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一个没有科学化管理的学校,是一所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一个不注重传承和创新的学校领导是一个缺乏发展远见和发展动力的管理者。要做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首先应是一个好教师,其次是一个学者,最后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明,引导心灵,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高质量的学校管理,要依法、依德、依情和科学,这是促进学校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校管理;自身素质;班子建设;规章制度
曾经有人将学校比喻成一块麦田,而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正是这块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茁壮成长的麦苗——学生,守望着辛勤耕耘的农夫——教师,守望着丰收在望的前景——教育成果。这个比喻真是新颖贴切,可以给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提供全新的思路。那么,作为守望者的校长,该如何守望好这一方面净土呢?
一、提高自身素质
有人说“单一素质的专门人才不宜当校长”。优秀的校长来自于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勤是多学,奋是努力;勤能固志,奋能“保鲜”。“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爱因斯坦认为“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吕型伟认为“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是校长们成长的最好环境,真正的教育家都是诞生于教育实践中,而不是出现在书斋里”。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实践表明,教育家首先是教育改革家,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基石。也许我们成不了他们,但我们可以追随、继承、学习、发展他们。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办出什么样的学校”。校长需“站得高”,才能“看得清”,也能“看得真”,更能“看得远”。办好学校必须登高望远,以宽广的眼界看成绩、审差距、观走向,提增信心,提增责任、提增本领,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工作重在宏观调控,总体考虑要从大局出发,全面协调学校各项重大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学习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把握其精髓,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用创新管理理论来指导管理工作;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自我学习,完善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真正成为懂教育法律、法规和有管理有能力的校长;还应提高自身的管理艺术,管理水平,深入教学第一线,创新教法,提高效率,积累经验,指导和帮助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校长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集思广益,察雅纳言,采纳合理化建议,广泛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教代会的监督。
二、加强班子建设
学校中层领导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校长要严把质量关,任人唯贤,从源头抓起。首先选好人。校长应对每个教师作合理的评价,不参杂亲情、私情成分,不参杂“背景”和“关系”因素,凡是组织能力强、工作水平高、职业道德好、号召力和影响力大的教师,都应客观的做为学校中层干部后备人选,不应给自己提意见,打击报复,压制发展。其次要管好人。要健全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教师树立上进信心,确立奋斗目标。提升有能力、有作为的教师,是对该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给其他教师树立榜样、形成良好校风的保证。另外还要带好头。中层管理人员应对校长负责,给校长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协助校长搞好工作。学校领导成员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工作,让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领导班子成员要言行一致,口径一致,不能随便表态,要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周密考虑,统筹安排,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谋求学校的发展。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制度能使魔鬼变为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为魔鬼。管理是管理者向被管理者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制度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它凝聚大家的意志追求和教育理想。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工,每个岗位都定有具体的职责要求,以利于大家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也使学校在督察、指导、考核、评估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责任大小不一样,以求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教师考评可根据其德、能、勤、绩等方面内容制定细则和量化标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聘任、晋职、选先、评优和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
创设一个强有力的制度,需要校长逐步“弱化自己”,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因为“独裁”比“民主”更加容易和方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便捷高效。然而,在“民主”的制度下校长也必须遵章守制,按程序和规范做事。制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清晰地给自己定位,否则就会把自己羁绊于具体事务中,又束缚他人的手脚,因此要做到“制度第一,校长第二”。
四、关心教职工生活
郭沫若强调“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情感与美育入手”。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中倾注感情,奉献爱心,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多与教师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感人心者莫光乎情,人人需要感情,温暖和大爱是工作中的润滑剂。一个学校好比一个轮子,假设没有感情的润滑,工作中的摩擦力就会增大,噪音随之增加,最终将会止步维艰,分崩离析,支离破碎,校长好比学校这个轮子的轴,对维系师生的感情举足轻重,所谓“三分管理七分情”,说的就是感情的特殊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调节情绪,使其心理获得平衡,当教职工受到挫折时,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肯定成绩,指出方向,振作他们的精神;当教师生活遇到困难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困难时拉一把,会使人感激不尽,终生难忘;当教师情绪苦闷委靡不振時,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使他们从苦闷中解脱出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就是说,校长要多给教师以关怀、温暖、宽容、心理上的补偿和物质上的帮助。这样,教师就会把校长当成知心人,就能真正提高工作积极性,如果真正做到了热情管理、真情管理、深情管理,学校工作才能形成合力,减小阻力,提高动力,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学校管理;自身素质;班子建设;规章制度
曾经有人将学校比喻成一块麦田,而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正是这块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茁壮成长的麦苗——学生,守望着辛勤耕耘的农夫——教师,守望着丰收在望的前景——教育成果。这个比喻真是新颖贴切,可以给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提供全新的思路。那么,作为守望者的校长,该如何守望好这一方面净土呢?
