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转向问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森林碳汇”更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森林保护的热门话题。在能源发展的新时期,“低碳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已经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
关键词:林业 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b)-0132-01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对于森林产业来说,一直以“大资源、小产出”的局面长期存在,在其自身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为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发现其附加价值,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新思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估计,全球植被固碳总量约为4660亿吨碳(1吨碳相当于3.67吨二氧化碳),1米深范围内的土壤含碳量为20110亿吨碳,两者合计近25000亿吨碳。而大气中现有碳含量约为7600亿吨碳,约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总量的30%。在各类植被类型中,森林的储碳量约占整个植被总储碳量的4/5。因此,森林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固碳方式。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参与和应对低碳经济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林业可以提供新兴绿色能源。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后可以持续利用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绿色能源。森林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实提炼生物柴油,或者用植物纤维来发电供暖。在石化、煤炭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发展林业可以助推经济协调效应。在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林业减缓措施时,不仅能够以较低成本达到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目的,而且这些减缓措施本身能与适应气候变化、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带来诸如增加就业、收入、保护生物、流域保护、可再生能源和减贫等多种效益。比如农林间作在增加碳汇、生产木材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农作物对干热天气的不良影响,促进农作物增产;防护林在积累碳汇的同时,又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此外,林业领域的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还有助于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达成共识。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林业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而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途径之一。要完善碳汇者营造林补偿机制。国际碳市场的兴起,使得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成为可能。大连、北京、温州等地设立了绿色碳基金专项,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和发动企业、组织、团体、个人捐资进行筹措,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但根本方法还是要利用碳汇林业的概念,在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估的基础上,增加补偿标准,提高碳汇者的营林、管林积极性,从而增加森林碳汇,提升碳汇功能。应建立碳源者购买森林碳汇机制。森林碳汇是公益事业,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要以森林碳汇为调节杆杠,按照“多排碳源、多买碳汇,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促使碳源者在履行碳汇职责的同时,千方百计抓节能减排。在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产权、交易、价格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供求的引导作用,建立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将碳源者对森林碳汇行为由自愿行为转为制度约束下的自觉行为。要规范推进碳汇林业。由于林业碳汇及碳贸易的规则比较复杂,应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林业碳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碳汇林业、碳补偿的了解和造林固碳意识,促进企业、个人积极参与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使碳汇林业向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林业 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b)-0132-01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对于森林产业来说,一直以“大资源、小产出”的局面长期存在,在其自身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为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发现其附加价值,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新思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估计,全球植被固碳总量约为4660亿吨碳(1吨碳相当于3.67吨二氧化碳),1米深范围内的土壤含碳量为20110亿吨碳,两者合计近25000亿吨碳。而大气中现有碳含量约为7600亿吨碳,约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总量的30%。在各类植被类型中,森林的储碳量约占整个植被总储碳量的4/5。因此,森林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固碳方式。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参与和应对低碳经济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林业可以提供新兴绿色能源。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后可以持续利用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绿色能源。森林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实提炼生物柴油,或者用植物纤维来发电供暖。在石化、煤炭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发展林业可以助推经济协调效应。在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林业减缓措施时,不仅能够以较低成本达到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目的,而且这些减缓措施本身能与适应气候变化、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带来诸如增加就业、收入、保护生物、流域保护、可再生能源和减贫等多种效益。比如农林间作在增加碳汇、生产木材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农作物对干热天气的不良影响,促进农作物增产;防护林在积累碳汇的同时,又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此外,林业领域的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还有助于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达成共识。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林业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而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途径之一。要完善碳汇者营造林补偿机制。国际碳市场的兴起,使得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成为可能。大连、北京、温州等地设立了绿色碳基金专项,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和发动企业、组织、团体、个人捐资进行筹措,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但根本方法还是要利用碳汇林业的概念,在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估的基础上,增加补偿标准,提高碳汇者的营林、管林积极性,从而增加森林碳汇,提升碳汇功能。应建立碳源者购买森林碳汇机制。森林碳汇是公益事业,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要以森林碳汇为调节杆杠,按照“多排碳源、多买碳汇,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促使碳源者在履行碳汇职责的同时,千方百计抓节能减排。在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产权、交易、价格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供求的引导作用,建立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将碳源者对森林碳汇行为由自愿行为转为制度约束下的自觉行为。要规范推进碳汇林业。由于林业碳汇及碳贸易的规则比较复杂,应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林业碳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碳汇林业、碳补偿的了解和造林固碳意识,促进企业、个人积极参与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使碳汇林业向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