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于6月13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为主题,以服务创新创业者为主线,全面展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最新成果和显著成效,体现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硬科技孵化上水平、科技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上水平、创新创业国际化上水平和良好的双创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典范,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主题展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整馆为展示区域,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其中东区约10000平方米,西区约6000平方米,展馆西门外场地约2000平方米。主题展分为创新引领、创新要素、创新源头、双创生态、京津冀协同创新、开放融合、科技惠民七大展区,参展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交通、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参展企业300余家,展品300余件,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30余家。馆外主要用于展示智能扫地车、微型卡丁车等体验型设备。
  “双创周”七大展区亮点纷呈
  创新引领展区重点展示北京“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十六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领域产业领军企业和创新产品,系统总结北京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高精尖产业、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绩,彰显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撑引领作用。
  创新要素展区重点展示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科技金融等创新主体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概况,充分体现北京市及中关村在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建设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与高水平双创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绩。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通过持续构建“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原创技术、高端人才、创业投资、孵化服务、科技中介、创新创业政策等核心要素,形成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化的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重要支撑。
  创新源头展区重点展示中关村示范区技术转移平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突出平台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效,体现北京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定位。
  双创生态展区重点展示硬科技孵化器、创新型孵化器、海外人才创业园、创投机构、银行、知识产权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猎头公司等创业服务機构围绕创新创业形成的生态体系,突出高成长小微企业创业项目,体现科学家、投资人、创业者、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的良好双创生态环境。
  京津冀协同创新展区重点展示北京市在津冀两地重点合作园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体现北京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战略的新成效。
  开放融合展区通过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分园、行业协会等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分园产业政策推介、优秀项目路演等活动30余场,让创新创业主体唱主角,促进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经理人等交流合作,体现北京市在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及提升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营造开放融合的良好氛围。
  科技惠民展区重点展示服务于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共服务、提高医疗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惠民项目,进一步体现双创成果惠及百姓民生。
  2018年中关村“双创”成果丰硕
  近年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深化创新改革,升级双创服务,聚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融合汇聚发展新动能,开放创新合作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实现技术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4%。2018年,在中关村开展投资的天使创投机构数量达1832家,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案例2209起,其中创业投资案例1745起,投资金额2406.65亿元,占全国的35.49%。
  2018年,57家示范区企业主持和参与的54项(通用项目)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2项,占国家进步奖通用项目的30.7%;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2项,占国家发明奖通用项目的24.5%。
  中关村示范区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涌现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原创技术、硬科技。示范区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创新体制机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重大科技项目、全球创新大赛等,加快全球创新团队、优质创新项目等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示范区集聚。
  中关村管委会持续加强海外联络工作战略布局和海外协同创新资源生态体系建设,为示范区企业在海外开展技术合作打造广阔平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互联互通。
其他文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将面临比平时更多的困难。订单减少、成本增加、资金紧张……特别是在“战疫”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一边为科技 “战疫”贡献力量,一边开足马力加大研发生产,对于大多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来说,简直是“太难了”。  为企业破局解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服务创新创业主体,迎“难”而上。中关村管委会从保障企业需求“不踩空”、政策落地“不掉线”、创新创业“不停歇
期刊
翻开2019年7月号《中关村》杂志,封面故事记述了一位《汪伟:“智慧消防”拓路者》。这位爱一城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针对城市高层、大型建筑的火灾消防,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慧消防的管理模式对消防安全进行预判、预警、预处置,实施智慧防控管理,从而形成一道城市消防安全保障线。  如今这个地球的城市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越来越密,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也时时发生,酿成可怕的灾难。
期刊
北京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热,在这夏天最热的日子里,中关村杂志社组织的交友活动也火爆了一把。  2019年8月4日,在海淀区稻香湖景酒店第六届荷花节期间,由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和中关村杂志社共同主办,由海淀区苏家坨镇文明实践所和稻香湖景酒店共同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爱满京城 相约幸福’之‘缘起荷处,相约湖畔’马上清(青)西大型青年交友活动”在此成功举办。  400多位青年朋友聚集到此,为即将到来的七
期刊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古人认定的荷花的生日,而六月也是荷花的月份,荷花就是六月的花神。荷花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与荷花结缘极早,《诗经》里常被人用来阐释古人对于荷花的认知:“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离骚》里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古时候人们就对这种植物有着深切的认识,而且已经以这种植物来隐喻一种高洁的襟怀。  
期刊
这不是一次轻松采访。  北京和悉尼相距11000公里,浩瀚太平洋横卧其间。中澳两国跨越南北地球,时差3小时,微信视频时断时续……  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邝远平与其说是个企业家,更像个企业销售员。没完没了的业务,始终不停的电话,随时将采访中断。再次出现,是几小时之后,他笑得很开心:“第二趟包机协调好了,4月7号飞,把湖北侨界捐赠的112万个口罩和7万副中药制剂,运来援澳洲;再从澳洲带回武汉一批亟需生活
期刊
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且基本为中小企业。中国现有的8000多万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能够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中小企业成立十年内都会走向死亡。中小企业究竟该如何防范困境与危险?又该如何在困境中破局并力挽狂澜?这是新时代对广大中小企业提出的核心问题。北京市中洲律师事务所在解决这些问题上,26年来走出了一条专业
期刊
专栏导语: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简称“IC PARk”)诞生于国家集成电路战略,承担着北京市“北设计”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作为中国IC产业地标,IC PARK以22万平米规模体量,高标准、专业化、智慧化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IC行业实力企业入驻,聚合形成电路上下游产业资源,构建出企业多维生态运营平台,助力IC产业跨越式进步。  本期,带大家走进填补国内ADC转换芯片空白的芯佰微和中国教育
期刊
专栏导语:  近几年来,为更好地服务海归创新创业者,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与本刊合作设立“海归新时代”专栏,迄今已报道了近百位海归科学家、企业家和用人单位,使得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被广为人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引进海外专家,引导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还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为桥梁,陆续回国,在北京这片创
期刊
“好璐传音”是一个公众号名称,初一听有些费解。可待您走近周好璐这位出生于百年昆曲世家,“传字辈”第三代唯一嫡系传人之后,你便明白其所蕴含的深意。周好璐是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北昆创研室主任。拥有“北京优秀青年人才”、“北京专家联谊会文化组联络员”、北京电视台“戏曲文化传播大使”、北京市宣讲系统“十佳”宣讲员、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等许多头衔。在众多的名誉与光环里,她自个儿最用气力并不懈努力用生命
期刊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春风拂面,今年4月末,我在《民商》杂志上读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1993年6月撰写的一篇旧文——《“公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的误译》。文章的要义是:一般的公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历史上所有的社会都有公共财产。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说公有财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用的是“社会财产”。马恩著作中译本中的“公有制”是原著“社会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