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性的丧失与文化认同的重塑——以黄南州河南县蒙古族为样本

来源 :青藏高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影响是难以避免的,文化涵化和民族同化则是其影响结果之一;在一般情况下,被同化的对象往往是弱势群体。即使一个民族对本族群历史的记忆能保持得相当完好,且经得起时间考验,但当其长久地被强势文化所包围时,终究无法阻挡文化符号的淡化之势。文化符号逐渐淡去,民族特征逐渐混同,必然引起非我态势的加剧,文化认同的偏离。因此,涵化与反涵化、同化与反同化之争,常常以文化重塑、民族认同重构的方式进行。这种看上去逆潮流而行的文化重构活动,与特定民族的群体心理和自我意识,以及所处环境和社会态度不无关系。
其他文献
"2001/2002秋冬中国服装流行趋势"系列发布活动于2001年3月30日、31日在北京饭店举行,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主办,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协办,雅戈尔
期刊
课堂发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师生互动模式。如何有效地处理问题,促成学生言语思想才能的展开,是小学英语老师思索和钻研的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什么是有效提问
目的:用普适性健康问卷SF-36量表测量长沙市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考核SF-36表的信度、效度,分析比较不同老年人群各领域得分: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602名在长沙市居住1年以上60
<正> 中医理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近些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试图引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首先观察和剖析中医文化的本质,然后探讨其理论内核的深层,庶几求得一个比较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