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水平也在明显提高,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就要在施工中引入现代化施工技术,其中预应力技术尤为重要,对于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预应力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施工工艺以及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道路桥梁施工;施工质量
一、引言
我国的道路桥梁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中坚力量。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新形势下,当前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预应力技术投入的施工材料减少,并且又具有刚度大、抗压能力强、抗渗透性强等优势,所以被我国道桥施工广泛的应用,对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应用预应力技术促使施工中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发展空间较大。
二、预应力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一般来说,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抗拉力在0.0001和0.0015之间,由于构件的刚度较小,又没有较大的挠度,所以极易出现混凝土受拉区断裂的现象,要想受拉钢筋不出现断裂问题,就要确保钢筋应力在30Map。随着道路桥梁施工中对预应力的不断重视和应用,也解决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运用预应力技术不仅使构建的刚度、耐久度得到了增强,还能有效的减少震动情况,对弹性变形情况可以进行预防,通过预应力能够充分利用起高强度的混凝土及钢筋。基于同等的条件,对比普通混凝土及预应力技术而言,预应力促使截面高度得到了相应的降低,构件的跨越性由此加大,构件的承载性能得到明显的增强,构件的使用度和抗疲劳性加大。预应力技术既可以在道路桥梁结构中应用,还能在道路桥梁的维护和锚固山体及大型构件的提升等方面得到充分利用。基于便捷的预应力施工,所以有着简单的结构形式,设计方面比较安全可靠。因此,预应力技术在近几年的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三、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施工工艺
1、预应力筋的下料及处理
完成张拉工作后,还需要灌浆,主要针对的是锚垫板和钢管的灌浆,灌浆后促使其粘结段得以形成,最终目的是对预应力筋的固定。为了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在下料时仔细清洗粘结段和钢绞线,并将油脂及PE层去除,确保其干净。不仅如此,还应该对粘结段的长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所处的位置是正确的。对于穿束过程中钢绞线下垂以及张拉伸长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要进行综合考虑,保持两端粘结段有着大致相等的粘结力。
2、预应力筋的张拉
目前,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是该工艺的两个主要部分。施工时为了能够避免出现钢绞线缠绕的现象发生,则采用编号方式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还远远不够,还应该避免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缠绕的现象。为了能避免产生张拉缠绕的问题,采取的施工方式是预紧张拉,这种施工方式能够保证钢绞线顺直。为了预紧张拉的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张拉时应该保持着两端对称来进行,并要求适中的张拉力,过大或是过小都不可以,这样就能避免发生过大或过小的张拉力引起钢绞线缠绕或错位的现象。完成预紧张拉后,要对张拉效果做相应的检查,在此之后方可进行高应力张拉。还要对各种仪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验,使得张拉效果得以保证。
3、压浆处理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以保证压浆密实为基本前提,为了达到锚固的要求,粘结段必须有较强的粘结力。所以,应用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压浆处理。压浆处理前,1∶1的模型试验是必须进行的,之后再用于正式施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顺利的完成压浆施工,一般要求是完成张拉的24h内完成。此外,为了施工中均匀稳定的压浆,使压浆有适中的压力,便在施工中可以利用手动压浆机。
四、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1、管道堵塞问题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的野蛮作业,所以容易造成管道堵塞问题,该问题比较普遍,而且对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出现预应力钢筋管道堵塞问题,会影响到张拉效果。由此一来,就不能准确的计算张拉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以及实际伸长值,对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本及工期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不利的。
2、裂缝问题
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受到温差和应力影响,变形就成为必然,由此也出现了裂缝。时间和季节的变化也会促使改变着预应力构件,其结果就是导致裂缝出现。一般在大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裂缝是在张拉前产生的,应用这样的预应力技术对于抗裂作用并未起到应有效果。因张拉前所出现的裂缝都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普遍比较细一些,并没有太宽的裂缝,表面或与短边平行处是出现裂缝较多的位置。为了预应力效果得以实现,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要围绕张拉前裂缝的出现这一问题进行,目的是防止预应力结构以及构件内外有过大温差的产生。
3、张拉控制不够严谨
