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初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ji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落实新课标精神,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感染学生,陶冶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节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做到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 品德修养 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告诉我们: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要始终注意育人,这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一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运用课程感染学生,陶冶思想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它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选编在语文课程中的篇章,大多都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优秀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哲理,见解精辟,感情真挚动人,而这些又都离不开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所以,应抓住语言文字,反复推敲,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思考体会文中所寓含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从而感染学生、陶冶思想。讲《谈骨气》一文时,根据衡量骨气的标准,以“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加以阐发。无论什么时代、什么阶层、什么人,只要他做的事是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的,他就是有骨气的。再抓住“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这句话,让学生举自己知道的实例,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加深了对骨气的含义的理解。最后,再结合无产阶级的骨气,谈谈当今的青年学生该如何做有骨气的人。这样层层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思想意义,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达到文道统一。
  
  二、以课程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的园林中漫步,随时可以观赏到“美”的鲜花。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帮助。《岳阳楼记》中两段景物描写就是一种对比美。一明一暗,一悲一喜,表现了“迁客骚人”或悲或喜、因己而悲、因物而喜的心境,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心境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古仁人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完美,学生从中理解了古仁人的宽阔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学习这篇文章,学生最早记住的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对比句子。这不能不说是对比美的功劳。因为两种形象,一高一低、一明一暗、一强一弱,给学生的震动太大了,印象太深了。学生不仅理解了他们,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另外,我又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这种理想的忧乐观。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范仲淹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就能自觉抵制那种享乐主义,防止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文能力构建,而语文能力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有关语文活动来实现的。活动不仅具有建构能力的功能,还能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熔为一炉,冶炼出综合素质的“合金”。新课程把“综合性学习”的落脚点定位在“活动”上,这就有利于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目标,达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主动积极地参与和展示自身,都具有重要作用。马来西亚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爱音乐的孩子不容易变坏。”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喜爱音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让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和修养,从而树立起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责任心。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能把业余活动与学习对立起来,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业余活动是很好的引导学生智力发展、精力调节的活动。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有音乐、体育、美术、手工制作、简单机电、郊游、野餐、课本剧、文艺节目及话剧的演出、社会调查和评论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在这种群体活动中,情操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发泄欲、表现欲等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调节。
  
  四、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该用涓涓细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把爱洒向学生。这不仅意味着教师要爱学生、爱生活、爱人生,而且意味着教师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并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植起丰富而优美的灵魂。
  作为教师,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失信,这样的教师,即使能说出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严格地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从教以来,从未缺过一次课,从未说过一次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渗透德育教育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515041广东省汕头市礐石中学)
其他文献
我已经在农村基础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15个春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这块阵地上一守就是13年,深知教育工作的艰辛,更深知作文教学的艰难,作文让学生皱眉,让老师头疼。从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知道学生作文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积累的素材少,生活阅历少,无话可说,积累的词句少,想说说不清,不能灵活运用修辞,文章不形象生动,作文技法差,不能很好布局谋篇,构思不新颖,平铺直叙等。  有道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文
期刊
选好班干部是抓好班务工作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班主任往往是凭主观意识把学习好的或守纪律听话的学生选为班干。这种做法会导致以下几种不利于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发生:  1、你所选定的学生并不愿意当班干部。这样的班干没有为班集体和同学作出奉献的牺牲精神;没有责任感,对班上的工作敷衍塞责,对老师分配的工作任务消极应付。总而言之,让一个人去做他所不乐意做的事,他就做不好。  2、你所确定的班干不适合你所确定的班
期刊
现代新诗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吸纳了外国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元素,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学习现代新诗,对培养高尚的文学趣味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有极大的帮助。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中国现当代新诗歌,是现代诗歌当中的经典名篇,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这一系列的名篇是毛泽东的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现代诗是徐志摩的《再别康
期刊
本世纪,素质教育已经吹响了号角,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作用的班主任,应该具有更高、更广、更深的素养。    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班集体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也会影
期刊
当一个班级出现过多的后进生时,如不及时做好转化工作,势必会出现“以坏带好”的现象,给班级纪律、班风等带来消极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社会条件等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缩小后进生的范围呢?从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转后工作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确定后进对象,摸清后进原因    转后工作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班主任首先确定后进生的数量和名
期刊
【镜头一】夏日的公园。长椅上,一对青年夫妇注视着不远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突然,孩子被脚下的东西绊倒,大哭起来。年轻的母亲马上要去抱孩子,此时,丈夫拉住了她。丈夫:“让他自己爬起来。”妻子:“你真狠心,他肯定摔痛了。”丈夫:“他自己会爬起来的,扶惯了不好,他总想让你扶。”一会儿,孩子止住哭声,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镜头二】2005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六一特别节目
期刊
“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学生写完初稿以后,教师不能包办修改,也不能包办评价,而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呢?笔者认为,在教师认真准备的前提下,可按“简要总评——逐条引评——综合评价——自己修改——互改交流”这几个环节进行。  教师课前准备如下:  1、印发和抄写“作文目标”。“作文目标”是在“作前指导”时,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
期刊
【摘要】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对现当代小说阅读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小说教学 研究 教学方式    和其他的文学样式相比,小说是最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文体,阅读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者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
期刊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古诗,有没有新的方法呢?古诗篇幅很简短,只是一两句名话,最多也不过八句。它是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之一。它语言精练,文字优美,每首诗都有作者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抒发的真情实感。我曾多次思考这一问题,并且做过尝试。现得出一种教法。具体做法如下:  1、逐字逐句理解诗句意思。古诗语言精练,往往一字就概括很多内容,含义较为深刻,初学学生很难读懂,需要老师提示和利用注解逐字逐句理解诗句意思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