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EK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十,原名段国建,斋号三昧居。1964年生,河南登封人。“尚艺书法”倡导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访问学者,导师王镛。曾为教师,现为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尚艺书法》杂志副主编。学生时代曾发表散文、小小说十数篇。著有《“尚艺书法”丛书—问十篇》、《石开与问十谈艺札集》(待出版)等。
  问:走上书法这条道路,谁给你的影响最大?
  答:启蒙老师王甲三,我十三岁就跟他学写字。王老先生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国文系,一二·九运动时返乡。他晚年写过一本书《六十个难写字的写法》。我手上的是影印装订本,楷书方寸字,每字旁一段文字,主要介绍汉字的结构特点及如何分布,其实就是黄金分割法。我也是从反复临习这六十个字开始的。遗憾的是此书未能出版。王老先生于1985年辞世。那时,我正在读大学,我曾经带着影印本到文联见张海先生,咨询公费出版之事(1986年),未能实现。
  问:当时还临什么帖?
  答: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一临就是十年。
  问:除此,还有没有其他密传?
  答:譬如用笔。他告诉我,写行草书时往往行笔较快,要使速度减下来就用捻管法。这是先生的经验之谈,但并非先生之所创。透过作品看,林散之、萧娴等都能娴熟地运用此法。否则,林散之的“雨夹雪”、萧娴的“秋风扫落叶”(捺划外掖所表现出的浑朴、跌宕)是看不到的。
  问:在书法上,你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个目标?
  答:没有。只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添加些东西,力求丰富自己。
  问:你的书法风格一直不太稳定,是抓不住还是不满足?
  答:主要还是不满足。我认为固定风格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你怎么写总能体现出自己的精神面貌,要亮出自己的精、气、神。那是有别于他人的,带有自己的气质、涵养、品格的东西,就够了。
  当然,我通常习惯于创作前读帖,总想从里面找些自己需要的东西。久而久之,总会有个影子在,很难完全个性化,但这未必不是个好办法。相反,个性化太早了会显得过于单薄(容量不够)。
  问:不管你怎么写,某些符号一看就是你的东西。
  答:是“憨态”吗?(笑)
  问:(笑)字如其人嘛!换个说法那是厚重,也是雅量。
  答:不敢当,顶多是个习惯或者说是取向。艺术家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通过作品给人以启迪、以觉悟。颜真卿、倪元璐写出的是气节;八大、弘一写出的是超脱;康有为写出的是未来,他为书法走向纯艺术做出了铺垫。这些都远非常人所能为。
  问:你平时喜欢临哪些帖?
  答:《平复帖》、《韭花帖》、《二爨》、简帛类一直放置案头,随时拿手上品读。我认为,此类帖读比临更重要,应三分临、七分悟。
  苏轼、蔡京、八大、王宠等,我也是比较喜爱的,凡是能见到的都会反复临。当然,现在临的少了,读的多了。
  问:写行书,你一直强调要慢,为什么?
  答:慢是相对的。过慢会导致滞涩、臃肿,出现病态。所以,慢要适度。我之所以慢,一是早年王老先生这样教我,二是在临习“二王”的过程中,我发现王羲之写行草书并不快,尤其表现在转折处,几乎都呈圆转型,巧妙地化解了棱角,体现出“中庸”之道。我的体会是慢下来笔墨就能入纸,既能强化线质,又能体现厚重,何乐而不为。
  问:对书法文化环境的改变及“书法创新”你怎么看?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硬笔和电脑的出现,书法的实用价值逐步退化,书法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这是有别于古代任何一个时期的。
  艺术离不开继承与发展,继承是有取舍的,不能靠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鼓励创新”、“与时俱进”,对此,我倾向于“大破大立”,书法艺术在当代也应借鉴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艺术元素,使之成为一门更贴近时代审美的大艺术。此外,只有具备了学识、见识和功力的人才有可能创新。王羲之就是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创新家。他所处的东晋时期,书体普遍带有隶意,是他一反常态创造出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二王体”。近代康有为也算一个,他拒绝“馆阁体”,力推碑学,其行草书大朴不雕、雄浑恣肆、妙趣横生,从笔法、墨法、结体、书理等方面都打破了传统,开了一代风气。
  问:你怎么看待当前的各类书法大赛?
  答:青少年书法比赛,有利于书法普及,无可厚非;其他,我不看好(学术交流活动除外)。书法是门艺术,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者高(创作力、鉴赏力),标准就高;评者低,标准自然就低。倒不如多搞些书法批评类活动,也好引导、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
  问:你认为年龄或者生活阅历会在多大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到书法的表现?
