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语文学科属性——“人文性”内涵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人认为:人文性就是人文精神性。
李镇西曾经就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发表过一封著名的书信。他说:“按我的理解,所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实际上就是语文教育中所渗透的(或者说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
韩军在《语文教育人文精神与其他人文精神的区别》一文中说:“我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提出‘人文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
他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是指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人文主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没有而建设中国现代公民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
也有的人认为,人文性就是文化性。而且,这一看法似乎得到了新课标的认同。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时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一表述中,显然“工具性”是针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文性”是针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意思,这里的“人文性”事实上等同于“文化性”。
笔者的观点是:不赞同“人文性就是人文精神性”的看法,基本认同“人文性就是文化性”的看法。但是,就语文学科性质来说,使用“人文性”比使用“文化性”更能够兼顾语文学科的类属性。
什么是人文性?先让我们从“人文”这个词汇的起源谈起。
在中国传统语境下,“文”在古汉语中的通假字为“纹”,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后来引申为:1.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2.人为修养。3.美、善、德行。“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呼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就是指自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伦社会规律。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以后,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从古汉语词源上讲,文化就是“人化”,它与自然状态相对立。“化”,本义为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作为动词,就是以“人文”进行教化;作为名词,就是人文教化的结果。从《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文”和“文化”的意义非常接近。人文(或者人纹)可以说就是指文化或者文化的精神脉络。因此,从汉字词源上考察,语文的人文性可以视为语文的文化性。
在西文中,和“人文”一词对应的单词有两个:一个是人文精神,一个是人文学科。
“人文精神”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又称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1.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3.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周国平教授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1.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3.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在中国,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人道主义思潮的译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以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为武器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片面发展、忽视精神价值体系建设等现象进行批判,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实用品格进行反思。而语文界内对人文精神的呼唤除了上述社会大背景的原因外,还有反思应试教育和语文技术性教学模式的原因。
在西文中,和“人文”一词对应的另一单词是“人文学科”,它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辞海)
新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巢宗祺先生指出:“‘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可见,语文的“人文性”兼具了中国传统语境下的“文化”涵义和西方语境下的学科属性涵义。这里的“文化”就不仅仅是西方语境下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文精神”了,既不仅仅是以追求唯心主义“绝对理念”(或上帝)和坚持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狭义人文理念,也不仅仅是从西方文明发展的精神历程中概括出来的广义人文理念,而是指包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先进、健康的文化。“文化”或者“人文”的外延大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的外延。语文就是要以其学科特有的方式传播人类先进、健康的文化,语文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定向社会化,也就是进行教化。按照新课标第一部分前言所说,就是: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现代公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应该说,当下弘扬人文精神对于改良中国传统文化,健全中国国民人格结构,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具有毋庸置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作为西方文化精华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人文精神)并不能涵盖古今中外所有值得人类传承的优秀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不是语文教育承载的全部内容。
虽然“语文”一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编中小学课本之时。但作为母语教育,实际上语文早在中华文明肇始之初就存在了,否则,语音、汉字和词章规范就无法传承。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不单单中国有,外国也有,其所指是一样的。
作为在古今中外存在了数千年的母语教育学科——语文,它的精神内涵显然不是一个“人文精神”所能涵盖的。
正如李镇西所言:“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普通的人,是毫无思想自由的,所思所想都是‘服从’!从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个体精神自由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人文精神的。”渗透在《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和四书五经等古代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皇权专制思想显然不属于人文精神。
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体现“物本”和“神本”等与“人本”(人文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也必然渗透在当时的语文教材中,这些内容也不是人文精神。
在建国后的语文教材中,体现“领袖崇拜、否定儒家传统文化、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也只能算一种文化思想而不能算做西方传统语境下的人文精神。
包含上述这些非人文精神内容的语文教材,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教材,但它们毕竟承担了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我们无法否认它们也是语文教材。由此看来,把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特定作用的“人文精神”视为在中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语文学科的学科属性显然是不恰当的。只有内涵小、外延大的“文化”概念或者中国语境下的“人文”概念能够涵盖上述所有人文精神以外的思想。而“文化性”又无法表述语文的学科属性。因此,目前来看,兼具了中国传统语境下的文化涵义和西方语境下的学科属性的“人文性”是定位语文学科特征和性质的较优选择。