一、提高自身素质
有人说“单一素质的专门人才不宜当校长”。优秀的校长来自于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勤是多学,奋是努力;勤能固志,奋能“保鲜”。“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爱因斯坦认为“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吕型伟认为“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是校长们成长的最好环境,真正的教育家都是诞生于教育实践中,而不是出现在书斋里”。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实践表明,教育家首先是教育改革家,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基石。也许我们成不了他们,但我们可以追随、继承、学习、发展他们。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办出什么样的学校”。校长需“站得高”,才能“看得清”,也能“看得真”,更能“看得远”。办好学校必须登高望远,以宽广的眼界看成绩、审差距、观走向,提增信心,提增责任、提增本领,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工作重在宏观调控,总体考虑要从大局出发,全面协调学校各项重大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学习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把握其精髓,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用创新管理理论来指导管理工作;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自我学习,完善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真正成为懂教育法律、法规和有管理有能力的校长;还应提高自身的管理艺术,管理水平,深入教学第一线,创新教法,提高效率,积累经验,指导和帮助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校长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集思广益,察雅纳言,采纳合理化建议,广泛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教代会的监督。
二、加强班子建设
学校中层领导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校长要严把质量关,任人唯贤,从源头抓起。首先选好人。校长应对每个教师作合理的评价,不参杂亲情、私情成分,不参杂“背景”和“关系”因素,凡是组织能力强、工作水平高、职业道德好、号召力和影响力大的教师,都应客观的做为学校中层干部后备人选,不应给自己提意见,打击报复,压制发展。其次要管好人。要健全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教师树立上进信心,确立奋斗目标。提升有能力、有作为的教师,是对该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给其他教师树立榜样、形成良好校风的保证。另外还要带好头。中层管理人员应对校长负责,给校长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协助校长搞好工作。学校领导成员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工作,让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领导班子成员要言行一致,口径一致,不能随便表态,要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周密考虑,统筹安排,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谋求学校的发展。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制度能使魔鬼变为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为魔鬼。管理是管理者向被管理者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制度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它凝聚大家的意志追求和教育理想。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工,每个岗位都定有具体的职责要求,以利于大家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也使学校在督察、指导、考核、评估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责任大小不一样,以求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教师考评可根据其德、能、勤、绩等方面内容制定细则和量化标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聘任、晋职、选先、评优和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
创设一个强有力的制度,需要校长逐步“弱化自己”,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因为“独裁”比“民主”更加容易和方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便捷高效。然而,在“民主”的制度下校长也必须遵章守制,按程序和规范做事。制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清晰地给自己定位,否则就会把自己羁绊于具体事务中,又束缚他人的手脚,因此要做到“制度第一,校长第二”。
四、关心教职工生活
郭沫若强调“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情感与美育入手”。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中倾注感情,奉献爱心,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多与教师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感人心者莫光乎情,人人需要感情,温暖和大爱是工作中的润滑剂。一个学校好比一个轮子,假设没有感情的润滑,工作中的摩擦力就会增大,噪音随之增加,最终将会止步维艰,分崩离析,支离破碎,校长好比学校这个轮子的轴,对维系师生的感情举足轻重,所谓“三分管理七分情”,说的就是感情的特殊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调节情绪,使其心理获得平衡,当教职工受到挫折时,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肯定成绩,指出方向,振作他们的精神;当教师生活遇到困难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困难时拉一把,会使人感激不尽,终生难忘;当教师情绪苦闷委靡不振時,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使他们从苦闷中解脱出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就是说,校长要多给教师以关怀、温暖、宽容、心理上的补偿和物质上的帮助。这样,教师就会把校长当成知心人,就能真正提高工作积极性,如果真正做到了热情管理、真情管理、深情管理,学校工作才能形成合力,减小阻力,提高动力,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