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普类文章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必考的一种文体。该类文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和通俗性,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阶段高中语文科普类文章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这类文章缺乏学习的热情,教师对这类文章教学的关注度也不高。本文对如何提升科普类文章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究,旨在提升这类文章教学的效率,发挥科普文应有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科普文;教学;实效性;效率
前言: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科普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等内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这类文章的教学也能够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陶冶学生的科学美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方法论,并对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产生深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高中语文科普类文章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科普类文章教学关注度较低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将科普类文章融入其中,这充分体现出科普文章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阅读科普类文章,可以积累知识以及阅读经验,并构建科学性思维,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很多教师对该类文章教学缺少关注,在教学编排上缺少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构思,只选择教材中的一两篇文章进行简单的讲解,向学生传达较简单的科普知识,导致学生对科普类文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在阅读同类文章时缺少思考,学生科学素养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1]。
(二)实际教学中忽视了科普文阅读技巧及方式的讲解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分数至上”,将科普类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成绩方面,会更多的关注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领悟能力和接受及处理具體信息的能力。而对科普类文章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及传授较少。学生机械性地阅读科普文章,教师过于重视命题训练,导致学生缺少对科普文的深入思考,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错误的认为科普类文章阅读与其他类型文章相同,只需掌握方法即可,对其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了解较少,科普文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学生对科普文缺少阅读兴趣
科普类文章涵盖的知识较广泛,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丰富,其科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加上科普文内容大多缺少生动性,且包含了很多专业术语,比较复杂难懂,学生对科普文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同时,虽然部分科学知识和生活的关联性较大,但也有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凭借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无法很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需要对科学知识有较深较全面的理解方能较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对科普类文章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较低,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2]。
二、提升高中语文科普类文章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加强科普文教学的系统化和整体化
在构建语文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应提升对科普类文章教学的关注度,加强教学系统化和整体化构思,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知识内容、教学环节及学生能力培养等各个角度将教学内容整体化、教学过程整体化,让概念和抽象的原理系统化。帮助学生理清科普文知识系统的结构顺序,建立起科普文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和知识网络条理化。
例如:在《宇宙的边疆》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浩瀚无穷,人类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从地球开始,宇宙神秘莫测,在宇宙中我们都是沧海一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对宇宙构成以及探索宇宙的意义有所了解。语文教师按照空间顺序讲解,从大尺度空间逐步推进到小尺度空间,帮助学生构建起有关宇宙的知识系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从科普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伟大,对文章结构会有更加清晰的把握,对文章内容的也会有更加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科普类文章
语文教师应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开展科普类文章教学。现阶段,科普文教学比较重视信息和内容提取,缺少对文章的全面阅读。其实,科普类文章阅读可以从议论文、散文以及说明文三个角度来开展,学生对以上三种文体的学习相对较为深入,对其阅读方式和技巧的掌握也较为熟练。因而,从这三种文体的角度来阅读科普类文章,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从说明文的角度阅读,可以掌握一些说明方法,了解科普文中核心对象的特点,学会提取科技信息;从议论文角度阅读,把握科普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文章的支撑点,体会文章论述的严谨性;从散文角度阅读,赏析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揣摩文学的笔法和手段,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师通过将科普文转换为学生熟悉的文章类型,可以增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3]。
(三)培养学生科普文学习兴趣
科普文一般是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所用的专业术语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无兴趣。因而教授科普文时,教师应该大胆地为学生创设条件,把实际生活引入课堂,架设起生活与科普文之间的桥梁,用科普文点缀生活,用生活点燃学生求知之火。可以引入活动课型,巧借现代网络媒体,加大课堂容量,让课堂成为学生摄取知识的主渠道。这样,教师多样化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学习科普文的兴趣大大提升,对文章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例如:《动物游戏之谜》讲述了动物游戏的种类以及特点。很多学生因为对小动物十分感兴趣,他们会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围绕“谜”字进行展开,先让学生入“谜”,再让学生解“谜”,力避满堂灌、满堂问,让学生尽情地大胆地阅读、尽心地思考、尽力地发挥,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进而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
结语:综上所述,科普类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科普类文章,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同时,教师应提升对科普类文章教学的重视度,引导学生感受科普文阅读的魅力,使学生掌握科普文阅读的技巧,充分发挥科普文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段光润.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浅论——以人教版(必修)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2] 宋亚男.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 梁瑞.高中科普文教学边缘化现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科普文;教学;实效性;效率
