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苦难困境中所作,文中一个“闲”字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因而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八年级学生对于文言文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简单地阅读文言文。结合这一实际,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闲”趣,理解作者身处逆境而乐观豁达的情感,感受作者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
2.导语: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水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描写表达出不一样的心境)
3.预习检测。(导学案)
(1)学生简介作品背景。(PPT适时呈现)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只看到夜晚游历的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良好习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PPT适时呈现参考答案)
①欣然起行( ) ②水中藻荇交横( )
③如吾两人者耳( ) ④月色入户( )
二、走进文本,理解内容
1.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PPT提示)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读准字音,所以设计了几种形式的朗读,以便同学们解决朗读中的问题。第二步,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古文的味道)
(2)小组代表朗读。(师生点评)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导学案)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自主译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组内交流。(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1)解释词义。
①遂至承天寺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怀民亦未寝
⑤盖竹柏影也 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句子。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计意图:疏通文意,以便更好地掌握朗读节奏,把握阅读情感,为下面的品读铺垫)
3.三读课文,质疑品悟。(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解决,教师有针对性地鼓励评价,PPT适时呈现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如将“如”“盖……也”去掉,句子的意思有没有什么改变?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四读课文,情感升华。(深入探究——PPT适时呈现参考答案)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设计意图:紧扣“闲”字,用一个关键字撬动整篇的阅读,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重要语段进行诵读指导,内化赏析感受;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深体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三、美文回味,展示风采
活动:朗诵竞赛,各组选派代表朗诵全文,然后进行评比。
评比要求: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朗读。
课外作业: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你有过独自在月下徘徊的经历吗?你又想起了什么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笔。(课外)
四、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字。然而这区区84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
本节课设计旨在以“读”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了解苏轼的坎坷经历,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品读领悟“景语”中的“情语”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各抒己见中升华认识,在知识的积淀和积极的思维中,接受高尚人格的影响。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有不少方面值得自己继续发扬。
(1)教者层面:①课堂引入需巧妙。本课是苏轼写月抒怀的名篇,他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写月的名篇,两者都抒发了逆境中的乐观豁达的情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由学生熟悉的名词导入,便于学生把握理解苏轼的特殊心境。②课堂设计需简明连贯。本课以“乐”扣“闲”一线贯穿,又环环相扣。对“闲”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③目标要明确,层次要清楚,要注重教学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④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反思。
(2)学生层面:①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学生参与活动的面达百分之九十以上。②合作度。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每个小组六个成员都积极合作讨论。③兴趣度。学生对课堂活动很感兴趣,争相抢答。④开放度。具有较为开放的探究和创造空间。⑤掌握度。这节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方面没有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1)课堂容量太满,有的知识点学生没有好好吃透。特别是在美景的欣赏上,对写景这一句引导分析不够细致。这句写景为何如此之美?这不仅是比喻修辞的运用,还有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而我只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比喻的妙处,而忽视了其他。(2)设计问题的梯度不够,如果有难题需要学生解答,应该先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层层推进。如在学生思考“怎样理解文中的‘闲’”时,看到学生一下想不出来,我应该由浅入深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逐层思考,水到渠成。(3)知识的上下联系不够,这个知识点原先在哪里出现过,要引导学生联系。
当然,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但我希望自己切记: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选择价值点、兴趣点深入挖掘,方能成就精彩课堂。
(淮安市涟水县大东中学)
八年级学生对于文言文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简单地阅读文言文。结合这一实际,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闲”趣,理解作者身处逆境而乐观豁达的情感,感受作者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
2.导语: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水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描写表达出不一样的心境)
3.预习检测。(导学案)
(1)学生简介作品背景。(PPT适时呈现)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只看到夜晚游历的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良好习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PPT适时呈现参考答案)
①欣然起行( ) ②水中藻荇交横( )
③如吾两人者耳( ) ④月色入户( )
二、走进文本,理解内容
1.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PPT提示)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读准字音,所以设计了几种形式的朗读,以便同学们解决朗读中的问题。第二步,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古文的味道)
(2)小组代表朗读。(师生点评)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导学案)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自主译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组内交流。(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1)解释词义。
①遂至承天寺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怀民亦未寝
⑤盖竹柏影也 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句子。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计意图:疏通文意,以便更好地掌握朗读节奏,把握阅读情感,为下面的品读铺垫)
3.三读课文,质疑品悟。(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解决,教师有针对性地鼓励评价,PPT适时呈现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如将“如”“盖……也”去掉,句子的意思有没有什么改变?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四读课文,情感升华。(深入探究——PPT适时呈现参考答案)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设计意图:紧扣“闲”字,用一个关键字撬动整篇的阅读,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重要语段进行诵读指导,内化赏析感受;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深体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三、美文回味,展示风采
活动:朗诵竞赛,各组选派代表朗诵全文,然后进行评比。
评比要求: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朗读。
课外作业: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你有过独自在月下徘徊的经历吗?你又想起了什么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笔。(课外)
四、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字。然而这区区84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
本节课设计旨在以“读”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了解苏轼的坎坷经历,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品读领悟“景语”中的“情语”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各抒己见中升华认识,在知识的积淀和积极的思维中,接受高尚人格的影响。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有不少方面值得自己继续发扬。
(1)教者层面:①课堂引入需巧妙。本课是苏轼写月抒怀的名篇,他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写月的名篇,两者都抒发了逆境中的乐观豁达的情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由学生熟悉的名词导入,便于学生把握理解苏轼的特殊心境。②课堂设计需简明连贯。本课以“乐”扣“闲”一线贯穿,又环环相扣。对“闲”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③目标要明确,层次要清楚,要注重教学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④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反思。
(2)学生层面:①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学生参与活动的面达百分之九十以上。②合作度。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每个小组六个成员都积极合作讨论。③兴趣度。学生对课堂活动很感兴趣,争相抢答。④开放度。具有较为开放的探究和创造空间。⑤掌握度。这节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方面没有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1)课堂容量太满,有的知识点学生没有好好吃透。特别是在美景的欣赏上,对写景这一句引导分析不够细致。这句写景为何如此之美?这不仅是比喻修辞的运用,还有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而我只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比喻的妙处,而忽视了其他。(2)设计问题的梯度不够,如果有难题需要学生解答,应该先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层层推进。如在学生思考“怎样理解文中的‘闲’”时,看到学生一下想不出来,我应该由浅入深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逐层思考,水到渠成。(3)知识的上下联系不够,这个知识点原先在哪里出现过,要引导学生联系。
当然,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但我希望自己切记: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选择价值点、兴趣点深入挖掘,方能成就精彩课堂。
(淮安市涟水县大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