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不愿分床,不让爸妈离开自己卧室怎么办?宝宝爱粘着妈妈,不敢跟小朋友玩怎么办?还有,宝宝不愿自己吃饭,要爸妈喂怎么办?……是宝宝依赖性强吗?其实很多时候,是宝宝面临心理或生理的困难而无法独立完成,这时需要你出手相助。今天给大家介绍渐隐法,或许可以帮你解决这些头疼的问题呢!
心理学上把渐隐定义为: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换句通俗的话说:你对宝宝做出某种行为(给予刺激),宝宝能接受(作出反应),然后再减少行为(刺激变化),直到行为越来越少,最后消失,而宝宝还是和以前一样能接受(反应仍然存在)。整个过程中,你施予的行为越来越少,刺激在不断变化,不断弱化,而宝宝的反应一直未变。这里用的是慢慢退出原则,这种行为改变法称为“渐隐法”。
案例一
小明4岁半了,妈妈决定让小明分床睡,可小明哭闹着不肯,说“我要和妈妈一起睡”“我一个人睡害怕”。妈妈只好在小明床上躺下来哄他睡,小明怕妈妈离开,还是哭闹着要回到大床上和妈妈一起睡。最后分床失败。
宝宝从一出生就和父母睡在一起,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依恋的安全模式,如今要打破规则,他会不适应,比如害怕、恐惧、没安全感等。从合睡到独睡这个跨度于他而言太大了,如果降低这种跨度,就降低了适应难度,而渐隐法能协助宝宝跨过这个门槛。
操作阶段:
首先在小明的房间再支一张床作为备用。
①妈妈陪小明在他的小床上睡,直到天亮。
②妈妈在备用床上睡,睡到天亮(这是让妈妈在小明的视野范围内)。
③妈妈在备用床上睡,等小明睡着后离开。
④妈妈在自己的房间睡,小明在自己的房间睡。
解释与提示:
1.在①②阶段中,妈妈在小明房间睡到天亮,目的是让小明早上一睁开眼就看得到妈妈,知道妈妈和他一起睡了,完全满足了小明要和妈妈一起睡的心理需要;而③阶段中,小明早上醒来知道妈妈不在他床上,但因为睡前知道,所以满足了一起睡的部分心理需要,也不会太难受;而④阶段就完全分床睡了。从中可以看出,从①到④是逐渐过渡的,分床的不适感慢慢减少,容易让宝宝接受。
2.如果宝宝的房间小,无法放备用床,也可用沙发或长椅靠在宝宝床的旁边。总之,一开始要让宝宝觉得你和他还是在一起睡的。
3.每个阶段持续多长时间,根据宝宝的情况灵活掌握。
案例二
丽丽(3岁)的爸爸经常出差,妈妈常常一个人在家带她,陪她玩。每次妈妈带她在小区里玩时,看到小伙伴,丽丽就怕生、胆怯。
“那里好多小朋友在玩球呢,去跟小朋友玩吧。”妈妈劝导,丽丽却不动。见有小朋友跑过来,丽丽像受惊的小兔子直往妈妈身后躲,嚷着要回家。看到丽丽这样,妈妈快要愁死了。
由于妈妈长期陪着丽丽,生活圈子狭窄,致使丽丽接触的人少;她习惯了只有妈妈一人陪着玩的环境,进入人多的新环境就显得较为困难。但妈妈能帮助宝宝过渡一下,宝宝融入群体也并不是难事。
操作阶段:
妈妈在心理上要把自己想象成宝宝,把自己当成宝宝的同龄人。
①妈妈与丽丽一起走进小朋友中间和大家一起玩。
②当妈妈发现丽丽和小朋友玩得投入时,悄悄与他们拉开距离,并逐渐拉大,但要在丽丽的视线范围之内。
③发现并没有异样,且周围没有危险因素时,妈妈再找借口回家一会儿,比如上楼拿个东西就下来,过会儿再出现在丽丽的眼前。以后妈妈再逐步拉长离开的时间。
④当妈妈看到丽丽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事,但要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解释与提示:
1.①阶段中,妈妈要有一颗童心和玩心,把自己当成宝宝,融入宝宝们的玩耍中。当然,当大人出现时可能孩子们不习惯,此时,妈妈可以主动说话,或发起一个游戏,比如,“我们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这是我们带来的闪光球,咱们一起这样玩吧……”宝宝们往往会愉快地投入和跟随,因为小宝宝最容易被玩具和游戏所吸引,而忽略对方的身份。
2.前一阶段适应后再实施下一个阶段。如果宝宝不肯,那就返回上一阶段。因为如果退得早了,敏感的宝宝也会有所察觉。这点妈妈要有耐心,要把握好,宁可把退后速度放慢些。
3.妈妈要牢记一点,无论如何,安全最重要,放手让孩子独立玩耍时,一定要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不能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完全将孩子置于视线之外。
更多运用:
很多场合都可以用渐隐法,只要是宝宝还不能很好掌握的技能,宝宝难以一时接受的事件,宝宝不愿尝试的事情,都可以用渐隐技术试试。
※宝宝要大人喂饭:宝宝手抓汤匙,妈妈的手再紧握宝宝的手,把饭送进嘴里——妈妈把握紧的手稍松开,但不放开,让宝宝自己操作——妈妈松开手,完全让宝宝自己操作。
※背唐诗或三字经:和宝宝一起从头到尾背——父母只背前面,最后一段留给宝宝背——父母不背,宝宝继续背。
