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学生,其次才是音乐,学生比音乐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一、给学生一点自主活动的时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他自己的世界中才能尽情发挥。教师更有责任给学生营造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自由空间,音乐课应该是更能体现这一点。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放开学生的手脚,给学生一点自主活动的时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之前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能模仿一下这些民族的舞蹈动作吗?于是,学生不知不觉地动了起来。再问:你想跟着音乐试一次吗?于是,学生们都动了起来。尽管动作并不完美形态各异,但我却没有给学生具体指导,而是让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学生不仅体会了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又学会了歌曲,何乐而不为呢?
二、不要轻易说“不”
音乐跟语文、数学不同,它有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因此,我倡导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思维圈子,在音乐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当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要求不相吻合时,千万不要轻易说:“你错了”,而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尤其是特别内向不善于表现的孩子,更应该鼓励为先。如教学《龟兔赛跑》一课时,在听完了整首乐曲后,我提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回答:应该向乌龟学习。可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李凯说应该向小白兔学习。我听了非常生气,当即就想狠狠的批评他一顿。可一想,可能他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换了一种口气问他:你为什么说向小兔子学习?他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就对他说:你回去以后帮老师找一找,小兔子有没有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至少找出一点好吗?在第二天上课时,我问他你找到了吗?他自信的站起来说:在比赛完以后小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大家承认了错误,并改正了错误,我认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当听完他的回答后我恍然大悟,是呀,小兔子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我庆幸当时没有批评他,给孩子们一次机会,他们真的会给你一份惊喜!
三、微笑和鼓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接触最多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给低年级上课时,要学生做律动、表演,学生不是积极活动,而是扭扭捏捏不敢动。原本可爱活泼的孩子为何在课堂上那么拘束,一脸呆板呢?经过认真反思,原来是我在上课时总板着脸,不准学生乱说乱动,造成了学生思路窄,养成了爱听教师讲自己不敢动的不良习惯,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性的发展。知道了这一点,我带着微笑进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相同的要求下,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勇于举手,大胆发言,目光中处处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问:你们知道冬天到了,会有什么好玩的事吗?学生们众说纷纭,答案迥然不同。其中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说:老师,我看见小雪花是这样落下来的。那天真可爱的样子,真使我忍俊不禁,微笑有如此的魅力。
四、让学生“动”起来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以严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新课程要求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强大的,是教师无法预见的,要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把学生从单纯模仿的角色中转变出来,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感受、去把握、去创造一些联想的形象来表达。例如:《小雨沙沙沙》中第三段“鱼儿乐得摇尾巴”的律动,从文字上易理解,且容易做,简单来说就是小手在身后晃一晃,动作简单易做。但从培养素质能力着眼,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做,由于个人能力有差异,个性有不同,他们摇的形态各不相同。于是,我启发学生对“游”的想象,想象自己是一条快乐的小鱼,游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别的不作任何限制。由于没有固定“摇”的模式,孩子们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有的扭动着自己的小屁股;有的两只小手在身前摆动;有的小手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左右摆动等等。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音乐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个性和能力。
(作者单位:25505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一、给学生一点自主活动的时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他自己的世界中才能尽情发挥。教师更有责任给学生营造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自由空间,音乐课应该是更能体现这一点。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放开学生的手脚,给学生一点自主活动的时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之前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能模仿一下这些民族的舞蹈动作吗?于是,学生不知不觉地动了起来。再问:你想跟着音乐试一次吗?于是,学生们都动了起来。尽管动作并不完美形态各异,但我却没有给学生具体指导,而是让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学生不仅体会了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又学会了歌曲,何乐而不为呢?
二、不要轻易说“不”
音乐跟语文、数学不同,它有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因此,我倡导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思维圈子,在音乐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当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要求不相吻合时,千万不要轻易说:“你错了”,而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尤其是特别内向不善于表现的孩子,更应该鼓励为先。如教学《龟兔赛跑》一课时,在听完了整首乐曲后,我提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回答:应该向乌龟学习。可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李凯说应该向小白兔学习。我听了非常生气,当即就想狠狠的批评他一顿。可一想,可能他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换了一种口气问他:你为什么说向小兔子学习?他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就对他说:你回去以后帮老师找一找,小兔子有没有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至少找出一点好吗?在第二天上课时,我问他你找到了吗?他自信的站起来说:在比赛完以后小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大家承认了错误,并改正了错误,我认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当听完他的回答后我恍然大悟,是呀,小兔子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我庆幸当时没有批评他,给孩子们一次机会,他们真的会给你一份惊喜!
三、微笑和鼓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接触最多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给低年级上课时,要学生做律动、表演,学生不是积极活动,而是扭扭捏捏不敢动。原本可爱活泼的孩子为何在课堂上那么拘束,一脸呆板呢?经过认真反思,原来是我在上课时总板着脸,不准学生乱说乱动,造成了学生思路窄,养成了爱听教师讲自己不敢动的不良习惯,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性的发展。知道了这一点,我带着微笑进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相同的要求下,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勇于举手,大胆发言,目光中处处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问:你们知道冬天到了,会有什么好玩的事吗?学生们众说纷纭,答案迥然不同。其中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说:老师,我看见小雪花是这样落下来的。那天真可爱的样子,真使我忍俊不禁,微笑有如此的魅力。
四、让学生“动”起来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以严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新课程要求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强大的,是教师无法预见的,要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把学生从单纯模仿的角色中转变出来,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感受、去把握、去创造一些联想的形象来表达。例如:《小雨沙沙沙》中第三段“鱼儿乐得摇尾巴”的律动,从文字上易理解,且容易做,简单来说就是小手在身后晃一晃,动作简单易做。但从培养素质能力着眼,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做,由于个人能力有差异,个性有不同,他们摇的形态各不相同。于是,我启发学生对“游”的想象,想象自己是一条快乐的小鱼,游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别的不作任何限制。由于没有固定“摇”的模式,孩子们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有的扭动着自己的小屁股;有的两只小手在身前摆动;有的小手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左右摆动等等。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音乐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个性和能力。
(作者单位:25505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