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型人才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大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懂的特点。再结合当前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次教改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理论教学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采用MATLAB和LABVIEW两个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完成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新增项目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方面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如何激发识字兴趣,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创设情境识字  如果教师一味地出示生字,让学生跟着拼音去识字,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太过于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翻开新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发现其较老大纲有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识字量特别大。第二册就要识记400个汉字,其中100个要会写。这400个汉字不仅要求在本课中能认读,还要求逐个过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清洁热源供热能力与城镇热负荷展开调研。建立系统的调研方法,通过调研各类统计资料,建立了涵盖15个北方省(区、市),包括电厂余热、工业余热、污水余热
通过对MR图像左心室分割中各种主流方法的分析,提出一种自动分割MR图像左心室内外轮廓的算法.利用短轴图像上左心室心肌内外轮廓近似圆形的先验形状知识,先用Hough变换自动定位左心室的初始轮廓,然后在测地线轮廓模型基础上,结合K均值聚类提供的区域信息及心肌的生理结构约束对左心室的内外轮廓同时进行自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左心室内外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