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当今社会教育背景下,和谐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高职院校教育具有诸多不和谐问题,缺乏认为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处于和谐教育背景下,必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使高职教育趋向可持续化、健康化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是目前和谐大学、和谐社会创建的必然趋势,作为个体综合教育的核心、基础,在高职院校中,因过度注重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学生职能培训上花费过多精力,简能而任缺乏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目的在于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而高职院校也立足短期利益,围绕教学专业为中心,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人文课程设置,不利于高职教育良性、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
高职院校提倡培养专业性、技能化人才,在新形势下,为满足人才需求,必须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然而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缺乏许多不和谐问题,给学生发展导致诸多负面影响。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中,不和谐问题如下:
首先,教育环境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教育环境不和谐,未完善人文教育环境,无法达到学生素质需求,院校教学环境作为教育核心,关系着学校人文、自然环境。大多数院校注重建设自然环境,加大新校舍投资,创造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但校园文化建设尚不浓厚。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内,整个宣传橱窗内均为政治标语,个体文化品味缺乏,路名设置过于概念化,文化气息缺乏情趣、智慧。对于文体社团、广播站等,未完善其相关平台,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活跃。若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青春期,具有活力四射的特点,具有丰富创新、想象意识,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希望得到更为自由的发展平台、空间。但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比较,课外活动相对较少,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不能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
其次,课程设置问题。对于课程设置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缺少人文性,强调专业性。在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重视专业技术教育,不重视人文科学知识设置,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无法合理确定知识结构。处于该类模式下,学生的创造、交际、思考等能力受到约束。例如,对于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等专业而言,技能作为设计的手段,但更重要是设计者的思维、灵感,设计者必须具备审美能力,而人文知识对审美能力具有潜在影响。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完成学业后,走入社会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某些岗位必须独立承担,要求具备合作、协调能力,进而需求更高综合素质。对于学校教育额依然,既要培养独立能力,也要培养合作能力,合作能力属于工作的外在因素,但却影响着工作者的心态、环境。许多本科院校设置了社交礼仪、交际艺术等课程,就是为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若人文课程设置缺乏,必然对学生从业心态造成影响。良好交际、思维品质、健康心态等能力,均需依托人文素质。
第三,师资队伍问题。由于人文素质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因教学与课时制约,在教师教学时,过分重视知识传授,缺少思想引导,由于学生就读高职院校,是由于高考分数限制,并非自身意愿,进入学校时,不够了解所选专业,对职业技能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而教师教学时,缺乏家孩子管与理想观教育。
二、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针对上述不和谐问题,要想促进学生心理、身体和谐,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职业人文特色。改善教育氛围,创建人文特色校园,可有效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针对高职院校而言,校园文化环境的职业性、特色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憧憬、专业热爱度。所以,必须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强化自然景观建设,通过校园宣传栏、人文讲座、礼仪修养培训、国学知识培训等形式,同时,通过读书演讲、应聘模拟、职业比赛、音乐会等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进而创建健康、积极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集体精神,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营造丰富校园文化,构建网络平台,设置人文教育专栏,使学生生长在人文气息校园。
其次,创建人文教育体系。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在高职院校教育建设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必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设置教学内容时,必须增设人文课程选修课,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对于教学形式,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利用社会调查、福利机构等形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人文情怀。对于教学实践安排,必须创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添加人文书籍,让学生轻松获得人文知识。同时,学校立足学生的观察、合作、交际等能力培养,强化课程整合,消除不和谐问题,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审美、思辨能力。
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人文素质水平关系着教育水平、教育质量,教师文化水平、礼仪、思维等,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必须培养作风良好与品德优异的教师队伍,使人文知识有机结合专业知识,通过自身素质,引导学生的精神、态度。教师比具备综合能力与知识结构,具备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通过人文教育、人文素养直接评价教师水平,创新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的人文素质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建立人文素质激励与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在和谐教育体系下,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按照高职教育规律、教育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存在教育环境、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问题,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教育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集体精神,使学生生长在人文气息校园。
参考文献:
[1]宋建军.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95-97.
[2]丁科.高職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12,(10):25-26.