在我国,预应力技术起步较为缓慢,并且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在我国当前的道路桥梁预应力工程中普遍存在,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张拉控制不够严谨,所以张拉力计算时出现的误差就比较大。有一些张拉工作人员投入工作前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还有的工程在缺少计量标定千斤顶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张拉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会导致张拉力出现失控的情况。要想保证道路桥梁预应力的施工品质,施工中就要按照规范来进行,张拉工作人员要提高专业水平。
五、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采取的对策
1、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必须对管道安装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细致的对管道进行定位,施工中采取有效对策避免预留孔道堵塞以及管道发生扭曲、接头松动等现象,确保预应力钢筋能顺利的穿过孔道,不至于影响到张拉力。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合理把握抽芯时间,不得野蛮施工,当混凝土的强度能达到规定要求时才可以抽芯,过早或过晚都是不对的,如果太早就会因水泥未凝固而有塌陷问题出现,太晚则会拔掉抽管。因此,在时间上必须要进行准确的把握,以此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2、防止裂缝的产生
为了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就要控制好温度。在混凝土的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较大的昼夜温差存在,由此造成的热胀冷缩或者是混凝土在低气温的状态下没有充分凝固等问题都将产生裂缝。基于这一点,施工必须加强控制温度问题,对施工时间和季节等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冬季尽量不施工。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温差,那么延长拆模时间即可,同时确保保暖措施做到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温差影响而产生一些问题。
3、控制张拉力
由于施工中工作人员没能准确掌握数据,所以才出现张拉力问题。为此,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就要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施工中,從而精确的计算数据,有利于张拉力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加强监管施工过程,偷工减料的问题必须要杜绝出现。施工中严格审查工程的每个环节,同时严格管理施工器械和设备。
结语
道路桥梁施工中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技术,但是在应用中也会有各种施工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预应力理论进行不断完善,从根本上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斌.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应用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0).
[2]乔海龙.对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22).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道路桥梁施工;施工质量
一、引言
我国的道路桥梁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中坚力量。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新形势下,当前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预应力技术投入的施工材料减少,并且又具有刚度大、抗压能力强、抗渗透性强等优势,所以被我国道桥施工广泛的应用,对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应用预应力技术促使施工中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发展空间较大。
二、预应力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一般来说,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抗拉力在0.0001和0.0015之间,由于构件的刚度较小,又没有较大的挠度,所以极易出现混凝土受拉区断裂的现象,要想受拉钢筋不出现断裂问题,就要确保钢筋应力在30Map。随着道路桥梁施工中对预应力的不断重视和应用,也解决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运用预应力技术不仅使构建的刚度、耐久度得到了增强,还能有效的减少震动情况,对弹性变形情况可以进行预防,通过预应力能够充分利用起高强度的混凝土及钢筋。基于同等的条件,对比普通混凝土及预应力技术而言,预应力促使截面高度得到了相应的降低,构件的跨越性由此加大,构件的承载性能得到明显的增强,构件的使用度和抗疲劳性加大。预应力技术既可以在道路桥梁结构中应用,还能在道路桥梁的维护和锚固山体及大型构件的提升等方面得到充分利用。基于便捷的预应力施工,所以有着简单的结构形式,设计方面比较安全可靠。因此,预应力技术在近几年的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三、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施工工艺
1、预应力筋的下料及处理
完成张拉工作后,还需要灌浆,主要针对的是锚垫板和钢管的灌浆,灌浆后促使其粘结段得以形成,最终目的是对预应力筋的固定。为了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在下料时仔细清洗粘结段和钢绞线,并将油脂及PE层去除,确保其干净。不仅如此,还应该对粘结段的长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所处的位置是正确的。对于穿束过程中钢绞线下垂以及张拉伸长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要进行综合考虑,保持两端粘结段有着大致相等的粘结力。
2、预应力筋的张拉
