少。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都有现成答案的。若想完成任务,需要具备想象力,要能够在头脑中反复地做实验,然后筹划出方案。比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草原五班决定修路,他没有现成的道路参照,必须在头脑中进行反复地想象,考虑每一条路该怎么走,该采用什么材料来铺设,交叉的地方又用什么样的图案,只有经过这种在头脑中不断的试验磨合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方案。一名战役指挥者,也要能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来在头脑中进行反复的战术攻防演练,从而设计出一套作战方案。所以,对于设计、策划、创作以及制定计划等这类较为复杂的工作,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仅靠记忆力是根本不能完成任务的。
(2)发达的想象力能使人制定出完善的方案。仍以建筑设计师为例,如果他没什么想象力,或想象力不够发达,不能够在头脑中不断地进行反复想象。则他的设计方案很可能不够完善,比如仅对建筑的外观进行了一番考虑,却没有对内部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当这样草率的方案付诸实施后,在施工到一半时,忽然发现建筑物内部结构强度不够,则必须推倒重建,这样就耽误了工期,滞后了进度,并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建筑师很可能也会为此丢掉工作。而如果他具有非常发达的想象力,能够在制定方案前,通过不断地在头脑中模拟房屋的建筑,则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3)想象力只在头脑中运行,省事、快捷。比如孙膑在田忌赛马前,想出调换己方上中下三等马的出场次序从而赢得了比赛,这个方案非常巧妙。而孙膑并没有真正让实际的马做实验,他仅是在头脑中演练了若干种次序,显然这样节省时间,也不需要什么消耗。如果真的让各种马匹按照不同的出场次序进行实际的演练,那就得需要非常大的场地,而且也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二、在阅读教学中对想象力的培养
(1)激活理解,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①通过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象。表象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引导学生多作观察、感知,从而丰富记忆表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想象的翅膀。人的许多情绪和情感往往是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对学习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困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到“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卖炭翁在炭被抢走后会如何反應。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卖炭翁的辛酸、悲苦。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①体会文章的时代特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②描述诗词意境。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以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等特征。练习描述诗词意境,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安排学生对一二两节作描绘意境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杜甫的生平遭遇和思想性格作出较为合理的想象描绘。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做这种意境描述练习,既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进行想象。在加强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同时,也是给学生插上了梦想的翅膀,除去了教室与黑板的束缚,在梦想的空间自由翱翔……相信有一天,学生所爆发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或许,那会是我们民族新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化平编《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8
[2] 董素艳《引发思维的提问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6.03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葛民学校)
关键词:学生;阅读教学;想象力;培养
在我国的中小学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训练,正出现萎缩态势。因为我们急功近利,只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懂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至于由这些知识和技能而引出的思考与推想,我们并不愿顾及;我们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让学生自由想象,甚至提出种种奇思妙想。我们总是让学生在极其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在没完没了的试题练习中渐渐磨灭了他们的想象之火、创造之火。
一、想象力与阅读教学
(1)想象力在学习工作中不可少。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都有现成答案的。若想完成任务,需要具备想象力,要能够在头脑中反复地做实验,然后筹划出方案。比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草原五班决定修路,他没有现成的道路参照,必须在头脑中进行反复地想象,考虑每一条路该怎么走,该采用什么材料来铺设,交叉的地方又用什么样的图案,只有经过这种在头脑中不断的试验磨合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方案。一名战役指挥者,也要能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来在头脑中进行反复的战术攻防演练,从而设计出一套作战方案。所以,对于设计、策划、创作以及制定计划等这类较为复杂的工作,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仅靠记忆力是根本不能完成任务的。
(2)发达的想象力能使人制定出完善的方案。仍以建筑设计师为例,如果他没什么想象力,或想象力不够发达,不能够在头脑中不断地进行反复想象。则他的设计方案很可能不够完善,比如仅对建筑的外观进行了一番考虑,却没有对内部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当这样草率的方案付诸实施后,在施工到一半时,忽然发现建筑物内部结构强度不够,则必须推倒重建,这样就耽误了工期,滞后了进度,并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建筑师很可能也会为此丢掉工作。而如果他具有非常发达的想象力,能够在制定方案前,通过不断地在头脑中模拟房屋的建筑,则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3)想象力只在头脑中运行,省事、快捷。比如孙膑在田忌赛马前,想出调换己方上中下三等马的出场次序从而赢得了比赛,这个方案非常巧妙。而孙膑并没有真正让实际的马做实验,他仅是在头脑中演练了若干种次序,显然这样节省时间,也不需要什么消耗。如果真的让各种马匹按照不同的出场次序进行实际的演练,那就得需要非常大的场地,而且也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二、在阅读教学中对想象力的培养
(1)激活理解,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①通过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象。表象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引导学生多作观察、感知,从而丰富记忆表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想象的翅膀。人的许多情绪和情感往往是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对学习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困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到“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卖炭翁在炭被抢走后会如何反應。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卖炭翁的辛酸、悲苦。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①体会文章的时代特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②描述诗词意境。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以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等特征。练习描述诗词意境,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安排学生对一二两节作描绘意境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杜甫的生平遭遇和思想性格作出较为合理的想象描绘。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做这种意境描述练习,既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进行想象。在加强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同时,也是给学生插上了梦想的翅膀,除去了教室与黑板的束缚,在梦想的空间自由翱翔……相信有一天,学生所爆发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或许,那会是我们民族新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化平编《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8
[2] 董素艳《引发思维的提问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6.03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葛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