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预测研究与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模拟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估计不同危险因素控制场景下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和过早死亡概率,以及实现过早死亡概率防控目标的情况。方法:基于国内外规划文件提出的恶性肿瘤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目标,设定多种危险因素控制场景。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的结果,计算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将恶性肿瘤的死亡数分成可归因和不可归因两部分。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出未来危险因素暴露和恶性肿瘤的不可归因死亡数,进而估计2030年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和过早死亡概率。分析均通过R 3.6.1软件实现。结果:如果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按1990-2015年变化趋势发展,2030年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数、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分别为361.87万例、153.96/10万和8.92%。如果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2030年恶性肿瘤的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7.57%。结论:危险因素控制对于降低恶性肿瘤死亡和过早死亡负担具有重要作用,但恶性肿瘤过早死亡概率的下降情况与实现规划目标尚有一定距离。“,”Objective: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deaths, standardized mortality and probability of premature mortality caused by malignant cancer in the context of risk factor control at different levels in China in 2030, and assess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the target of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premature mortality of malignant cancer.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 control standard for malignant cancer us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ults of China from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of the risk factor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theory, the deaths of malignant cancer were classified as attributable deaths and un-attributable deaths. Proportional change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risk factor exposure and un-attributable deaths of malignant cancer in the future, then the number of deaths,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nd probability of premature mortality of malignant cancer in 2030 was estimated. Data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software R 3.6.1.Results:If the risk factor exposure level during 1990-2015 remains, the number of deaths,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nd probability of premature mortality of malignant cancer would increase to 3.62 million, 153.96/100 000 and 8.92% by 2030, respectively. If the risk factor exposure control level meets the requirement, the probability of premature mortality from cancer in people aged 30-70 years would drop to 7.57% by 2030.Conclusions:The control of risk factor exposur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deaths,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nd probability of premature mortality of malignant cancer. But more efforts are needed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Health China Action.
其他文献
传统的生存预测属于“静态预测”,即其只能利用基线暴露信息预测结局的发生情况。而目前出于临床研究实际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动态预测”,该方法能利用截至预测起点(界标时点)的暴露信息对预测模型进行更新,从而实现对患者结局的动态预测。界标模型即一种动态预测模型,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计算效率高,且其性能与相较之下更为复杂的联合模型相近,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国内的应用仍较少,本文从界标模型的基本思想出发,通过案例简要介绍其应用方法,以期促进其在临床生存分析动态预测场景中的应用。“,”Convent
HIV传播网络分析在艾滋病精准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基于社会网络和分子网络方法推断HIV传播网络,采用个体水平和网络水平的测量指标解释其结构特征。本文对HIV传播网络分析方法和测量指标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HIV transmission network analysi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ci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DS. The current stu
目的:结合logistic回归与n χn 2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n 方法:选取2007-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89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了解江苏省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检出类型和聚集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CVD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纳入筛查的120 211名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统计学分析采用n χn 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 结果:研究对象CVD高危检出率为25.03%,其中高血压型、血脂异常型、CVD史型和WHO评估患病风险≥20%型检出率分别为19.01%、4.85%、3.18%和5.31%。男性、农村、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家庭年收入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关联,为提高人口健康预期寿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2011年数据为基线,分别在2013、2015和2018年随访ADL结局,且以2013年和2015年新进入队列的人群作为基线。剔除三次基线人群中已发生ADL的中老年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组分异常及异常数目对中老年人群ADL受损的影响。结果:观察总人年数为59 795人年,发生ADL受损人数为1 0
空间流行病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疾病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探索影响特定人群健康状况因素,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艾滋病防控领域。本文对其应用于艾滋病时空分布模式分析、非监测点地区数据推算、流行影响因素探索、卫生资源分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空间流行病学在我国艾滋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Spatial epidemiology focuses on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patial analysis to
目的:了解孕产妇在孕产期不同阶段的抑郁状况与各时点的自然转归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5家妇幼保健机构共同构建了中国孕产妇心理健康队列研究,于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对孕产妇进行招募后开展了孕产期7个时点心理状况的随访追踪,利用自填式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获得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抑郁状况等相关信息,并对其孕产期抑郁状况及自然转
目的:分析我国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6-11月调查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3~7岁儿童63 292名。基于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界值点筛检出肥胖儿童1 522名(男童1 006名、女童516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同性别、年龄相差≤6个月、身高相差≤5 cm”随机选择同一调查区域内体重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进行配对。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①单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例(HIV/AIDS)流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纳入凉山州2020年有随访记录的28 772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的相关因素,绘制HIV/AIDS流入地的疫情地图。结果:28 772例HIV/AIDS中,2020年发生流动的占20.89%(6 010/28 7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流动的促进因素包括1
目的:了解15~17岁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2011-2019年确诊时年龄为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描述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跨省流动等情况,采用n χn 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Joinpoint 4.9.0 软件计算粗新发现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做Joinpoint回归模型的时间趋势检验。运用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