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他学科一样,语文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有人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的知识,同时又由于原有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包括了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语文学习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诗歌单元选了李白和杜甫的几首诗:《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和《杜甫律诗五首》。这些诗歌每一首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都饱含了诗人或豪放或深沉的情感。我们知道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他们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领会李杜二人的诗风,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就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想,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不少李白和杜甫的诗,对于二人的风格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因此我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法。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我要求学生自读单元提示。通过阅读,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次的学习重点是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体会二人在诗风上的不同。并初步了解到李白的诗风为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为沉郁。
  接下来,在授课过程中我没有刻意把李、杜二人的风格渗透进去,而是选择了两篇浅显易懂而又有代表性的《将进酒》和《兵车行》,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课后注释和单元知识《唐诗简介》中有关李白和杜甫的部分,进行对比研读、自己体会自己理解,并要求他们课后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李白和杜甫诗风的感受。在自学的过程中,字词的解释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胸中激荡着的是这两位伟大诗人绵绵不绝的情感。他们为李白的怀才不遇、挥金如土、情感多变,虽遭受挫折却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而激动不已;他们为杜甫年近暮年、百病缠身,虽饱经沧桑身受磨难却仍忧国忧民而感叹不已。他们与两位诗人共同呼吸,共同感受。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溶进了诗中,而诗又丰富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短文写的比较成功,现附两篇如下:
  一、很喜欢李白的作品,喜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飘逸的性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孤独的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个愁闷的李白;“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一个豪放的李白。喜欢他诗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性格、浪漫的气息;羡慕他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力,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佩服他不甘同流合污,莲一样的品质。醉了,贵妃为之捧酒,皇上尚不能如此!于是更加喜欢他的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杜甫的诗,总被那一幕幕生离死别的场面所震撼。“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读他的诗耳边不时响起征夫的怨言、怨妇的哭喊;读他的诗,让你眼前重现车响马嘶、硝烟战火、累累白骨的场面。
  一个浪漫主义,一个现实主义,让你体味多彩的生活。
  二、我眼中的李白和杜甫
  每每提起青莲居士,我都由衷的敬仰,每当读起他的诗篇,我都有一种飘逸之感,我发现我的身心会与他的诗溶为一体,并能深切体会诗中的辛酸和喜悦、苦闷和豪迈。
  李白无疑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代表了盛唐人的心情,他的诗透出他的傲气、他的洒脱。读过他的诗的人都会被他豪迈的气势所震撼,被他的浪漫气息所吸引。
  但时代给予人成功的同时也会有失败。从时代气息中走来的人都会明白,社会的现实是残酷的,正是这样,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会有无数的有志之士因无处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抑郁而终。因此也才会留下李、杜这样的憾事。
  也许是时代的因素,杜甫的生活发生了转变,他失去了从前的快乐和幸福,整日在孤独苦闷中度过,终于穷困潦倒,落得“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结果。但也正是由于生活的贫困、政治的失落,他才会拿起笔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悦,留下了无数为百姓说话的名篇,才会得到“诗圣”的美好称谓,让的“诗史”流传至今。
  两相比较,我更喜欢李白。喜欢他豪放浪漫的气息、恣意狂欢的性格;敬佩他“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气概、“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个性。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并列为盛唐两座顶立的高峰,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因此,课文的意义和价值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和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如果我們的教学能做到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领神会,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引起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并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野的敞亮,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所以学习必须主动、独立。
  通过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崇拜几乎伴科技发展而生成,科技崇拜引起道德滑坡业已成为科技伦理研究者的共识。但是,对科技崇拜与道德滑坡的因承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很少有人顾及。论文从科技崇拜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科技崇拜与道德滑坡的因果关系、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整合复兴三个角度,作一肤浅探讨。  关键词:科技;科技崇拜;道德滑坡;整合复兴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使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也成为人类的图腾。科技的神奇魔力使
期刊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前提,拥有爱心再难的结也能迎刃而解。  [关键词] 高职 学生管理 心得  班集体是学校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通过班集体来进行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质的形成,智力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整个学校校风的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全面负责班级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既要把班级体作为教育的对象,同时
期刊
摘要  进入体育教学的圈子,从雄心勃勃到小心翼翼,为了贯彻“安全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的,学校为了减少麻烦,老师为了自我保护,排除所有“安全隐患”。采取消极防御的方法避免事故发生。我想:我们应该找出一条路子,为了孩子,为了未来。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安全 校园纠纷 学生素质    我喜欢体育课,因为室内温度达24摄氏度,老师就要带我们去校外蓄水池游泳。  我喜欢体育课,因为我可以荡起秋千体会小鸟飞
期刊
前段时间,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学生写的文章《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这个学生在文中写道: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结合
期刊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标准》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型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能开展教学工作,还要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事班级管理的能力同教学一样是我们必须学習并掌握的。如今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观念的驱动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老师应立足于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真诚的评价。让学生们从科学的评价方式中,从老师真诚的评价语言中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
期刊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习作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一、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作为贯穿于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
期刊
English teaching is essentially a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One purpose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develop learners’ awareness of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languages. Culture is like an icebe
期刊
如果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作文批语就是语文教师手中的一把剪刀或锄头,用得好,它能除掉学生心田里的杂草,为那美好的幼林修枝剪杈,松土施肥。写批语常常是一种辛勤劳动,要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作全方位的思虑;写批语也是一种自然亮相,能让人由此透视到教师从人格到学识活生生的面容。因此,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在实践中,笔者对怎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能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它提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