(作者单位: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
有的人认为:人文性就是人文精神性。
李镇西曾经就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发表过一封著名的书信。他说:“按我的理解,所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实际上就是语文教育中所渗透的(或者说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
韩军在《语文教育人文精神与其他人文精神的区别》一文中说:“我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提出‘人文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
他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是指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人文主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没有而建设中国现代公民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
也有的人认为,人文性就是文化性。而且,这一看法似乎得到了新课标的认同。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时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一表述中,显然“工具性”是针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文性”是针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意思,这里的“人文性”事实上等同于“文化性”。
笔者的观点是:不赞同“人文性就是人文精神性”的看法,基本认同“人文性就是文化性”的看法。但是,就语文学科性质来说,使用“人文性”比使用“文化性”更能够兼顾语文学科的类属性。
什么是人文性?先让我们从“人文”这个词汇的起源谈起。
在中国传统语境下,“文”在古汉语中的通假字为“纹”,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后来引申为:1.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2.人为修养。3.美、善、德行。“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呼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就是指自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伦社会规律。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以后,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从古汉语词源上讲,文化就是“人化”,它与自然状态相对立。“化”,本义为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作为动词,就是以“人文”进行教化;作为名词,就是人文教化的结果。从《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文”和“文化”的意义非常接近。人文(或者人纹)可以说就是指文化或者文化的精神脉络。因此,从汉字词源上考察,语文的人文性可以视为语文的文化性。
在西文中,和“人文”一词对应的单词有两个:一个是人文精神,一个是人文学科。
“人文精神”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又称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1.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3.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周国平教授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1.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3.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在中国,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人道主义思潮的译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以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为武器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片面发展、忽视精神价值体系建设等现象进行批判,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实用品格进行反思。而语文界内对人文精神的呼唤除了上述社会大背景的原因外,还有反思应试教育和语文技术性教学模式的原因。
在西文中,和“人文”一词对应的另一单词是“人文学科”,它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辞海)
新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巢宗祺先生指出:“‘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可见,语文的“人文性”兼具了中国传统语境下的“文化”涵义和西方语境下的学科属性涵义。这里的“文化”就不仅仅是西方语境下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文精神”了,既不仅仅是以追求唯心主义“绝对理念”(或上帝)和坚持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狭义人文理念,也不仅仅是从西方文明发展的精神历程中概括出来的广义人文理念,而是指包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先进、健康的文化。“文化”或者“人文”的外延大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的外延。语文就是要以其学科特有的方式传播人类先进、健康的文化,语文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定向社会化,也就是进行教化。按照新课标第一部分前言所说,就是: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现代公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应该说,当下弘扬人文精神对于改良中国传统文化,健全中国国民人格结构,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具有毋庸置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作为西方文化精华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人文精神)并不能涵盖古今中外所有值得人类传承的优秀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不是语文教育承载的全部内容。
虽然“语文”一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编中小学课本之时。但作为母语教育,实际上语文早在中华文明肇始之初就存在了,否则,语音、汉字和词章规范就无法传承。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不单单中国有,外国也有,其所指是一样的。
作为在古今中外存在了数千年的母语教育学科——语文,它的精神内涵显然不是一个“人文精神”所能涵盖的。
正如李镇西所言:“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普通的人,是毫无思想自由的,所思所想都是‘服从’!从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个体精神自由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人文精神的。”渗透在《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和四书五经等古代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皇权专制思想显然不属于人文精神。
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体现“物本”和“神本”等与“人本”(人文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也必然渗透在当时的语文教材中,这些内容也不是人文精神。
在建国后的语文教材中,体现“领袖崇拜、否定儒家传统文化、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也只能算一种文化思想而不能算做西方传统语境下的人文精神。
包含上述这些非人文精神内容的语文教材,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教材,但它们毕竟承担了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我们无法否认它们也是语文教材。由此看来,把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特定作用的“人文精神”视为在中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语文学科的学科属性显然是不恰当的。只有内涵小、外延大的“文化”概念或者中国语境下的“人文”概念能够涵盖上述所有人文精神以外的思想。而“文化性”又无法表述语文的学科属性。因此,目前来看,兼具了中国传统语境下的文化涵义和西方语境下的学科属性的“人文性”是定位语文学科特征和性质的较优选择。
(作者单位: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