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在被信息化社会所同化的同时,自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和小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居民生活品质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历史街区与城市格局的联系,造成城市文脉的延续在流失。改造城市历史街区,是对历史空间的重新营造,呼唤历史场所精神的回归。文章阐述了成都市宽窄的改造中,运用整合空间,功能重构和文脉延续的空间改造途径,这些改造途径改变了历史街区原来混杂的空间结构,使宽窄巷子充满新的街区活力。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空间营造;成都市宽窄巷子;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84-03
一、历史街区的改造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在对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础上的一种开发性行为,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特有的历史建筑遗存,在城市发展中营造富有独特地域感、历史感的城市空间,让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格局中充分发挥适应时代发展的作用。
在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历史建筑作为历史遗存的实体往往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建筑是以三维呈现的实体,也以三维围合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维度——时间,历史街区则表现出其在城市中独特的地域风貌。这种历史感不是建筑与建筑年代或者与建筑形式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空间的营造来让人们感受到历史街区在时间与空间中存在的意义。
二、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途径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针对的不仅是建筑和街道空间,还包含了功能空间及场所精神空间。因此,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可由空间整合、功能重构、文脉延续来实现。其中空间整合是基础,针对的是由三维实体围合的物质空间;功能重构是变化,是让历史街区适应城市现代建设的途径;文脉延续是提升,它关注的是居民对精神空间的渴求。
三、 宽窄巷子的改造背景
宽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时期驻守的八旗清兵的军营宿舍,宽巷子提供给军官居住,士兵混居在窄巷子。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宽巷子慢慢发展成达官贵人居住的“高尚社区”,窄巷子则成为平民聚居的大杂院。
宽窄巷子在历史的积淀中慢慢暴露出许多环境恶化的问题,原有的生活设施已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宽窄巷子是成都历史文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是成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文化,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在2003年,成都市开始启动实施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并于2008年对外开放,成为成都的“第一会客厅”。宽窄巷子的改造借鉴的是上海“新天地”历史文化的改造模式——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转换。公共空间的嵌入是在某一种功能的地区引入另一种功能或是在某一类活动地区引入另一类的活动。空间模式的转换是通过对空间组织结构的转换,彻底改变空间组织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四、宽窄巷子的空间整合途径
宽窄巷子的空间整合经过了街区形态的保留,街道空间尺度的提炼,街道空间层次的完善,街道界面的丰富。
(一)街区形态的保留为整体风貌鉴定了基调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的管理,奠定了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宽窄巷子由营房宿舍慢慢与川西民居融合为一,民居内部具有川西风格的庭院形态也基本保留,建筑构件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
(二)街道空间尺度的提炼提供了宜人化的空间感受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尺度由两旁的建筑和院墙所界定,街巷宽度内宽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而沿街建筑为1~2层,高度也在5~8米,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此种空间尺度是从居住空间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人行其中,感受到的也必然是宜人的尺度、生活化的空间。如图2所示。
人在游憩活动中,在观赏景物时由于视点、视线和视角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由外面观赏古迹风貌时仰角45°为欣赏景物细部的观赏视角;仰角27°为欣赏景物最为清晰的观赏视角;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的观赏视角。在宽窄巷子中,游览视角大约在30°~45°,这个角度在观赏景物细部的范围内。这种空间尺度帮助游人将视线吸引到建筑上,并通过门窗引入庭院空间,形成街道氛围静谧亲切、疏紧宜人, 院落空间封闭、内敛的对比。
(三)街道空间层次的完善促使开展不同的公共活动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空间层次完善而清晰,从街到巷,再到门厅、院落,营造出了从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完整序列。从宽敞的街巷到院落通过几级向里退的阶梯过度到门厅,门厅主要用于出入和迎客,空间也显得单纯、明快,内部的庭院空间则通过摆设、装饰尽显精致之感。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里,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了从游赏到休闲到品位的不同公共活动需求,使全民性体验活动成为可能。如图3所示:
(四)街道界面的丰富强化了空间的历史感
宽窄巷子的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每家每户的大门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有屋宇式、石库门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的特征。建筑作为空间的表皮,是空间历史感的外部表象,通过这些实体界面的强化,让历史街区重塑出空间的时间厚度。
五、宽窄巷子的功能重构途径
