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属于过去的,历史课似乎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也是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的原因。但是历史课堂真的不能联系学生生活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如何搭建二者的桥梁?对此,我们的做法和设想是,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出"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谋求学生的方法建构和生命成长。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历史课堂应该体现我们的教育情怀,是我们教学的前提、基础、追求和归宿;生活化历史课堂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生的发展问题,是我们教学的重点问题、工作中心、现实追求和直接目标。我们认为,历史课堂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渗入生活世界引导方法建构
实际上,在一些年龄尚小的学生看来,文本世界是由单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而生活世界则是由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体验建构起来的,两个本质相通的世界并不是相通的,所以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而不是应负责任。而一旦向孙老师这样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就会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其实,生活中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根据所需细心发掘的话。我们常见的铜钱、粮票、中山裝、各地的历史人物、一些地名......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掘的对象,成为丰富我们的历史课堂的课程资源,这就会让很多人印象中"木乃伊"式干巴巴的"死"的历史在我们身边鲜活起来,充满着生活气息。例如,在学习"美国的诞生"时我这样导入:出示星条旗图片后,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星条旗下的人们肤色跟我们一样吗?有哪几种肤色?其中很多人都会哪种语言?在学生轻松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很多美国人以英语为母语?美国多种族局面是如何形成的?星条旗有什么含义?在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全的情况下,告诉学生"美国的诞生"会向我们揭示这些日常现象背后的历史,这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美国人今天的生活是有一定历史烙印的。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说出以上问题的答案,认识美国正是生活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英国的殖民活动、三角贸易、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了美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段历史对我们是否有影响,提示今天英语课本中的很多单词都是美式发音,美国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的,美国诞生的历史也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这里,我特别注意了过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收获在历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自己个性化方法,这也应该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为此,我也特别关注了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是否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归纳能力与个性见解,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归纳终身学习所提倡的"会学"的智慧人格。因为,学会不是目的,而是在过程中获取探索的方法、手段和智慧,即会学才是我们历史教学目标的深层表征,实现方法建构才是历史课堂成功的关键。
二、聊天作业--一把开启生活的过去与生命的现实的钥匙
我们认为在解决学生的生命成长,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教育才能真正成其为教育。从生命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于创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智慧的成长而教,打造学生的能力状态。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历史时,共和国诞生刚刚六十周年,这六十年的历史是鲜活的,它储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活跃在很多人的口中。共和国的见证者是一座非常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库,我用聊天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对宝库进行了发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我觉得教材上很多内容都与农村息息相关,周五最后一节历史课我一般都会根据进度适当布置几道聊天预习作业:与爷爷奶奶年龄段的老人聊一聊关于XX的话题,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我会打印成小纸条,或写在黑板上。我布置过的聊天作业有:
聊一聊老人们所知道的土地改革,了解建国前至今土地的所有权先后有过哪些变化?﹙为第3课、第5课和第9课做准备﹚
聊一聊生产队、供销社的事情。(为第5课、第6课和第9课做准备)
聊一聊58年"大跃进"和挨饿的事。(为第6课做准备)
聊一聊文革时期的事情。(为第7课做准备)
聊一聊我们家生活的变化,了解我们这地方的人能够吃饱穿暖逐渐富裕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原因是什么?(为第8课、第9课、第10课做准备)
这些聊天作业一改以往的读、写、背等形式,用口头方式轻松完成,极受学生欢迎。它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了新课改让"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把聊天作业穿插在新课的相应内容中,让课本中的历史补充深化聊天的结果,历史便在这些共和国接班人的头脑中也鲜活起来。
数千年来的人类历史积淀了灿烂的世界文化。历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历史,缺少的是寻找历史的眼睛。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备受中考、高考青睐就是因为这些事情背后凝重的历史积淀。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发掘运用能刺激学生兴趣点的历史积淀,可以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知古鉴今的社会功能,体现历史实用性、现实性、生活性的一面。
课堂到底是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最需要什么?是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最需要些什么?是信心!教师不仅要注重显性的气氛、重点难点,还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困境和实际生活,更要关注他们内心的体验。历史是课堂的而不是生活的,这是目前历史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每节课激励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自豪和历史的有趣有用,引导学生在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内驱动力中投入到历史学习和课堂生活中去,以解决学生想学、乐学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他们生气勃勃的精神,不断充盈和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使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现他们的生命之花"诗意地生长在大地上"。
