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视野下的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是自然资源富集区,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富集及其开发利用并没有带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资源诅咒”的假设,我国学者的主流观点也认为在省级层面我国存在“资源诅咒”,并认为省级层面“资源诅咒”的存在主要源于“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以及“政治制度弱化”。因此,对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不仅关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学术界提出了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生态资本理论等观点,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也有一些法学学者从法学视角对自然资源利益补偿的机理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仍然没有脱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范畴。法学是权利之学,从法理学视角来看,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的法理基础可以从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权、环境权、自然资源自治权等三个方面来探讨。
  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权
  无论是从国际层面还是从国内层面来看,区域的协调发展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极具长期性和复杂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运用法治的方式规范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路径模式,由此也确定了以权利为实践方式的区域发展实践。“发展权是全体个人及其集合体有资格自由地向国内和国际社会主张参与、促进和享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所获利益的一项基本权利。简言之,发展权是关于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利益共享的权利。”从权利来源来看,区域发展权是发展权的逻辑演化,属于中观层面的发展权形态。从权利特性来看,“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从发展权的权利主体来看,权利主体兼具个人性和集体性,是个人性和集体性的整合。从发展权的权利内容来看,不仅涉及经济发展,也涉及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形态,具有统摄性。区域发展权是发展权中观层面的体现,自然也兼具上述特征。
  在我国,民族地区往往既是矿产等自然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地区,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长期以来,民族地区输血式的资源开发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生态问题,却并没有带来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发展理念上的偏差,源于权利的贫瘠。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权作为发展权的一种表现形态,具有自身的特性,“首先,民族区域发展权是一种以民族属性为分类标准而产生的集体权利,其权利主体是民族区域自治主体。其次,民族区域发展权侧重于发展,以高规格的生活品质为价值取向。再次,民族区域发展权是一种集体维度的法律权利,其权利的行使止于‘相对贫困’的消除,具有手段性、阶段性。”区域发展权不仅是一种理念形态,从立法实践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也对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特别规定,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对民族自治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民族地区解决好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二难困境提供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民族地区的环境权
  环境权作为一种人权形态的提出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考量,尽管环境权是否为一项人权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议,但环境权为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法文件所确认却是不争的事实。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称:“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这表明环境权已经开始为世界所广泛接受,环境权为一些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环境权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为一些国家法院所受理。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一系列大规模环境污染事件的爆发,环境权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作为一种具有确定要素的权利,环境权的要素有: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环境权由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环境权的权利客体既包括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包括区域或者局部环境,既包括天然的环境也包括人为环境,是环境各要素的综合体现。环境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其实现方式主要表现为国家和政府对保护良好环境的管理义务和法律义务,环境权的正当性来自于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环境权的功能来看,则包括对良好生态功能的保有权、享受权等实体性权能和环境参与权、环境知情权、环境请求权等程序性权能。保障现在和未来对环境的使用是环境权的核心,为此,一些国家设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和环境标准,“欧洲发达国家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设定了一系列的法律限制。最重要的限制措施规定在技术性和工具性制度中。例如,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行政许可,渔业捕捞和野生动物狩猎许可证和配额等。这些限制性规定禁止对环境资源的滥用,要求每一个人以理性的和可持续的方式行使其财产权利。在欧洲发达国家的环境法中,行政许可制度和许可证运用得非常普遍。”尽管从法权关系来看,矿产资源等属于国家所有,但并不能改变民族地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自然依赖关系,并且这种对禀赋地自然资源的天然依赖关系形成了自然资源权益关系的习惯法基础,形成一种客观的权利差序格局,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给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生态补偿,将可能损害这种业已存在的权利格局,不利于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一“潜在优势”,改善民族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环境权作为一种以环境危机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新型权利,有助于从法律制度上促进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自治权   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优势,例如我国西部地区是民族聚居区,据统计,全国2/3的石油开采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都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好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使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本质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权“是一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获得‘国家’优惠和照顾的权利,它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意义上的‘自治权’在本质上不同。”并且,这种获得国家优惠和照顾的权利本质上属于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等消极权利相对的积极权利,因此需要政府采用立法、政策、决议、命令、指示等积极措施予以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权是包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自治权利的“一束权利”,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这个权利束的内容之一,所谓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自治权是“民族地方对本区域内自然资源依法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过程中享有的集体权利和公共权利。”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自治权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范畴,自然资源自治权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问题,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弱势群体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作为自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自治权也自然要求政府采用立法、政策等各种积极措施予以保障自然资源自治权的行使。从自然资源自治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然资源。”这一条款明确了民族地区自治机关对管理和保护本地自然资源负有法定义务。二是对自然资源优先开发利用。例如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表明资源禀赋地对自然资源具有优先的开发利用权。三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益补偿。例如第六十五条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可见,民族地区自然资源自治权为对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出贡献以及牺牲了发展机会的自治地方提供了特殊的法律保障,以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代建明
其他文献
一、对现代林业理论的基本认识对现代林业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中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
着力发展非公经济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增强自治区经济发展活力、动力的战略举措。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以来,秉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致力于治理结构、法人、现金流和信用四大建设,在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开发性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优势  当前,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
财政支农项目评审是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财政支出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家对 “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投资力度逐年增加,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评估、评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也再次强调继续落实科学发展
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批准的长株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试验区试点城市之一。为了促进市民低碳、绿色出行。体验。两型”生活,株洲市由公共财政出资建设了市民公共自行车租
6月30日至7月1日,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在瑞士发展合作署(SDC)副署长皮奥·温努斯特的陪同下对我区进行访问考察。本次出访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双方就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长期
消费需求不足是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根源于不同利益阶层的权利分配不平等。促进各利益阶层权利平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可提高有效消费需求,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必要性  (一)民间资本需拓宽投资渠道  民间资本一般定义为非政府拥有的资本,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和家庭。大量游离的民间资本,鉴于其逐利性和松散性,投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以储蓄的形式存放于银行,导致低收益,或者流入民间借贷领域,甚至滋生非法集资,导致较高的投资风险,不利于社会稳定。近年来,民间资本致力于拓宽投资渠道,特别是对涉足银行业有较高热情,主要是由于银行业
遏制“三公”消费,过去往往从某一方面入手,结果按下葫芦翘起瓢,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各领域的改革发展起统领作用,遏制“三公”消费,也要从加强”三公”消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入手,这才是治本之策。  一、完善法制,为健全“三公”消费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基础与保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眼下羊绒制品市场不断升温,但在看似火热的销售旺景背后,羊绒制品暗藏着由盲目压价所引发的质量缩水问题。专家表示,在质量上动“歪脑筋”的商业行为要不得,在价格与质量之间寻找平衡点才是炼就好商品的必经之路。  羊绒制品:低价引发低质乱象  “大酬宾,原价千元的羊绒衫,现在只卖几百元!”近日,在呼和浩特市一些羊绒卖场中商家纷纷推出促销活动。  记者走访中发现,在数十家本土羊绒品牌中,除鄂尔多斯、昭君、鹿王
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起主导作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制约条件,二者相辅相成.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