前言: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科普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等内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这类文章的教学也能够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陶冶学生的科学美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方法论,并对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产生深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高中语文科普类文章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科普类文章教学关注度较低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将科普类文章融入其中,这充分体现出科普文章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阅读科普类文章,可以积累知识以及阅读经验,并构建科学性思维,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很多教师对该类文章教学缺少关注,在教学编排上缺少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构思,只选择教材中的一两篇文章进行简单的讲解,向学生传达较简单的科普知识,导致学生对科普类文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在阅读同类文章时缺少思考,学生科学素养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1]。
(二)实际教学中忽视了科普文阅读技巧及方式的讲解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分数至上”,将科普类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成绩方面,会更多的关注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领悟能力和接受及处理具體信息的能力。而对科普类文章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及传授较少。学生机械性地阅读科普文章,教师过于重视命题训练,导致学生缺少对科普文的深入思考,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错误的认为科普类文章阅读与其他类型文章相同,只需掌握方法即可,对其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了解较少,科普文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学生对科普文缺少阅读兴趣
科普类文章涵盖的知识较广泛,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丰富,其科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加上科普文内容大多缺少生动性,且包含了很多专业术语,比较复杂难懂,学生对科普文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同时,虽然部分科学知识和生活的关联性较大,但也有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凭借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无法很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需要对科学知识有较深较全面的理解方能较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对科普类文章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较低,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2]。
二、提升高中语文科普类文章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加强科普文教学的系统化和整体化
在构建语文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应提升对科普类文章教学的关注度,加强教学系统化和整体化构思,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知识内容、教学环节及学生能力培养等各个角度将教学内容整体化、教学过程整体化,让概念和抽象的原理系统化。帮助学生理清科普文知识系统的结构顺序,建立起科普文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和知识网络条理化。
例如:在《宇宙的边疆》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浩瀚无穷,人类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从地球开始,宇宙神秘莫测,在宇宙中我们都是沧海一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对宇宙构成以及探索宇宙的意义有所了解。语文教师按照空间顺序讲解,从大尺度空间逐步推进到小尺度空间,帮助学生构建起有关宇宙的知识系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从科普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伟大,对文章结构会有更加清晰的把握,对文章内容的也会有更加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科普类文章
语文教师应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开展科普类文章教学。现阶段,科普文教学比较重视信息和内容提取,缺少对文章的全面阅读。其实,科普类文章阅读可以从议论文、散文以及说明文三个角度来开展,学生对以上三种文体的学习相对较为深入,对其阅读方式和技巧的掌握也较为熟练。因而,从这三种文体的角度来阅读科普类文章,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从说明文的角度阅读,可以掌握一些说明方法,了解科普文中核心对象的特点,学会提取科技信息;从议论文角度阅读,把握科普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文章的支撑点,体会文章论述的严谨性;从散文角度阅读,赏析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揣摩文学的笔法和手段,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师通过将科普文转换为学生熟悉的文章类型,可以增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3]。
(三)培养学生科普文学习兴趣
科普文一般是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所用的专业术语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无兴趣。因而教授科普文时,教师应该大胆地为学生创设条件,把实际生活引入课堂,架设起生活与科普文之间的桥梁,用科普文点缀生活,用生活点燃学生求知之火。可以引入活动课型,巧借现代网络媒体,加大课堂容量,让课堂成为学生摄取知识的主渠道。这样,教师多样化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学习科普文的兴趣大大提升,对文章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例如:《动物游戏之谜》讲述了动物游戏的种类以及特点。很多学生因为对小动物十分感兴趣,他们会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围绕“谜”字进行展开,先让学生入“谜”,再让学生解“谜”,力避满堂灌、满堂问,让学生尽情地大胆地阅读、尽心地思考、尽力地发挥,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进而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
结语:综上所述,科普类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科普类文章,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同时,教师应提升对科普类文章教学的重视度,引导学生感受科普文阅读的魅力,使学生掌握科普文阅读的技巧,充分发挥科普文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段光润.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浅论——以人教版(必修)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2] 宋亚男.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 梁瑞.高中科普文教学边缘化现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