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减不增”正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后果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UNGKWOKK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半年,我作为政协委员,曾因教师编制问题,到邻近区县调研,做改进方案,然后与有司协商。有司仍是那番话:情况知道,但我们也没有办法,总理早就说了“只减不增”,那是红线,不能越过。
  “仍是”,说明他们说的次数多,我听的回数也不少——连续几年政协会上,我都在呼吁关注和解决教师编制,但有司的说辞,几乎都是如此。
  这问题,我没作更多调研,不敢说有多普遍。仅就区域而论,由于私立学校兴起,市场竞争加剧,中学教师超编,小学教师缺编,早已是普遍现象。而政府对此,几乎没有什么作为,只是把中学教师往小学转,小学教师再不够,就找代课。
  表面看,中学教师的确超编,但实际上,“結构性缺编”几乎是普遍现象。学科难以配套,年龄结构失衡。这种情况下,中学愿意转出的,多是老弱病残、教书不力的“包袱”。好些小学校长反映,从中学转来三四个老师,只能承担一个小学老师的工作量,此其一。
  其二,绩效工资实未能改变“大锅饭”的格局,就教师来说,待在超编学校,钱不会少拿,工作却不用多干,压力也相对较小,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中学老师突然转入小学,适应本就困难,年龄偏大,积极性不高,要转变观念和行为,更难。中学和小学,本就有很大不同——讨论“转岗”时,曾有人说,中学老师怎么不可以教小学?我反问:“把你的小孩放在那班上,你愿意吗?”对方顿时哑口无声。
  更多的,是代课教师。我所在区域,目前代课教师近300人,接近教师编制的10%。这些教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学历不成问题,但大多没经过专门培训,而一年不到三万的微薄收入,很难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加之,代课本就是“临时工”,显然不可能稳定、固定。所以,每逢开学,很多校长都会四处找人代课。
  最先我以为,农村才有“代课教师”,后来才知道,城区学校的代课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城市化加速,进城人员增多,生源不断膨胀,加上城内小学女教师居多,“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请产假的教师日益增多,学校的正常运转都难以保证,只好请代课教师。而且,学校规模越大,代课现象越严重,因为,教师基数大,出现的缺额往往更多。
  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一夜间冒出来的。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编制和结构及时解决。但是,因为“只减不增”的紧箍咒,无论学校还是政府,都显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
  总理的话,出自5年前两会期间的记者见面会,即所谓的“约法三章”。我不太懂政策,但直觉告诉我,“财政供养的人员”说得太笼统,含糊,“只减不增”又有些随意,任性。
  我当然知道,“财政供养人员”,既包括机关公务员,也包括事业单位和学校教师。问题是,教育的发展,远超其他部门,教师的编制,会随生源变化而起伏波动,需及时跟进、调整。但因为“只减不增”的高压线,加上学校相对于政府总是弱势,即便随着自然减员,区域出现编制缺口,政府首先考虑的,肯定不会是教育,而是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所以,尽管年年都有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招聘,却很少有教育。
  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因多年没进教师,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人才断档和断层。现在的教育问题,表面看,只是编制失衡,只是代课现象,往深层里说,人才的断档和断层,或许才最为可怕。教育发展自有其规律,问题的出现和暴露可能很慢,而要真正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可能更慢,一旦积重难返,很难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就此而言,我说“只减不增”正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影响,应该不算危言耸听——但愿我只是心忧天塌的可笑杞人,但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影响,能即时得到有效解决。
其他文献
最近,在我科健忘门诊中,又遇到几个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说自己记忆力下降,怀疑痴呆了。要出门,已拿着钥匙呢,还要找钥匙;下楼忘记锁门;在电视机前,看到熟悉的演员,叫不出来名字;看完电影,没过多久,内容就模糊了;讲述电视剧内容时,张冠李戴……年龄不大,才30多岁,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要痴呆了?  其实,经过详细的询问,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熬夜、睡眠不足或失眠、情绪紧张或压抑、吸烟酗酒等。其