(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家庭教育亲子研究指导中心首席专家。)
编辑 朱璐
心理学上把渐隐定义为: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换句通俗的话说:你对宝宝做出某种行为(给予刺激),宝宝能接受(作出反应),然后再减少行为(刺激变化),直到行为越来越少,最后消失,而宝宝还是和以前一样能接受(反应仍然存在)。整个过程中,你施予的行为越来越少,刺激在不断变化,不断弱化,而宝宝的反应一直未变。这里用的是慢慢退出原则,这种行为改变法称为“渐隐法”。
案例一
小明4岁半了,妈妈决定让小明分床睡,可小明哭闹着不肯,说“我要和妈妈一起睡”“我一个人睡害怕”。妈妈只好在小明床上躺下来哄他睡,小明怕妈妈离开,还是哭闹着要回到大床上和妈妈一起睡。最后分床失败。
宝宝从一出生就和父母睡在一起,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依恋的安全模式,如今要打破规则,他会不适应,比如害怕、恐惧、没安全感等。从合睡到独睡这个跨度于他而言太大了,如果降低这种跨度,就降低了适应难度,而渐隐法能协助宝宝跨过这个门槛。
操作阶段:
首先在小明的房间再支一张床作为备用。
①妈妈陪小明在他的小床上睡,直到天亮。
②妈妈在备用床上睡,睡到天亮(这是让妈妈在小明的视野范围内)。
③妈妈在备用床上睡,等小明睡着后离开。
④妈妈在自己的房间睡,小明在自己的房间睡。
解释与提示:
1.在①②阶段中,妈妈在小明房间睡到天亮,目的是让小明早上一睁开眼就看得到妈妈,知道妈妈和他一起睡了,完全满足了小明要和妈妈一起睡的心理需要;而③阶段中,小明早上醒来知道妈妈不在他床上,但因为睡前知道,所以满足了一起睡的部分心理需要,也不会太难受;而④阶段就完全分床睡了。从中可以看出,从①到④是逐渐过渡的,分床的不适感慢慢减少,容易让宝宝接受。
2.如果宝宝的房间小,无法放备用床,也可用沙发或长椅靠在宝宝床的旁边。总之,一开始要让宝宝觉得你和他还是在一起睡的。
3.每个阶段持续多长时间,根据宝宝的情况灵活掌握。
案例二
丽丽(3岁)的爸爸经常出差,妈妈常常一个人在家带她,陪她玩。每次妈妈带她在小区里玩时,看到小伙伴,丽丽就怕生、胆怯。
“那里好多小朋友在玩球呢,去跟小朋友玩吧。”妈妈劝导,丽丽却不动。见有小朋友跑过来,丽丽像受惊的小兔子直往妈妈身后躲,嚷着要回家。看到丽丽这样,妈妈快要愁死了。
由于妈妈长期陪着丽丽,生活圈子狭窄,致使丽丽接触的人少;她习惯了只有妈妈一人陪着玩的环境,进入人多的新环境就显得较为困难。但妈妈能帮助宝宝过渡一下,宝宝融入群体也并不是难事。
操作阶段:
妈妈在心理上要把自己想象成宝宝,把自己当成宝宝的同龄人。
①妈妈与丽丽一起走进小朋友中间和大家一起玩。
②当妈妈发现丽丽和小朋友玩得投入时,悄悄与他们拉开距离,并逐渐拉大,但要在丽丽的视线范围之内。
③发现并没有异样,且周围没有危险因素时,妈妈再找借口回家一会儿,比如上楼拿个东西就下来,过会儿再出现在丽丽的眼前。以后妈妈再逐步拉长离开的时间。
④当妈妈看到丽丽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事,但要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解释与提示:
1.①阶段中,妈妈要有一颗童心和玩心,把自己当成宝宝,融入宝宝们的玩耍中。当然,当大人出现时可能孩子们不习惯,此时,妈妈可以主动说话,或发起一个游戏,比如,“我们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这是我们带来的闪光球,咱们一起这样玩吧……”宝宝们往往会愉快地投入和跟随,因为小宝宝最容易被玩具和游戏所吸引,而忽略对方的身份。
2.前一阶段适应后再实施下一个阶段。如果宝宝不肯,那就返回上一阶段。因为如果退得早了,敏感的宝宝也会有所察觉。这点妈妈要有耐心,要把握好,宁可把退后速度放慢些。
3.妈妈要牢记一点,无论如何,安全最重要,放手让孩子独立玩耍时,一定要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不能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完全将孩子置于视线之外。
更多运用:
很多场合都可以用渐隐法,只要是宝宝还不能很好掌握的技能,宝宝难以一时接受的事件,宝宝不愿尝试的事情,都可以用渐隐技术试试。
※宝宝要大人喂饭:宝宝手抓汤匙,妈妈的手再紧握宝宝的手,把饭送进嘴里——妈妈把握紧的手稍松开,但不放开,让宝宝自己操作——妈妈松开手,完全让宝宝自己操作。
※背唐诗或三字经:和宝宝一起从头到尾背——父母只背前面,最后一段留给宝宝背——父母不背,宝宝继续背。
(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家庭教育亲子研究指导中心首席专家。)
编辑 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