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尤其是散文文本细读,可以令读者通过研读文本的细微之处,读出常人所不能读出的特殊情感,更加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任何体现作者意志、情感、态度的语言都不可能离开语境,在语境中聚焦文本细读,会有更大的收获。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要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既然散文是表达作者的情感的,那么,教师就应当引领学生徜徉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读文字背后那个独特的作者,以及作者独特的情感。而品悟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还须聚焦特定的语境。
一、聚焦文本反常处
文本反常处,指文本叙事中出现的不合常规的事理逻辑。一旦发现这样的反常处,读者切不可一带而过,应驻足欣赏、反复咀嚼,因为反常处往往藏情。只有紧紧扣住这些语句,同时联系话语语境,学生才能读懂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幽微情感。例如,笔者执教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在带领学生分析“问起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部分文本时,课堂生成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作者问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老王不是直接回答的。
师:是的,你很细心,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回答?
生:应该说“嗯”,或者说“是的,那是我的家”。
师:这样的问答非常反常,而这样的反常处往往藏情。你从中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情感?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老王深深的愧疚,因为我感觉作者用极其平静的语调叙述了极不平静的内心。
师:你觉得作者写到此处时,可能在想什么呢?
生:可能在想“为什么住那儿多年了,我却从未关心过他”,作者内心有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师:是啊,这种一反常态,其实是作者的自我追问:“为什么住那儿多年了,我却从未关心过他?”请你带着这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重新朗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当师生聚焦文本反常处时,眼前似乎呈现出白发苍苍的作者独自端坐灯下,眼含热泪抑或是扼腕嘆息的情景。这样结合语境,学生就能体会到文本中言语方式的精妙,同时也能读懂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世界。
二、聚焦特定情境处
特定情境,即由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综合营造的情境。在进行散文阅读时,读者还应聚焦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读懂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例如,笔者在执教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作者望着父亲买橘子这一部分时,课堂生成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此时“我”的父亲,是处于什么样的人生情境之下的?
生:“我”的祖母刚去世。
师:也就是“我”父亲的母亲去世了,这该是多大的悲痛啊!还有,这个时候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父亲饱受着失业、丧母之痛,仍然送“我”上火车,然后翻越铁道给“我”买橘子。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师:这样一个现场,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都在谁的眼中?
生(齐):作者!
师:请大家揣摩一下,此时的作者会用一种什么样的眼神看着父亲的背影?
生:泪眼模糊,用心在体察父亲。我还感受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似乎又重新审视了年迈的父亲,体会到父亲的艰辛和不易,对父亲有一种微妙复杂的特殊情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带领学生聚焦文本特定情境处,因为此情此景极易打动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感受到隐忍的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
三、聚焦文本首尾处
散文的开篇和结尾,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聚焦点,阅读时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开篇和结尾处的文字,聚焦非同寻常的表达。仍以笔者教学《背影》一课的片段为例:
师:本文开篇文字为“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我和父亲没有相见已二年余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我觉得“没有”一词是在叙述一种客观事实,而“不”字背后隐藏了作者复杂的心绪。
师:什么样的心绪?
生:一是“我”不想与他相见,二是想见不能见的无奈。
师:有道理。你能否将你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请你朗读一下原文中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引领学生体会出“不”字背后隐藏的特殊情感,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读出作者复杂的心绪,读出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
四、聚焦特殊标点处
标点符号是特殊的语言符号,是情感信息的载体,它是会说话的。尤其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标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聚焦。经典散文中,“一句一逗总关情”,一个标点往往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作者的情感就隐藏在看似不起眼的标点符号里。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一文中写道:“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反复品读这句话,先关注几个逗号,读出拖音,读出作者在讲述这段话时的那种自豪、得意,以及回味无穷。然后,在品读“很好吃”时,先用升调去朗读,再让学生关注句号,读出作者在写这三个字时的复杂心绪:牛肝菌很好吃,可是已经成了回忆,有种再也吃不到的怅然若失。这样,教师便可带领学生读出标点符号处的空白,一点一点走进文本深处,咂摸出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思。
通过以上四种文本细读的聚焦方式,结合特定语境,学生更容易读懂、读深、读透文本,从而提升语言建构力,形成个性化的语风,最终读出一个别样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中学)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要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既然散文是表达作者的情感的,那么,教师就应当引领学生徜徉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读文字背后那个独特的作者,以及作者独特的情感。而品悟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还须聚焦特定的语境。
一、聚焦文本反常处
文本反常处,指文本叙事中出现的不合常规的事理逻辑。一旦发现这样的反常处,读者切不可一带而过,应驻足欣赏、反复咀嚼,因为反常处往往藏情。只有紧紧扣住这些语句,同时联系话语语境,学生才能读懂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幽微情感。例如,笔者执教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在带领学生分析“问起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部分文本时,课堂生成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作者问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老王不是直接回答的。
师:是的,你很细心,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回答?
