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语文这一主要学科“主”在哪里:是学时的多少?不是;是分值的高低?也不是。語文这一主要学科“主”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就要达到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语”的境界——培养思维、“文”的境界——传承文化、“人”的境界——塑造完人。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掌握日常的、必要的语言知识。因此,汉语拼音、生字生词、句式句段、文章结构等,都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巩固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就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生字生词、句式句段、文章结构等知识;而要实现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知识这一教学目标,认读拼音、抄写生字词、仿写句子、划分文章结构等,是最“有效”的方式,因而,“读拼音5遍”“每个生字抄写10个”“仿写课文句子”“划分课文的自然段”,是学生最熟悉的作业。
然而,如此机械的方式,就真的能够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吗?语言知识的背后是语言的逻辑思维,因此,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遵循教学的规律,也必须要遵循学生语言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机械的教学方式、重复的作业形式必然是违背了教学的规律,而对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更是违背了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语言逻辑思维的培养,不能简单地用语言知识的“灌输”来代替,而要在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以此让学生将零散的语言知识构建成立体的语言知识结构,用语言知识结构支撑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语言逻辑思维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以语言逻辑思维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形成更加立体、多元的知识结构。
语言是文化的水库。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基础教育阶段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自信的树立,需要建立在学生对历史材料、文章内容、作者生平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可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机械介绍作者的所处朝代、平面罗列作者的优秀作品、简单陈述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层面上,没有对文章所折射出来的历史进行深入解读,用教学的知识性取代文章的历史感,造成了“人与历史的断裂”:作者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空断裂,仅存在于文章的时空之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历史时空断裂,仅存在于知识的时空之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要将学生的意识、思想带进历史的洪流中,就要连接人与历史: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介绍、文章的解读,连接学生与历史,通过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连接历史与当下,以此营造宏大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与作者、历史、当下共情共感,让学生体认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西文化交融教学,向学生介绍先进的、优秀的西方文化,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不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自然人,而是不满足现状的、不断寻找意义的人,是完整的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要培养学生“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但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功利思维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开始“变味”:没有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只剩下对考试分数的追求;没有了对积极人生的向往,只剩下对名牌学府的憧憬;没有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剩下利害的比较、得失的计算。语文教学的场域里,人的尊严、人的意义、人的本质都消失了,人消亡了。
语文教学要培养完整的人,就要把人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让语文与学生形成“关系”,让每一个词语、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都折射出人的影子;就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通过阅读,游历中华大地的江河湖海,饱览浩瀚宇宙的日月星辰,品味文字背后的喜怒哀乐,感悟人生在世的悲欢离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主动地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思考自身的学习,自觉地站在人类进步的高度思考自身的实践;就要激发学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向往、对美的崇尚,让学生体会和探索自然的珍贵、社会的丰富、自身的可能。
思维的培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掌握日常的、必要的语言知识。因此,汉语拼音、生字生词、句式句段、文章结构等,都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巩固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就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生字生词、句式句段、文章结构等知识;而要实现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知识这一教学目标,认读拼音、抄写生字词、仿写句子、划分文章结构等,是最“有效”的方式,因而,“读拼音5遍”“每个生字抄写10个”“仿写课文句子”“划分课文的自然段”,是学生最熟悉的作业。
然而,如此机械的方式,就真的能够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吗?语言知识的背后是语言的逻辑思维,因此,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遵循教学的规律,也必须要遵循学生语言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机械的教学方式、重复的作业形式必然是违背了教学的规律,而对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更是违背了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语言逻辑思维的培养,不能简单地用语言知识的“灌输”来代替,而要在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以此让学生将零散的语言知识构建成立体的语言知识结构,用语言知识结构支撑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语言逻辑思维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以语言逻辑思维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形成更加立体、多元的知识结构。
文化的传承
语言是文化的水库。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基础教育阶段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自信的树立,需要建立在学生对历史材料、文章内容、作者生平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可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机械介绍作者的所处朝代、平面罗列作者的优秀作品、简单陈述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层面上,没有对文章所折射出来的历史进行深入解读,用教学的知识性取代文章的历史感,造成了“人与历史的断裂”:作者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空断裂,仅存在于文章的时空之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历史时空断裂,仅存在于知识的时空之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要将学生的意识、思想带进历史的洪流中,就要连接人与历史: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介绍、文章的解读,连接学生与历史,通过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连接历史与当下,以此营造宏大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与作者、历史、当下共情共感,让学生体认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西文化交融教学,向学生介绍先进的、优秀的西方文化,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完人的塑造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不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自然人,而是不满足现状的、不断寻找意义的人,是完整的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要培养学生“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但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功利思维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开始“变味”:没有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只剩下对考试分数的追求;没有了对积极人生的向往,只剩下对名牌学府的憧憬;没有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剩下利害的比较、得失的计算。语文教学的场域里,人的尊严、人的意义、人的本质都消失了,人消亡了。
语文教学要培养完整的人,就要把人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让语文与学生形成“关系”,让每一个词语、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都折射出人的影子;就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通过阅读,游历中华大地的江河湖海,饱览浩瀚宇宙的日月星辰,品味文字背后的喜怒哀乐,感悟人生在世的悲欢离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主动地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思考自身的学习,自觉地站在人类进步的高度思考自身的实践;就要激发学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向往、对美的崇尚,让学生体会和探索自然的珍贵、社会的丰富、自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