  答:书法犹如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养的提升,从早岁的摹仿、依赖,壮年的激昂、奋进到晚年的淡定、从容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从不断积累到日臻成熟的过程。俗云少比灵气、中比盛气、老比学养(有说老较劲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六十岁年龄段,此时会遇到心理和生理双重障碍,许多书家遇此在艺术上难以跨越。石开先生与我复信中说缶翁曾言,“艺者年六十为坎,于此能超越升华者,日后方有戏,无力超者必走下坡也。”张景岳先生曾对我言,“书家六十为关口,过者已具寿者像,但未必皆能善其终。”
  存在决定意识,不同的生活阅历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人生得意者,书风更显儒家中庸之气,趋于大众审美,如董其昌;人生坎坷者,书风会走向道家师法自然之个性化道路,如八大、徐渭、郑板桥等。
  问:你与石开先生的信札往来,刊载后反响不错,类似这样纯学术性的艺术讨论时下已不多见,希望能继续下去。
  答:当初只是些日常问候。后来是我主动讨教了些问题,没想到石开先生都做了认真答复,多数是关于书法、文学方面的问题。
  问:有些问题敏感性很强,弄不好是要得罪人的。
  答:石开先生对学术问题一向坚持尊重事实、尊重艺术、尊重科学的态度,从不人云亦云,往往能击中要害—透过现象抓本质。何况他自己是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人,也就没顾忌那么多了。
  问:有没有计划出本札集?
  答:是的,还在整理中。
其他文献
竹      一袭飒爽英姿   被鸟语清风鼓舞   婆娑裙裾一展   八百里青纱曼妙飞扬   偏于一隅沉思   你更是一枝独秀      从不苛责环境地位   无论站在哪里   都是一幅写意山水   枝叶蓄满绿色   陌上从容颔首   当晨曦穿过双眸   你依然亭亭玉立   于盘根错节的泥土      春寒料峭的冬季   你挺起坚韧的头颅   怀着那份信念   顶破岩石的禁锢   满身的铠甲   
期刊
一生的缘分      在这座城市里,我幻想着爱情   华北平原的女儿,你终于来临   如此美丽,如此珍贵   是天意,是命定,是一生的缘分   你和我如此亲近      你眼睛的一泓清水   你脸颊上的甜酒涡   你的米白色连衣裙   散发着少女纯洁的神韵   你的嗓音,宛若潺潺的溪泉      小小的恋人,当你如同天降   和我漫步郊区,从黄昏到夜深   树叶枯黄,秋风吹冷了行人   我知道,是
期刊
这场酒喝得时间有点长。  市里举办庆“七·一”篮球赛,规划局有重视篮球赛的传统,因此接到通知当即拉起队伍,下午开会动员,晚上领队、教练、队员一干12人聚餐。用印局长的话说,鼓舞鼓舞士气,去年老三,今年不说老大,起码弄个老二当当。  酒席7点左右开始,到9点多,7瓶洋河大曲见底,大家还在兴头上。领队徐副局长红着眼珠朝服务小姐一勾手,于是,第8瓶又开了。  常言道:兔子是狗撵出来的,话是酒撵出来的。一
期刊
记忆里的欢乐:父亲,水,鱼    父亲的本家叔——举爷,能掐会算,在我们那里的乡下一带是名仙儿,他微闭着眼,拈着指头,像过电似的,摇头晃脑:  “启慧(我父亲的大名),大侄子呀,你命里得益于‘水’哩——”  水,与水有关的鱼,这大自然的造物,的确给父亲、给父亲缔造的大家庭带来生存的恩惠!  乡下小河,堰塘,河坝,都是父亲捕鱼的战场。这里的鱼虾,仿佛皆为我的父亲而生长,也似乎等待着我的父亲来捕获。 
期刊
潺绵泉流荡尘埃,   拋去繁杂头枕台。   仰见皓月出烟雾,   俯首仿若健康来。
期刊
凌霜斗雪苦爭春   一场风雨半凋零   傲立枝头色更艳   静卧草丛香亦清   不羡松柏日日绿   但学苔藓脉脉新   天寒地暖何所怨   平生自显精气神
期刊
朋友,你到过古城襄樊东风汽车公司基地的油坊岗吗?你看过油坊岗的日出吗?   她不同于海上日出,有浩瀚的大海作陪衬,見不到一轮红日跃出海面那奇妙的景观。她没有武当山的日出有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作背景,也很难见到翻滚的云海中跃出一轮火球那惊心动魄的壮美。她更无法与黄山的日出相比美,但我对油坊岗的日出情有独钟。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登高远眺。那时天还没大亮,周围一片靜谧,只有远处那亚洲最大的东风试车场传来
期刊
十年前,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给铸造分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铸造分公司产品进一步走向市场,并向品种多元化迈进。从此铸造分公司“东风梅花”铸件的名声逐渐在汽车配件市场上叫响。不少人可能还不知道“东风梅花”铸件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着一段曲折而又让人难忘的故事。   在建厂初期铸造分公司生产的铸件上并没有“东风梅花”的标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铸造分公司为控制和跟踪铸件生产、使用中的产品质量,
期刊
华尔街金融风暴感      (一)   寒流滚滚漫天来,席卷全球万户哀。   华尔街头始俑者,岂知泛滥竟成灾!      (二)   呼叫求援悲痛声,从容应对虑权衡。   同舟共济解危运,义不容辞力挽艨。      (三)   多年高速物资丰,经济宏观运营通。   积极宽松来抗险,城乡消费启新容。      (四)   成竹在胸巧运营,内需发展创新型。   投资拉动开源项,确保迢迢万里鹏。   
期刊
悠悠东风,   在古代诗人的词章里   代表荡漾的春风。   因此,   东风总是充满诗情画意。   李白说: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杜甫说: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白居易说:   澹澹春水暖,东风生绿蒲。   李商隐说: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蘇东坡说: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   好一个东风,好一番诗情。      悠悠东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