[3]刘志明,李杨威,刘悦等.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8,(5):58-60.
[4]王丽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本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40-14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是目前和谐大学、和谐社会创建的必然趋势,作为个体综合教育的核心、基础,在高职院校中,因过度注重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学生职能培训上花费过多精力,简能而任缺乏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目的在于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而高职院校也立足短期利益,围绕教学专业为中心,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人文课程设置,不利于高职教育良性、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
高职院校提倡培养专业性、技能化人才,在新形势下,为满足人才需求,必须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然而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缺乏许多不和谐问题,给学生发展导致诸多负面影响。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中,不和谐问题如下:
首先,教育环境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教育环境不和谐,未完善人文教育环境,无法达到学生素质需求,院校教学环境作为教育核心,关系着学校人文、自然环境。大多数院校注重建设自然环境,加大新校舍投资,创造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但校园文化建设尚不浓厚。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内,整个宣传橱窗内均为政治标语,个体文化品味缺乏,路名设置过于概念化,文化气息缺乏情趣、智慧。对于文体社团、广播站等,未完善其相关平台,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活跃。若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青春期,具有活力四射的特点,具有丰富创新、想象意识,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希望得到更为自由的发展平台、空间。但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比较,课外活动相对较少,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不能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
其次,课程设置问题。对于课程设置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缺少人文性,强调专业性。在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重视专业技术教育,不重视人文科学知识设置,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无法合理确定知识结构。处于该类模式下,学生的创造、交际、思考等能力受到约束。例如,对于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等专业而言,技能作为设计的手段,但更重要是设计者的思维、灵感,设计者必须具备审美能力,而人文知识对审美能力具有潜在影响。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完成学业后,走入社会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某些岗位必须独立承担,要求具备合作、协调能力,进而需求更高综合素质。对于学校教育额依然,既要培养独立能力,也要培养合作能力,合作能力属于工作的外在因素,但却影响着工作者的心态、环境。许多本科院校设置了社交礼仪、交际艺术等课程,就是为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若人文课程设置缺乏,必然对学生从业心态造成影响。良好交际、思维品质、健康心态等能力,均需依托人文素质。
第三,师资队伍问题。由于人文素质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因教学与课时制约,在教师教学时,过分重视知识传授,缺少思想引导,由于学生就读高职院校,是由于高考分数限制,并非自身意愿,进入学校时,不够了解所选专业,对职业技能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而教师教学时,缺乏家孩子管与理想观教育。
二、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针对上述不和谐问题,要想促进学生心理、身体和谐,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职业人文特色。改善教育氛围,创建人文特色校园,可有效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针对高职院校而言,校园文化环境的职业性、特色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憧憬、专业热爱度。所以,必须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强化自然景观建设,通过校园宣传栏、人文讲座、礼仪修养培训、国学知识培训等形式,同时,通过读书演讲、应聘模拟、职业比赛、音乐会等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进而创建健康、积极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集体精神,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营造丰富校园文化,构建网络平台,设置人文教育专栏,使学生生长在人文气息校园。
其次,创建人文教育体系。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在高职院校教育建设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必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设置教学内容时,必须增设人文课程选修课,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对于教学形式,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利用社会调查、福利机构等形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人文情怀。对于教学实践安排,必须创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添加人文书籍,让学生轻松获得人文知识。同时,学校立足学生的观察、合作、交际等能力培养,强化课程整合,消除不和谐问题,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审美、思辨能力。
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人文素质水平关系着教育水平、教育质量,教师文化水平、礼仪、思维等,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必须培养作风良好与品德优异的教师队伍,使人文知识有机结合专业知识,通过自身素质,引导学生的精神、态度。教师比具备综合能力与知识结构,具备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通过人文教育、人文素养直接评价教师水平,创新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的人文素质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建立人文素质激励与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在和谐教育体系下,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按照高职教育规律、教育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存在教育环境、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问题,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教育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集体精神,使学生生长在人文气息校园。
参考文献:
[1]宋建军.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95-97.
[2]丁科.高職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12,(10):25-26.
[3]刘志明,李杨威,刘悦等.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8,(5):58-60.
[4]王丽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本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