目前,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是该工艺的两个主要部分。施工时为了能够避免出现钢绞线缠绕的现象发生,则采用编号方式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还远远不够,还应该避免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缠绕的现象。为了能避免产生张拉缠绕的问题,采取的施工方式是预紧张拉,这种施工方式能够保证钢绞线顺直。为了预紧张拉的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张拉时应该保持着两端对称来进行,并要求适中的张拉力,过大或是过小都不可以,这样就能避免发生过大或过小的张拉力引起钢绞线缠绕或错位的现象。完成预紧张拉后,要对张拉效果做相应的检查,在此之后方可进行高应力张拉。还要对各种仪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验,使得张拉效果得以保证。
3、压浆处理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以保证压浆密实为基本前提,为了达到锚固的要求,粘结段必须有较强的粘结力。所以,应用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压浆处理。压浆处理前,1∶1的模型试验是必须进行的,之后再用于正式施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顺利的完成压浆施工,一般要求是完成张拉的24h内完成。此外,为了施工中均匀稳定的压浆,使压浆有适中的压力,便在施工中可以利用手动压浆机。
四、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1、管道堵塞问题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的野蛮作业,所以容易造成管道堵塞问题,该问题比较普遍,而且对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出现预应力钢筋管道堵塞问题,会影响到张拉效果。由此一来,就不能准确的计算张拉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以及实际伸长值,对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本及工期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不利的。
2、裂缝问题
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受到温差和应力影响,变形就成为必然,由此也出现了裂缝。时间和季节的变化也会促使改变着预应力构件,其结果就是导致裂缝出现。一般在大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裂缝是在张拉前产生的,应用这样的预应力技术对于抗裂作用并未起到应有效果。因张拉前所出现的裂缝都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普遍比较细一些,并没有太宽的裂缝,表面或与短边平行处是出现裂缝较多的位置。为了预应力效果得以实现,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要围绕张拉前裂缝的出现这一问题进行,目的是防止预应力结构以及构件内外有过大温差的产生。
3、张拉控制不够严谨
在我国,预应力技术起步较为缓慢,并且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在我国当前的道路桥梁预应力工程中普遍存在,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张拉控制不够严谨,所以张拉力计算时出现的误差就比较大。有一些张拉工作人员投入工作前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还有的工程在缺少计量标定千斤顶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张拉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会导致张拉力出现失控的情况。要想保证道路桥梁预应力的施工品质,施工中就要按照规范来进行,张拉工作人员要提高专业水平。
五、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采取的对策
1、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必须对管道安装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细致的对管道进行定位,施工中采取有效对策避免预留孔道堵塞以及管道发生扭曲、接头松动等现象,确保预应力钢筋能顺利的穿过孔道,不至于影响到张拉力。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合理把握抽芯时间,不得野蛮施工,当混凝土的强度能达到规定要求时才可以抽芯,过早或过晚都是不对的,如果太早就会因水泥未凝固而有塌陷问题出现,太晚则会拔掉抽管。因此,在时间上必须要进行准确的把握,以此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2、防止裂缝的产生
为了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就要控制好温度。在混凝土的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较大的昼夜温差存在,由此造成的热胀冷缩或者是混凝土在低气温的状态下没有充分凝固等问题都将产生裂缝。基于这一点,施工必须加强控制温度问题,对施工时间和季节等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冬季尽量不施工。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温差,那么延长拆模时间即可,同时确保保暖措施做到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温差影响而产生一些问题。
3、控制张拉力
由于施工中工作人员没能准确掌握数据,所以才出现张拉力问题。为此,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就要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施工中,從而精确的计算数据,有利于张拉力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加强监管施工过程,偷工减料的问题必须要杜绝出现。施工中严格审查工程的每个环节,同时严格管理施工器械和设备。
结语
道路桥梁施工中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技术,但是在应用中也会有各种施工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预应力理论进行不断完善,从根本上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斌.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应用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0).
[2]乔海龙.对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