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事是众所周知的。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研究时,曾与刘半农联系,传递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消息,由刘半农托台静农写信探询鲁迅意见。9月25日,鲁迅致台静农信中明确拒绝,信中有云:“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此话有几分蹊跷,说自己不配也就罢了,还要拉上梁启超来垫背,“自然不配”即更不在话下之意。可以推想,台静农信中肯定提到了梁启超,否则鲁迅的话就成了空穴来风。没查到台静农的信,倒发现周作人有篇文章可从侧面释疑,1927年刊于《语丝》一百三十六期署名“山叔”的《诺贝尔奖金》一文,说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事。
起首就是消息报道:“听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告诉人,前淞沪督办丁文江正为中国‘著作家’梁启超竭力运动诺贝尔奖金云。”台静农信中所云,恐怕也就是如此,这才有鲁迅“自然不配”之说。何以梁启超“自然不配”?鲁迅没说,也许以为其理甚明,无须解释。有意思的是,周作人的文章中倒连讥带讽地说了。该文从头到尾尽为调侃奚落之语,剥去游戏之辞,真正的理由在这里:“洋人之暗于东亚文艺与中国的艺文人士之缺少自知之明,为周知的事实,因此愚对于这个荣誉问题不能不略有怀疑。我所不能解定者即梁君到底是否一个文学家?夫梁君著作之富,与其‘笔锋常带情感’,海内无不承认,但吾人翻开《饮冰室全集》,虽处处可以看到带情感的笔锋,却似乎总难发现一篇文学作品,约略可以与竺震旦之歌诗戏曲相比拟。所以我纵亦希望梁君之能够运动到该奖金以为吾国民族争光,唯对于梁君是否一个文学家这个问题尚未能解决,故不能不抱一部分的悲观也。”周作人还加了条编者按:“本年文艺奖金顷闻已经给予义大利的Luigi Pirandello了。”意谓:得奖?别做梦了。
虽然周氏兄弟早已失和,此时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却惊人地一致,鲁迅所谓“自然不配”后面的理由,与周作人所说,想必不会差到哪里。“洋人之暗于东亚文艺与中国的艺文人士之缺少自知之明”与鲁迅“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的说法,正可说是遥相呼应。但周作人此文其实颇多破绽。提名一个非文学家去争文学奖似乎缺乏常识,谁料想该年度的奖恰恰颁给了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编者按传递的当然也是一条假消息,皮蓝德娄到1934年才获该奖),而柏格森早在1914年即已获该奖项的提名,只因一次世界大战导致诺贝尔奖十多年停止颁发,才迟至此时得到晚来的殊荣。二十多年后,又一位哲学家罗素在诺贝尔设奖五十周年之际荣获文学奖,尽管他本人曾戏言他该得的是和平奖,舆论对其获文学奖却绝无疑义,相反,他是众望所归。罗素得奖,除其他原因之外,还在于“他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令大众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文体家,这是他获奖的唯一文学的理由。梁启超当然不是罗素,不过就将思想普及于民众,唤起民众对文明进步的兴趣而言,绝对是一把好手,而他“笔锋常带情感”的文风,也足以称为一位文体家。说他的文体还不够“文学”则可,因他不是文学家就说他没有起码的资格,断语就下得过于斩截。