生:应该说“嗯”,或者说“是的,那是我的家”。
师:这样的问答非常反常,而这样的反常处往往藏情。你从中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情感?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老王深深的愧疚,因为我感觉作者用极其平静的语调叙述了极不平静的内心。
师:你觉得作者写到此处时,可能在想什么呢?
生:可能在想“为什么住那儿多年了,我却从未关心过他”,作者内心有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师:是啊,这种一反常态,其实是作者的自我追问:“为什么住那儿多年了,我却从未关心过他?”请你带着这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重新朗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当师生聚焦文本反常处时,眼前似乎呈现出白发苍苍的作者独自端坐灯下,眼含热泪抑或是扼腕嘆息的情景。这样结合语境,学生就能体会到文本中言语方式的精妙,同时也能读懂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世界。
二、聚焦特定情境处
特定情境,即由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综合营造的情境。在进行散文阅读时,读者还应聚焦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读懂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例如,笔者在执教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作者望着父亲买橘子这一部分时,课堂生成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此时“我”的父亲,是处于什么样的人生情境之下的?
生:“我”的祖母刚去世。
师:也就是“我”父亲的母亲去世了,这该是多大的悲痛啊!还有,这个时候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父亲饱受着失业、丧母之痛,仍然送“我”上火车,然后翻越铁道给“我”买橘子。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师:这样一个现场,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都在谁的眼中?
生(齐):作者!
师:请大家揣摩一下,此时的作者会用一种什么样的眼神看着父亲的背影?
生:泪眼模糊,用心在体察父亲。我还感受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似乎又重新审视了年迈的父亲,体会到父亲的艰辛和不易,对父亲有一种微妙复杂的特殊情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带领学生聚焦文本特定情境处,因为此情此景极易打动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感受到隐忍的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
三、聚焦文本首尾处
散文的开篇和结尾,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聚焦点,阅读时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开篇和结尾处的文字,聚焦非同寻常的表达。仍以笔者教学《背影》一课的片段为例:
师:本文开篇文字为“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我和父亲没有相见已二年余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我觉得“没有”一词是在叙述一种客观事实,而“不”字背后隐藏了作者复杂的心绪。
师:什么样的心绪?
生:一是“我”不想与他相见,二是想见不能见的无奈。
师:有道理。你能否将你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请你朗读一下原文中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引领学生体会出“不”字背后隐藏的特殊情感,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读出作者复杂的心绪,读出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
四、聚焦特殊标点处
标点符号是特殊的语言符号,是情感信息的载体,它是会说话的。尤其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标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聚焦。经典散文中,“一句一逗总关情”,一个标点往往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作者的情感就隐藏在看似不起眼的标点符号里。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一文中写道:“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反复品读这句话,先关注几个逗号,读出拖音,读出作者在讲述这段话时的那种自豪、得意,以及回味无穷。然后,在品读“很好吃”时,先用升调去朗读,再让学生关注句号,读出作者在写这三个字时的复杂心绪:牛肝菌很好吃,可是已经成了回忆,有种再也吃不到的怅然若失。这样,教师便可带领学生读出标点符号处的空白,一点一点走进文本深处,咂摸出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思。
通过以上四种文本细读的聚焦方式,结合特定语境,学生更容易读懂、读深、读透文本,从而提升语言建构力,形成个性化的语风,最终读出一个别样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