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是就目前来说,高中学生总体英语阅读能力的状况不容乐观: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本文就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应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入手,侧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及技巧的培养,灵活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往陈旧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阅读策略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以往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六级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七级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文章句子结构,能理解长句和难句,能理解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九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如高中阶段的必须应达到的级别七提及“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为了达到目标,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就目前来说,高中学生总体英语阅读能力的状况不容乐观: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出现这种状况,除学生自身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着的问题之外,还与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此,笔者仅针对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的提出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教师讲解文章中可能遇到的生词或短语,偶尔也分析一下特殊的语言结构,教学结果发观,教师所做的这些工作,对阅读理解一篇文章有效,但是从教阅读技能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花大量的时间讲解生词或词组,并且以此作为讲授英语阅读的主要手段。因为,这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没有多大关系,与培养学生阅读实践能力没有直接的联系,结果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甚缓,这很可能使得学生丧失了对课堂的兴趣,降低他们阅读学习的主动性。
(二)阅读策略及技巧讲解和指导不足
阅读策略是指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还包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所谓有效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的提高有帮助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指导。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多数教师受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此外,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少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相关理论的掌握,自然无法根据不同阅读材料和目的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很多学生阅读策略和技巧方面的欠缺,遇到一些不熟悉的阅读题材总是力不从心。
(三)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笔者向所任教的班级及部分其他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30,其中有效问卷2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67%。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只有7%的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偶尔阅读的占32%,两者合计不到40%,而很少阅读和从不阅读的学生比例超过60%,占了接受调查学生的大多数。而从阅读的频率上看,每周能进行1-2次课外阅读的学生仅有18%,每月阅读1-2次的学生也仅有40%,而一学期才阅读一次的学生比例接近40%。从课外阅读的持续时间上看,每次持续时间能超过2 小时的几乎没有,每次在1-2 小时的也只有7%,大多数学生(超过50%) 阅读的持续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接近40%的学生阅读的持续时间少于15 分钟。笔者以为:我们的多数学生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了,之所以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兴趣,因而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阅读动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笔者目睹了太多同行带着学生赶进度,苦读书,下题海,说题型,讲技巧…,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局限于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没有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问题的解决
面对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怎样改革就成为每个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教师在阅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呢?
(一)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上,也就避免了以往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的错误。教师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法:教师根据文章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路指导,学生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地使用教师所教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教师应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英語阅读课堂的兴趣性和活跃度,如可以将网络阅读引入课堂,借助计算机网络可以增加阅读材料的内容,解决阅读材料陈旧等问题。同时增加文章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检验手段,解决课后习题的单一问题;引入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等,增强课堂的活跃度,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兴趣。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相当模糊而又复杂的过程,教师教学中既不能过多地介入,也不能完全地放任,因此,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这方面的问题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二)侧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及技巧的培养
1.注意阅读理解技能、技巧的培养,避免讲授过多的词汇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生词或词组等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在阅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关于捕捉所遇到生词的上下文中的各种线索。在这些句子中,对于生词的定义常用标点分开,这个标点符号所下的定义就是该生词的词义;有些句子在生词前后语境中提供反义词,可猜出其词义;有些连词、副词常暗示着句子中词的前后关系,如反义、同义、递进等,可根据连词、副词判断词义。对于有些重要词汇,作者常使词后自带解释,因此,根据解释可猜出其词义。掌握这些方法,不仅是重要的阅读技巧,也是重要的测试技巧。
2.注重文章整体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教师应注意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为主,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文章的主旨大意?什么是该段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要指导学生如何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找出推展句,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推展句当作主题句来理解,从而导致对文章主题的错误判断,从而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信息转换,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阅读——综合阅读理解。
3.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与文章交际的课堂活动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注重为学生选择所读材料,材料的难度应循序渐进,前一篇文章的水平应是下一篇文章的起始水平。其次,学生所读材料有可能一开始就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因而不能很透彻地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这时需要教师刺激学生,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发挥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及认识能力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通过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其根源,启发学生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再进行阅读时,如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独立地解决,达到了培养能力和技巧的目的。
(三)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阅读成为一种需要。教师应让学生清楚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有计划地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坚持不懈的阅读。
2.要尽量用“三S”心里控制法,即惊异(surprise)、悬念 (suspension)和满足(satisfaction), 要尽量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功欲。教师尤其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是使学生读下去的前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基本条件,而成就感则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注意这几个方面。
四、结语
以上对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的探讨只是笔者的一己之见,源于对部分阅读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思考,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对于外语阅读教学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言,笔者的建议也不一定具有系统性和绝对的科学性。然而,从全息论的角度看,个别隐含着一般,局部蕴藏着整体。既然已由此一见,不妨,供同行参考并指正,也不失为对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正南.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