然而周作人的发难实有超乎文学的理由,锋芒所向,与其说是对准梁启超,不如说是对着所谓“正人君子”集团。“语丝派”是不会放过“现代评论派”可予攻击之处的。正因不是为文学而文学,所以该文虽短短六七百字,却牵连出诺贝尔奖之外诸多事体,说起来都曾是“语丝”与“正人君子”的过节。比如1924年泰戈尔访华,“正人君子”都很起劲,吹捧不遗余力,“语丝”这边因对其不抵抗主义的不满,当时就发出不同声音,这里周作人就拿了“竺震旦”说事儿。“竺震旦”可以说是个经典,事缘泰戈尔访华期间适逢六十四岁生日,北京“讲学社”为在京的泰戈尔举行隆重祝寿仪式。祝寿活动在天坛草坪召开,胡适主持,其中一个特别的节目,是梁启超献赠给泰戈尔一个中国名字。梁氏引经据典,说明这三个字的出处:“罗宾德罗纳特”有“太阳”、“雷”的含义,可引申为“如日之升”、“如雷之震”,所以中译时意译为“震旦”,又以古印度曾称中华为“震旦”,而中国人也称印度为“天竺”,故“按中国习惯姓名的称谓,前姓后名,那么若以国名为姓氏,以本名为名,泰戈尔先生的中国姓名不就是‘竺震旦’吗?”当然是宾主尽欢。这可以说是酬酢中文人的风雅,然在反对者那里,就近于肉麻。所以“语丝派”是当作笑柄的,鲁迅在《马上支日记之二》就拿这名字开过涮,周作人这里也翻出旧账,幽他一默,与鲁迅倒是默契。
文中提到梁氏的“笔锋常带情感”,也有揶揄之意。此系梁氏文体的特征,周作人即在未悬“平淡自然”为文章极境之前,对此也是不以为然的,以其浮夸空洞。他的言下之意,“情感”则有之,“文学”则非我所知。
既然“就事论事”之外,其意更在攻伐“现代评论派”,连累其他就是题中应有,文章指东打西,最后就奔奖金之外去了:“丁总办何为而不南下,乃尚栖迟于都门之下乎?金陵虎踞龙蟠之地,正在招贤纳俊,国家主义与研究系之徒,望门投止,悉可量才录用,淞沪之需总办之续办也久矣,不务其远大而奔走区区奖金,将何以慰吾民望治之心也乎?吁!”说的是丁文江,棒打的是所有“国家主义之徒”,梁启超、胡适,与当局合作者均在其列,显现的是鲜明的不合作立场,以及对胡适们从政趋向的不屑。
不论事里事外,梁启超“不配”是肯定的,那么鲁迅呢?文中一字未提,想想倒也有趣:鲁迅被酝酿提名的消息周作人不会不知道,若问鲁迅是否够格,周作人的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他就未置一辞。当然别人想提名是一事,去“运动”又是一事,但深究起来,丁文江们的“运动”也未必就查有实据。说到底,当时的周作人跟鲁迅还在一条战壕里,以后他身上的“流氓鬼”淡出,“绅士鬼”显身,该文未收入自编文集,也是意料中事。
起首就是消息报道:“听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告诉人,前淞沪督办丁文江正为中国‘著作家’梁启超竭力运动诺贝尔奖金云。”台静农信中所云,恐怕也就是如此,这才有鲁迅“自然不配”之说。何以梁启超“自然不配”?鲁迅没说,也许以为其理甚明,无须解释。有意思的是,周作人的文章中倒连讥带讽地说了。该文从头到尾尽为调侃奚落之语,剥去游戏之辞,真正的理由在这里:“洋人之暗于东亚文艺与中国的艺文人士之缺少自知之明,为周知的事实,因此愚对于这个荣誉问题不能不略有怀疑。我所不能解定者即梁君到底是否一个文学家?夫梁君著作之富,与其‘笔锋常带情感’,海内无不承认,但吾人翻开《饮冰室全集》,虽处处可以看到带情感的笔锋,却似乎总难发现一篇文学作品,约略可以与竺震旦之歌诗戏曲相比拟。所以我纵亦希望梁君之能够运动到该奖金以为吾国民族争光,唯对于梁君是否一个文学家这个问题尚未能解决,故不能不抱一部分的悲观也。”周作人还加了条编者按:“本年文艺奖金顷闻已经给予义大利的Luigi Pirandello了。”意谓:得奖?别做梦了。
