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运用霍桑实验的启示与结论,对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进行探索,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条件,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探索一种属于当代高职院校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生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霍桑实验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编号:pdjhb073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252-01
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是非常迫切的,而厂中校的发展是解决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创融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产学研的办学模式是发展职业教育最有效快速的途径。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实现校企合作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育人机制,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学生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进程。
一、光电学院实习教学基地的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光电学院的搭建为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为了应用电子技术(LED新型电光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2012年07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结合LED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自身的办学特色,联合广东祥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建立“厂中校”——光电学院,着力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光电学院于2013年09月投入使用,学生在校本部完成一年半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后,进入光电学院学习一年的专业课,这一年时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非常关键,同时也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实习教学基地企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模式较难融合,导致学生管理瓶颈的出现。
企业管理是比较注重经济利益,而学生管理是比较注重素质培养,在校企合作上,有些管理条例很难达到协同发展。例如:学生到企业车间实习时,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比一名普通生产工人还要少,当学校与企业进行沟通时,往往企业会选择经济,并不是选择培养人,导致学生管理瓶颈出现,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二、“霍桑实验”在学生管理育人工作的启示
1.从霍桑实验中“非正式群体”的角度,构建光电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加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力度。[1]
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育人模式设立光电学院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进一步做好我院常驻光电学院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确保光电学院的各项教学、生活服务与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管理、协调、合作、创新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管理的新进程。
2.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访谈法、问卷法等,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高学生管理效度。
3.从霍桑试验“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开设“光电学院学生专业技能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组建“光电学院学生专业技能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素养。
三、“霍桑实验”在学生管理中的思考
1.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实施“以人为本”为导向的三维课堂的教学一体化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技能素养。
以从企业引入的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企业的生产任务、工程项目等开发整合、归纳为学生学习的项目,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工程项目贯通,将“企业课堂”,“课内课堂”、课外“第二课堂”连成有机融合的三维课堂教、学、做一体化组织模式。
2.运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实施“全员参与”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育人管理模式。
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许多人认为管理学生的人群必然是老师,但是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前的90后和00后的学生,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掌握非常迅速,可以通过学生群体的力量进行管理、服务、教育。因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上,我们可以依托非正式群体力量——学生群体,构建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实现职责明确,体制健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种“三自我”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綜上所述,学生作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的主体,是实现优质管理的关键,因此不仅仅只停留在提升学习环境配置、学习资源丰富等物质条件,还需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学习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的力量,提升学生对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归属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卫丽君.霍桑效应在大学生干部培养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4(34)
【关键词】霍桑实验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编号:pdjhb073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252-01
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是非常迫切的,而厂中校的发展是解决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创融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产学研的办学模式是发展职业教育最有效快速的途径。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实现校企合作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育人机制,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学生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进程。
一、光电学院实习教学基地的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光电学院的搭建为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为了应用电子技术(LED新型电光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2012年07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结合LED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自身的办学特色,联合广东祥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建立“厂中校”——光电学院,着力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光电学院于2013年09月投入使用,学生在校本部完成一年半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后,进入光电学院学习一年的专业课,这一年时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非常关键,同时也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实习教学基地企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模式较难融合,导致学生管理瓶颈的出现。
企业管理是比较注重经济利益,而学生管理是比较注重素质培养,在校企合作上,有些管理条例很难达到协同发展。例如:学生到企业车间实习时,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比一名普通生产工人还要少,当学校与企业进行沟通时,往往企业会选择经济,并不是选择培养人,导致学生管理瓶颈出现,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二、“霍桑实验”在学生管理育人工作的启示
1.从霍桑实验中“非正式群体”的角度,构建光电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加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力度。[1]
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育人模式设立光电学院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进一步做好我院常驻光电学院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确保光电学院的各项教学、生活服务与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管理、协调、合作、创新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管理的新进程。
2.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访谈法、问卷法等,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高学生管理效度。
3.从霍桑试验“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开设“光电学院学生专业技能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组建“光电学院学生专业技能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素养。
三、“霍桑实验”在学生管理中的思考
1.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实施“以人为本”为导向的三维课堂的教学一体化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技能素养。
以从企业引入的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企业的生产任务、工程项目等开发整合、归纳为学生学习的项目,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工程项目贯通,将“企业课堂”,“课内课堂”、课外“第二课堂”连成有机融合的三维课堂教、学、做一体化组织模式。
2.运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实施“全员参与”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育人管理模式。
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许多人认为管理学生的人群必然是老师,但是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前的90后和00后的学生,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掌握非常迅速,可以通过学生群体的力量进行管理、服务、教育。因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上,我们可以依托非正式群体力量——学生群体,构建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实现职责明确,体制健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种“三自我”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綜上所述,学生作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学生管理的主体,是实现优质管理的关键,因此不仅仅只停留在提升学习环境配置、学习资源丰富等物质条件,还需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学习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的力量,提升学生对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归属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卫丽君.霍桑效应在大学生干部培养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