(作者单位:玄武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阅读策略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以往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六级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七级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文章句子结构,能理解长句和难句,能理解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九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如高中阶段的必须应达到的级别七提及“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为了达到目标,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就目前来说,高中学生总体英语阅读能力的状况不容乐观: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出现这种状况,除学生自身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着的问题之外,还与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此,笔者仅针对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的提出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教师讲解文章中可能遇到的生词或短语,偶尔也分析一下特殊的语言结构,教学结果发观,教师所做的这些工作,对阅读理解一篇文章有效,但是从教阅读技能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花大量的时间讲解生词或词组,并且以此作为讲授英语阅读的主要手段。因为,这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没有多大关系,与培养学生阅读实践能力没有直接的联系,结果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甚缓,这很可能使得学生丧失了对课堂的兴趣,降低他们阅读学习的主动性。
(二)阅读策略及技巧讲解和指导不足
阅读策略是指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还包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所谓有效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的提高有帮助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指导。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多数教师受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此外,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少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相关理论的掌握,自然无法根据不同阅读材料和目的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很多学生阅读策略和技巧方面的欠缺,遇到一些不熟悉的阅读题材总是力不从心。
(三)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笔者向所任教的班级及部分其他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30,其中有效问卷2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67%。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只有7%的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偶尔阅读的占32%,两者合计不到40%,而很少阅读和从不阅读的学生比例超过60%,占了接受调查学生的大多数。而从阅读的频率上看,每周能进行1-2次课外阅读的学生仅有18%,每月阅读1-2次的学生也仅有40%,而一学期才阅读一次的学生比例接近40%。从课外阅读的持续时间上看,每次持续时间能超过2 小时的几乎没有,每次在1-2 小时的也只有7%,大多数学生(超过50%) 阅读的持续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接近40%的学生阅读的持续时间少于15 分钟。笔者以为:我们的多数学生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了,之所以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兴趣,因而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阅读动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笔者目睹了太多同行带着学生赶进度,苦读书,下题海,说题型,讲技巧…,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局限于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没有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问题的解决
面对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怎样改革就成为每个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教师在阅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呢?
(一)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上,也就避免了以往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的错误。教师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法:教师根据文章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路指导,学生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地使用教师所教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教师应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英語阅读课堂的兴趣性和活跃度,如可以将网络阅读引入课堂,借助计算机网络可以增加阅读材料的内容,解决阅读材料陈旧等问题。同时增加文章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检验手段,解决课后习题的单一问题;引入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等,增强课堂的活跃度,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兴趣。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相当模糊而又复杂的过程,教师教学中既不能过多地介入,也不能完全地放任,因此,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这方面的问题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二)侧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及技巧的培养
1.注意阅读理解技能、技巧的培养,避免讲授过多的词汇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生词或词组等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在阅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关于捕捉所遇到生词的上下文中的各种线索。在这些句子中,对于生词的定义常用标点分开,这个标点符号所下的定义就是该生词的词义;有些句子在生词前后语境中提供反义词,可猜出其词义;有些连词、副词常暗示着句子中词的前后关系,如反义、同义、递进等,可根据连词、副词判断词义。对于有些重要词汇,作者常使词后自带解释,因此,根据解释可猜出其词义。掌握这些方法,不仅是重要的阅读技巧,也是重要的测试技巧。
2.注重文章整体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教师应注意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为主,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文章的主旨大意?什么是该段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要指导学生如何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找出推展句,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推展句当作主题句来理解,从而导致对文章主题的错误判断,从而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信息转换,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阅读——综合阅读理解。
3.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与文章交际的课堂活动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注重为学生选择所读材料,材料的难度应循序渐进,前一篇文章的水平应是下一篇文章的起始水平。其次,学生所读材料有可能一开始就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因而不能很透彻地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这时需要教师刺激学生,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发挥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及认识能力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通过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其根源,启发学生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再进行阅读时,如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独立地解决,达到了培养能力和技巧的目的。
(三)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阅读成为一种需要。教师应让学生清楚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有计划地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坚持不懈的阅读。
2.要尽量用“三S”心里控制法,即惊异(surprise)、悬念 (suspension)和满足(satisfaction), 要尽量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功欲。教师尤其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是使学生读下去的前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基本条件,而成就感则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注意这几个方面。
四、结语
以上对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的探讨只是笔者的一己之见,源于对部分阅读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思考,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对于外语阅读教学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言,笔者的建议也不一定具有系统性和绝对的科学性。然而,从全息论的角度看,个别隐含着一般,局部蕴藏着整体。既然已由此一见,不妨,供同行参考并指正,也不失为对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正南.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
(作者单位:玄武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