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wh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人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特殊记者”。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15年11月生于上海,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日烈,尤以日本侵略者为最,北平学生以各种形式走出校门深入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朱启平也积极参加了这些活动,曾和同学一起在1935年春访问包头,深入西公旗等地走访。
  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二·九运动”爆发,运动中的燕京大学“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抗日救亡大游行中,燕京、清华等城外学生队伍在西直门与军警发生冲突,朱启平是燕京大学游行队伍的领队之一。面对城墙上下荷枪实弹的军警,他振臂高呼:“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日本侵略者滚出中国去!”队伍被军警打散,朱启平只身拾起被打落街心的大旗,飞快地冲出了军警的封锁线。他还作为北平学生的代表,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①
  由于医学预科功课繁重,又要忙于参加学生运动,为了多争取些课余时间,朱启平改读了新闻。“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朱辍学南下,后转到复旦大学。之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两年。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先任夜班编辑,不久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一年后返回重庆任外勤记者。
  
  烽火新闻路
  
  抗战烽火中朱启平耳闻目睹了敌人的残暴和同胞的苦难,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1939年5月3日、4日两天,日寇对重庆大轰炸,朱启平亲眼看到轰炸过后的惨状。轰炸过后重庆各报损失惨重,不得不停刊改出联合版,由《时事新报》编印,各报轮流派人编报。朱启平也参加了这一工作,第一晚就轮到他在小楼上编稿,就在楼下的院子里,工兵正在挖一枚入土而没有爆炸的炸弹。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要说心神安泰那是假的,但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我们连承担这一点风险也不行吗?”“谁也没有把握炸弹一定不炸,然而编辑、排字等员工,个个都认真工作。敌机的残暴,不能使重庆无报!”
  
  到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朱启平一直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1944年盟军开始反攻,他向报社领导胡政之建议:应派记者于世界各大战区,亲临其境,向中国人民报道反法西斯战争实况,以鼓舞广大群众的抗战决心。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胡政之同意了他的要求。②
  战争是惨烈的,战地记者不是战士,却承担着和战士同样甚至更大的危险。
  1945年3月,他从重庆乘美军用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经印度加尔各答、澳洲达尔文,4月5日到达关岛,随太平洋舰队进入战区采访。4月20日当美军登陆歼灭日军时,他从关岛飞到冲绳逗留两周采访新闻。一次乘吉普车去前线,一只脚刚下车,另一只脚还在车上时,一枚弹片飞来,正好击中他刚刚离开的座位,摸之犹烫。如果晚起一两秒钟,弹片正好直贯胸腹。战火弥漫,他想也不想,也不看第二眼,立刻下车。冲绳之战激烈时,他就住在机场旁的一顶帐篷里,夜间敌机来袭,只好贴卧在行军床旁的地上,听天由命。子弹在身边扫过,着地时泥土腾起,如同暴雨。当时根本无法构筑任何防御工事,只好挤进山脚下的石筑坟墓中暂避,听着石案上骨灰瓶的摇动声入眠。对于自己在战场出生入死的经历,在新闻中他很少提及,他的观点是:“到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读者要知道的是战况,不是个人的洋相”。
  在这期间他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等许多出色的战地通讯。他还曾跟随美国航空母舰“泰康提罗加”号出航一个月,与战士们同吃同住,目睹战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出击、返航、降落,以及年轻的战士们英勇献身的精神,撰写了长篇通讯《鹰扬大海》。这是当时唯一一篇中国记者采写的反映美国航空母舰的报道。
  读者在他的作品中仿佛呼吸到战场的空气,经历了炮火中流血牺牲的惨烈,目睹了盟军将士英勇奋战、力挫强敌的英雄气概。这些作品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激励了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歼灭法西斯,夺取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可贵者在于眼光
  
  从防守到反攻,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当获悉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的准备工作由麦克阿瑟司令部负责准备时,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朱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在场各国记者可谓高手云集,然而朱启平却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
  朱晚年病重时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落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因此成为永垂史册的经典。
  日本投降后,朱启平随美军第一批军舰登陆日本,在日本各地旅行、观察,交流采访,所见所闻使他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深刻的忧患意识。他在《日本投降是临时休战》一文中写道:“我们应当怎样呢?民主团结以求国内和平,全民奋发,建设工业国家!……人贵自助,国贵自立。我们不可忽视了!中国虽胜犹弱,而弱国永远遭人欺凌……中国虽然最后胜利了,成了四强之一,但是千万骄傲不得,松懈不得!旧耻尽除,气象更新,目前机会,千载难逢。”到今天重读此文,仍能体会到作者的赤子之心和睿智目光。
  老新闻人严秀谈到朱启平的新闻作品时说:“新闻而不要成为过眼云烟,我以为关键只在两个字:眼光。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似乎就在这两个字。”
  