我想象中的教育,就是用一些人的青春去换取一群人最美的童年。选择人民小学,是因为我想尝试一场有趣的冒险。做有趣的教育,培养有趣的学生,成长才会有无限活力。  相逢即是美好,趣学刚刚开始  进入人民小学,正是源于“青春”二字,正值青春年少,便更想留住那份天真,只有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周围充满稚嫩脸庞,才能每天都闻到青春的气息。想获取最珍贵的年华,就必须直面巨大的挑战,第一份挑战就是陡峭的悬崖,学校要求一
在谈论香烟与癌症的关系之前,这里有必要先通俗介绍一下癌症的发生。我们暂且把癌症比喻成一个“恶魔”,原本它是被锁在一个柜子里,隐藏在人身体里的某个角落,而这个柜子的锁不只一把。如果“恶魔”想出来,它就必须同时拥有每一把锁的“钥匙”。这些“钥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致癌因素,通常包括遗传、环境、精神、化学物质等。钥匙越多,柜子打开的机会越大。而香烟(烟草制品)便是其中的一把钥匙。  香烟内主要是干烟
四年前,这里还是一所不起眼的村小,19位老师、9个班,359名学生,有三分之二都是外来务工子弟,谈起学校的办学质量周围老百姓无不皱眉。2016年,在校长武艳艳的带领下,过去的村小逐渐蜕变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洛阳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二实验),师生人数是过去的四倍多,学校办学质量得到辖区百姓的一致认可。  二实验是一所新教育的实验学校,一路走来颇为不易。2019年,武艳艳获得全国新教育十佳“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板块。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有师范教育、在职教师培训、自我学习发展等。在我们看来,教师发展路径非常宽泛,且无统一定论。  采访本期封面人物王益民校长时,他提到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阅读的反思性实践。他认为,教师的发展不仅要有阅读、有反思,实践是最重要的落脚点。他坦陈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从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到现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的校长,从“苏语五人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选择喝大量的冷饮来降温解渴,于是冰镇啤酒、雪糕等轮番上阵,其结果可想而知,腹痛、腹胀、腹泻、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正如中医所说,脾胃伤百病生,各种毛病会接踵而至。冷饮、冰水等饮料,适当饮用,有防暑降温的作用,若无节制,则有害无益。  冷饮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大量冷饮进入体内,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能力,造成痉挛性
赵园园,2012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洛阳高新区柳行小学。她坚信: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需要去唤醒,然后用心灌溉,静静守护。最终,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2年9月至今,匆匆间,我已工作五年。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书教好,把学生带好。曾经的我,更偏爱那些成绩优异、乖巧听话、聪明懂事的孩子。可慢慢地,我发现:那些默默无闻、
年仅39岁却拥有21年教龄,先后担任4所乡镇中学和县级初中的副校长、校长,被大家戏称为“最年轻的老校长”。是陕西省语文教学能手,是骨干语文教师,更是一直坚持在一线带语文课做课题研究的少数校长之一。带领教师团队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精心构建学校文化体系,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大大地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品位。他就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铁锁关镇中学校长杨安平。  是“科研型校长”也是“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王桃园村  通过高考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是每个学子的梦想。邯郸市馆陶县的王桃园村,是远近闻名的“学霸村”,村子不大,总共有525口人,但恢复高考以来,这个村子共走出130名大学生。  王桃园村位于邯郸市馆陶县,距离山东冠县仅5公里。村民世代以种地为生,没有支柱产业,但村子却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家户户都以培养出大学生为荣。近年来,王桃园村更是被打造成“教育小镇”。  建于80年代
很多当班主任的老师都会头疼学生调皮没规矩、做事拖沓作业不按时完成、自主管理能力差等问题,琐碎繁杂的日常工作也让老师们身心疲惫。而这些,在郑英这里都不是问题。  从教20年,她从开始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基本适应,到现在成长为全国名班主任,正是在一次次的反思与总结中不断突破自我。在她心中,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从“育”开始,致力于培养一个个有趣、有品、有情、有思想的活泼的人。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