一、渗入生活世界引导方法建构
实际上,在一些年龄尚小的学生看来,文本世界是由单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而生活世界则是由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体验建构起来的,两个本质相通的世界并不是相通的,所以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而不是应负责任。而一旦向孙老师这样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就会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其实,生活中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根据所需细心发掘的话。我们常见的铜钱、粮票、中山裝、各地的历史人物、一些地名......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掘的对象,成为丰富我们的历史课堂的课程资源,这就会让很多人印象中"木乃伊"式干巴巴的"死"的历史在我们身边鲜活起来,充满着生活气息。例如,在学习"美国的诞生"时我这样导入:出示星条旗图片后,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星条旗下的人们肤色跟我们一样吗?有哪几种肤色?其中很多人都会哪种语言?在学生轻松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很多美国人以英语为母语?美国多种族局面是如何形成的?星条旗有什么含义?在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全的情况下,告诉学生"美国的诞生"会向我们揭示这些日常现象背后的历史,这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美国人今天的生活是有一定历史烙印的。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说出以上问题的答案,认识美国正是生活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英国的殖民活动、三角贸易、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了美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段历史对我们是否有影响,提示今天英语课本中的很多单词都是美式发音,美国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的,美国诞生的历史也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这里,我特别注意了过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收获在历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自己个性化方法,这也应该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为此,我也特别关注了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是否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归纳能力与个性见解,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归纳终身学习所提倡的"会学"的智慧人格。因为,学会不是目的,而是在过程中获取探索的方法、手段和智慧,即会学才是我们历史教学目标的深层表征,实现方法建构才是历史课堂成功的关键。
二、聊天作业--一把开启生活的过去与生命的现实的钥匙
我们认为在解决学生的生命成长,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教育才能真正成其为教育。从生命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于创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智慧的成长而教,打造学生的能力状态。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历史时,共和国诞生刚刚六十周年,这六十年的历史是鲜活的,它储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活跃在很多人的口中。共和国的见证者是一座非常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库,我用聊天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对宝库进行了发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我觉得教材上很多内容都与农村息息相关,周五最后一节历史课我一般都会根据进度适当布置几道聊天预习作业:与爷爷奶奶年龄段的老人聊一聊关于XX的话题,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我会打印成小纸条,或写在黑板上。我布置过的聊天作业有:
聊一聊老人们所知道的土地改革,了解建国前至今土地的所有权先后有过哪些变化?﹙为第3课、第5课和第9课做准备﹚
聊一聊生产队、供销社的事情。(为第5课、第6课和第9课做准备)
聊一聊58年"大跃进"和挨饿的事。(为第6课做准备)
聊一聊文革时期的事情。(为第7课做准备)
聊一聊我们家生活的变化,了解我们这地方的人能够吃饱穿暖逐渐富裕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原因是什么?(为第8课、第9课、第10课做准备)
这些聊天作业一改以往的读、写、背等形式,用口头方式轻松完成,极受学生欢迎。它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了新课改让"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把聊天作业穿插在新课的相应内容中,让课本中的历史补充深化聊天的结果,历史便在这些共和国接班人的头脑中也鲜活起来。
数千年来的人类历史积淀了灿烂的世界文化。历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历史,缺少的是寻找历史的眼睛。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备受中考、高考青睐就是因为这些事情背后凝重的历史积淀。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发掘运用能刺激学生兴趣点的历史积淀,可以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知古鉴今的社会功能,体现历史实用性、现实性、生活性的一面。
课堂到底是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最需要什么?是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最需要些什么?是信心!教师不仅要注重显性的气氛、重点难点,还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困境和实际生活,更要关注他们内心的体验。历史是课堂的而不是生活的,这是目前历史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每节课激励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自豪和历史的有趣有用,引导学生在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内驱动力中投入到历史学习和课堂生活中去,以解决学生想学、乐学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他们生气勃勃的精神,不断充盈和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使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现他们的生命之花"诗意地生长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