  文字是第二位的
  
  抗战胜利后,朱启平奉派赴美国任驻美特派员兼驻联合国记者,其间写了《大户人家办喜事——共和党第24届代表大会》等不少精彩的美国通讯。1949年解放前夕,虽然他的两个弟弟均在台湾政界和商界身居要职,他却毅然偕妻子经香港回国迎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朱启平在国际新闻局参加创办每日《英文参考消息》。紧张的工作,微薄的收入,丝毫没有影响他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热情。1951年7月,他自愿报名参加赴朝慰问团,在战火中采访停战谈判。美军飞机多次袭击代表团驻地,大部分记者都撤离了,朱启平冒着生命危险一直在朝鲜坚持到了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最终签字的那一刻。④
  从朝鲜回国后,他任香港大公报驻京记者。1957年因对新闻业务问题提了几条意见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并被遣送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县,修大坝、烧炭、食马肉,经常看见抬出死人,真可谓“九死一生”。直到1960年经廖承志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及至“文化大革命”,他这“摘帽右派”又被揪斗……
  1978年,朱启平被调到香港《大公报》任编辑部副主任,次年右派问题得到平反改正。1979年他随中国代表团访问西欧四国,凭吊戴高乐墓,撰写了《伟大的平凡》一文,文笔优美,意义深远,一时为人们所传诵。20世纪8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沉渣泛起,作为亲历日本侵略和最后失败的历史见证人,他虽然年近古稀,仍不忘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以笔为枪,写作了《追忆日本签字投降前后》、《中日应当友好合作》、《烽火当年血海深仇》、《中日不再战?》等一系列作品,揭露真相,批驳谬论,教育后人。
  1990年朱启平夫妇移居美国,直到1993年逝世前,他仍时刻关心祖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晚年朱启平回顾自己新闻生涯,对年轻同业寄予殷切希望。他说:“作为记者,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万不得已时,可以不写,不能打诳。”“当记者,最要紧的,是尽心为读者提供最好、最真诚的服务,不说假话,不炫耀自己,始终不渝,要做到这一点极不容易,甚至要付出生命。一颗炽热的为读者服务的心是第一位的,文字水平,包括写特写,自然越高越好,但是是第二位的。”其中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人生境界,直到今天仍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崇高目标。
  
  注释:
  ①朱开宇:《缅怀父亲》,《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②③孙探微:《永远的怀念》,《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④张沛、祁晓冬:《朝鲜停战谈判中一个特殊的“中外记者团”》,《炎黄春秋》,1997(6),64页。
  另:所有朱启平作品内容和观点均引自《朱启平新闻通讯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如火如荼地在文苑竞相开放,一起构成了当时上海文坛最美的收获。张爱玲深得散文之真味,写个人悲欢,议人生感悟,叙朋友深情,皆能如实细写,字字传情。其散文风格华丽苍凉,语言运用十分精致和讲究,自成一体,被誉为“张爱玲句式”,深得后人景仰和效仿。  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张爱玲散文的语言艺术成就进行分析。    遣词造句的精雕
期刊
“软实力”(Soft power)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s·Nye)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和后盾,软实力则对硬实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曾经断言:“21世纪的发展无非是文化的发展。”  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期刊
中国新闻奖已举办17届。该奖项的获奖作品是众多新闻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人在新闻学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这些作品中获益甚多。我始终认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观照、研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给新闻人和新闻学人以诸多启发。于是,我在本院的部分硕士研究生中提出了上述动议,得到了他们的踊跃响应。六位同学有志于此,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研究、写作、推敲、磨炼,遂有了“六人谈”。现推介,以飨读者。  
期刊
在讨论广告在消费中的指导作用之前,我们有必要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做一些相应的分析。  “消费者行为”不同于“消费”,它具有更深厚的内容和特点。消费者行为是个人在评估、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形活动。  消费和消费者行为都是一个动态范畴,是过程。而消费者行为的“过程”的涵义比这要宽泛得多。如消费者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他的需要是怎样产生的?受到哪些
期刊
王振铎,河南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编辑出版学家,研究生导师,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科研所特約研究员,香港大学出版印务公司编审。  胡戈的网上影视片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春运帝国》,再到《乌龙山剿匪记》,接二连三地爆料给观众,网民热闹,媒体也热炒。到底是“恶搞”,还是创新呢?似乎谁也不敢否定“恶”的罪名。胡戈的作品是继国内央视开创的《大史
期刊
随着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通信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正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后的全新媒介形式,即“第五媒体”,这已得到共识。似乎有媒体的地方就伴有广告,手机作为媒体的性质一显露,人们就开始琢磨如何在手机上做广告。目前,已经有些厂家在手机广告上尝到了甜头。  SP广告指基于手机的媒介特性,以文字、图片、特殊图片(优惠券、二维码)、视频、电话号码、手机外呼等作为传播形式,以
期刊
“风格即人。”不同的导演有着不同的风格,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差异与特点。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导演的人生观、价值观,他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思考和态度,他的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的格调、品质与风格,成为导演思想与人格的体现。女导演杨阳的《牛玉琴的树》、《午夜有轨电车》、《牵手》等作品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她始终深切地关注现代中国
期刊
晚报和日报,读者对象不尽相同,所以办报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大河报》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张省级晚报,是《河南日报》的补充和延伸,所以对时事版确定了“大事不漏,要事不繁,突出国内,围绕经济,辅以服务性、实用性、可读性”的方针。围绕这个方针选好稿件,是时事编辑面临的第一要务。    大事不漏,要事不繁    自《大河报》创办以来,时事版正是遵循其办报宗旨,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真相,不断探索如
期刊
报纸新闻产品的内容,构成了核心竞争力;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舆论工作,坚持政治家辦报的原则,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强化新闻创新,形成舆论强势。针对新形势,焦作日报社推出了做大做强主业的若干举措,在打造舆论强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心:强调浓墨重彩突出    经济建设是新时期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新闻宣传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期刊
不久前,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惨剧。目前,凶手身份已经确定,其犯罪动机、性格特征、情感遭遇等信息正在陆续被披露,这一事件对美国政治或枪支管理的公共政策的讨论,也正逐步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发生之后,正当美国警方和绝大多数媒体均对凶手身份未作确定的时候,美国一家报纸却根据不实消息,指称凶手是一位中国留学生。根据目前披露的情况分析,这家报纸有可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