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几乎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都采用先“词句串讲”后“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词句串讲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但事实上,这种看似切实、有效的“串讲加分析”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却被异化成了令学生头痛的紧箍咒。中学生往往谈文言文色变,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认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无用武之地,文言文成为了教学的一大难题。大道理讲了不少,可就是没多大的成效,因为仅凭道理是不能说服他们的,他们缺乏的是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学生学好文言文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进而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一、从“字词串讲”到“自读质疑”
文言文教学在教师“字字落实”的串讲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兴趣索然,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教学策略,先给足学生自读的时间,让学生对照注解自行疏通字词,然后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学习《陈涉世家》第一段,原来的教法是先把重要的字词一一进行串讲,文言文学习等同于字词含义的记忆学习。其实,这些东西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学生需要的是对他们自行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帮助。如,学习这段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佣者笑而应曰”中“而”是表示修饰还是表示承接?“若为佣耕”中的“为”是表示判断还是被动?这两个问题学生不提出来,老师还真想不到。让学生质疑,学生就必须自行解决字词,只有弄清字词才可能提出疑问,而且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学生质疑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质疑的习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自己在动手动脑,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比教师的字词句段串讲要高涨很多。
二、从“遥远文化”到“与现实相关”
现在学生的眼光很开阔,他们接触的信息量也相当大,教学《公输》这一课时正值中东地区形势混乱,课下学生对此十分关注。于是,教师开始积极搜集材料图片,找好现代战争与墨子思想的切入点,以图拉近文言文学习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这样导入:“战争是文明的挫败,战争是人类的灾难。战争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又使多少家园变成废墟。假如你是一名外交家,面对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战争,你能扶大厦于将倾,消战争于萌芽之中吗?”学生大多摇头或者微笑表示不能,“但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墨子,却能够以自己的大智大勇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今天我们学习《公输》。”接着再提出问题:墨子经历了几次针锋相对的斗争?又是依靠什么取胜的?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课下注释去了解文章的大意。再联系中国的历史和现在,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并萌生出为国之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掌握具体的字词注释,让学生去分析人物形象,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很好。
三、注重课文拓展,丰富想象
新课标鲜明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增加他们学习的 热情。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陈大丘与友期》时,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社会,谈谈自己对于诚信的理解;教学《石壕吏》以后,要求学生自编自演,将诗歌排演成戏剧;教学《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类的诗歌时,要求学生根据诗意,进行想象并绘画在纸上,比比看谁画得最好,最能体现诗意;教学《论语十则》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学习经验,谈谈阅读体会;在教学《小石潭记》和《三峡》时,带领学生将两篇课文作对比阅读,比较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情感表达的异同;等等。教材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一,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自由的运用,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
一、从“字词串讲”到“自读质疑”
文言文教学在教师“字字落实”的串讲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兴趣索然,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教学策略,先给足学生自读的时间,让学生对照注解自行疏通字词,然后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学习《陈涉世家》第一段,原来的教法是先把重要的字词一一进行串讲,文言文学习等同于字词含义的记忆学习。其实,这些东西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学生需要的是对他们自行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帮助。如,学习这段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佣者笑而应曰”中“而”是表示修饰还是表示承接?“若为佣耕”中的“为”是表示判断还是被动?这两个问题学生不提出来,老师还真想不到。让学生质疑,学生就必须自行解决字词,只有弄清字词才可能提出疑问,而且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学生质疑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质疑的习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自己在动手动脑,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比教师的字词句段串讲要高涨很多。
二、从“遥远文化”到“与现实相关”
现在学生的眼光很开阔,他们接触的信息量也相当大,教学《公输》这一课时正值中东地区形势混乱,课下学生对此十分关注。于是,教师开始积极搜集材料图片,找好现代战争与墨子思想的切入点,以图拉近文言文学习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这样导入:“战争是文明的挫败,战争是人类的灾难。战争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又使多少家园变成废墟。假如你是一名外交家,面对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战争,你能扶大厦于将倾,消战争于萌芽之中吗?”学生大多摇头或者微笑表示不能,“但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墨子,却能够以自己的大智大勇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今天我们学习《公输》。”接着再提出问题:墨子经历了几次针锋相对的斗争?又是依靠什么取胜的?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课下注释去了解文章的大意。再联系中国的历史和现在,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并萌生出为国之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掌握具体的字词注释,让学生去分析人物形象,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很好。
三、注重课文拓展,丰富想象
新课标鲜明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增加他们学习的 热情。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陈大丘与友期》时,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社会,谈谈自己对于诚信的理解;教学《石壕吏》以后,要求学生自编自演,将诗歌排演成戏剧;教学《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类的诗歌时,要求学生根据诗意,进行想象并绘画在纸上,比比看谁画得最好,最能体现诗意;教学《论语十则》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学习经验,谈谈阅读体会;在教学《小石潭记》和《三峡》时,带领学生将两篇课文作对比阅读,比较文章写作方法的异同、情感表达的异同;等等。教材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一,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自由的运用,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