虽然周氏兄弟早已失和,此时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却惊人地一致,鲁迅所谓“自然不配”后面的理由,与周作人所说,想必不会差到哪里。“洋人之暗于东亚文艺与中国的艺文人士之缺少自知之明”与鲁迅“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的说法,正可说是遥相呼应。但周作人此文其实颇多破绽。提名一个非文学家去争文学奖似乎缺乏常识,谁料想该年度的奖恰恰颁给了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编者按传递的当然也是一条假消息,皮蓝德娄到1934年才获该奖),而柏格森早在1914年即已获该奖项的提名,只因一次世界大战导致诺贝尔奖十多年停止颁发,才迟至此时得到晚来的殊荣。二十多年后,又一位哲学家罗素在诺贝尔设奖五十周年之际荣获文学奖,尽管他本人曾戏言他该得的是和平奖,舆论对其获文学奖却绝无疑义,相反,他是众望所归。罗素得奖,除其他原因之外,还在于“他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令大众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文体家,这是他获奖的唯一文学的理由。梁启超当然不是罗素,不过就将思想普及于民众,唤起民众对文明进步的兴趣而言,绝对是一把好手,而他“笔锋常带情感”的文风,也足以称为一位文体家。说他的文体还不够“文学”则可,因他不是文学家就说他没有起码的资格,断语就下得过于斩截。
然而周作人的发难实有超乎文学的理由,锋芒所向,与其说是对准梁启超,不如说是对着所谓“正人君子”集团。“语丝派”是不会放过“现代评论派”可予攻击之处的。正因不是为文学而文学,所以该文虽短短六七百字,却牵连出诺贝尔奖之外诸多事体,说起来都曾是“语丝”与“正人君子”的过节。比如1924年泰戈尔访华,“正人君子”都很起劲,吹捧不遗余力,“语丝”这边因对其不抵抗主义的不满,当时就发出不同声音,这里周作人就拿了“竺震旦”说事儿。“竺震旦”可以说是个经典,事缘泰戈尔访华期间适逢六十四岁生日,北京“讲学社”为在京的泰戈尔举行隆重祝寿仪式。祝寿活动在天坛草坪召开,胡适主持,其中一个特别的节目,是梁启超献赠给泰戈尔一个中国名字。梁氏引经据典,说明这三个字的出处:“罗宾德罗纳特”有“太阳”、“雷”的含义,可引申为“如日之升”、“如雷之震”,所以中译时意译为“震旦”,又以古印度曾称中华为“震旦”,而中国人也称印度为“天竺”,故“按中国习惯姓名的称谓,前姓后名,那么若以国名为姓氏,以本名为名,泰戈尔先生的中国姓名不就是‘竺震旦’吗?”当然是宾主尽欢。这可以说是酬酢中文人的风雅,然在反对者那里,就近于肉麻。所以“语丝派”是当作笑柄的,鲁迅在《马上支日记之二》就拿这名字开过涮,周作人这里也翻出旧账,幽他一默,与鲁迅倒是默契。
文中提到梁氏的“笔锋常带情感”,也有揶揄之意。此系梁氏文体的特征,周作人即在未悬“平淡自然”为文章极境之前,对此也是不以为然的,以其浮夸空洞。他的言下之意,“情感”则有之,“文学”则非我所知。
既然“就事论事”之外,其意更在攻伐“现代评论派”,连累其他就是题中应有,文章指东打西,最后就奔奖金之外去了:“丁总办何为而不南下,乃尚栖迟于都门之下乎?金陵虎踞龙蟠之地,正在招贤纳俊,国家主义与研究系之徒,望门投止,悉可量才录用,淞沪之需总办之续办也久矣,不务其远大而奔走区区奖金,将何以慰吾民望治之心也乎?吁!”说的是丁文江,棒打的是所有“国家主义之徒”,梁启超、胡适,与当局合作者均在其列,显现的是鲜明的不合作立场,以及对胡适们从政趋向的不屑。
不论事里事外,梁启超“不配”是肯定的,那么鲁迅呢?文中一字未提,想想倒也有趣:鲁迅被酝酿提名的消息周作人不会不知道,若问鲁迅是否够格,周作人的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他就未置一辞。当然别人想提名是一事,去“运动”又是一事,但深究起来,丁文江们的“运动”也未必就查有实据。说到底,当时的周作人跟鲁迅还在一条战壕里,以后他身上的“流氓鬼”淡出,“绅士鬼”显身,该文未收入自编文集,也是意料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