城市历史街区在改造中需要完成从居住功能向游憩功能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消费者的游憩需求动力,开发商和投资商的供给动力和政府扶持动力共同推动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对历史街区的精神消费是先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现代人的休闲观念决定了游憩活动中对物质的需求。开发商和投资者以此为契机,追求利润。而政府作为决策者,它的愿望是追求城市和谐发展,这种发展当然要包含经济层面上的。对历史街区的空间进行功能重构,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使历史街区空间的改造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部分。
在宽窄巷子的改造中,迁出了大多数原来的居民,在原来的住宅内置入迎合现代城市的商业功能和消费观念。功能重构后的住宅空间用于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满足游憩活动中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些功能活动与原来的居住空间相结合,使商业的活动也因空间的气质而更具有吸引力。
另一个用于功能重构的是街道的边缘化空间,边缘空间不仅是区分边缘的因素,同时是塑造空间形象、表达空间存在含义、营造场所认知氛围的要素。宽窄巷子主要利用了檐下空间和实墙边缘空间。这是充分发挥了这些空间的公共性。在原有的空间模式中,边缘空间产生了丰富的生活化活动,如聊天、喝茶、打麻将。在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边缘空间加入消费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原有休闲生活方式的延续。
六、宽窄巷子的文脉延续途径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井文化的代表,其休闲文化的根源是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活动。一些生活习俗或生活方式,经过传承和演变,已经成为宽窄巷子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精神空间的营造以这些原真性的生活活动为载体,从文化感知层面上呼唤城市场所精神的回归。
(一)精神空间的营造是对场所精神的呼唤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 任何积极的空间都应该具有场所精神的特征。
宽窄巷子提供的是一种适宜的居住空间尺度,从庭院到街巷,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在原来的生活模式基础上展开了新的公共生活。实际上这体现的是当地场所精神的实质:市井生活的自由性。自由地过着自己那种悠闲的生活,自由地参与市井的公共活动。活动不受限制,生活空间逐渐变成创造和延续城市文脉的积极场所,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认知也就从脱离对物质空间的依赖上升到对精神空间的享受。
(二)精神空间的营造是对成都特色价值观的体现
在成都人的意识里,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根本目的。所以成都人在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打麻将、泡茶、摆龙门阵是他们最爱干的事,本质上这是一种倾向隐逸的价值观。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从文化渊源上讲,支撑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都有归隐的理想。随着成都的城市发展,隐逸观念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的选择,因为这里是天府之国,有丰饶的土地提供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有天然屏障阻隔频发的战乱。长期侵染于这样理想的环境,自然追求的是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典雅的文化品位以及清高的人格理想。
宽窄巷子这种城中城的结构决定了其在不被干扰的环境下,慢慢积淀下成都的隐逸式的生活,在内部小尺度的街巷空间及静谧亲切的氛围中,成都人骨子里那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渐渐形成。延续这种价值观的是一种精神观念,它存在于打麻将的享受之中,存在于茶馆的氛围之中,存在于摆龙门阵的乐趣之中。
七、结语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开辟出一条现代生活与历史对话的通道,让城市人有可能去自己循迹城市的文脉和精神。宽窄巷子以“保护性开发”的策略,不仅对原来街道空间进行了梳理,还重视了构建新的功能空间,保留市井生活的氛围,达到重塑场所精神空间的营造。三种空间营造途径的运用,激活了城市集体记忆,让街区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
参考文献
[1]黄琼,王峙.从天津原意租界改造看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J].城市环境设计,2005,(1).
[2]孙施文.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翻转——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评论[J].城市规划,2007,31(8).
[3]林寿清,洪庄敏.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建筑高度控制准则研究——以建瓯古迹、历史街区保护为例[J].城市规划,2009,(1).
[4]郑昭彦.城市历史街区游憩利用与改造发展[J].北京观察,2007,(1).
[5]岳欢,赵爽.传统街区边缘空间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19).
[6]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20(4).
[7]戴宇.基于传统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以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2008,28(3).
作者简介:林强(1985-),男,重庆奉节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梅媚(1986-),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空间营造;成都市宽窄巷子;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84-03
一、历史街区的改造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在对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础上的一种开发性行为,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特有的历史建筑遗存,在城市发展中营造富有独特地域感、历史感的城市空间,让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格局中充分发挥适应时代发展的作用。
在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历史建筑作为历史遗存的实体往往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建筑是以三维呈现的实体,也以三维围合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维度——时间,历史街区则表现出其在城市中独特的地域风貌。这种历史感不是建筑与建筑年代或者与建筑形式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空间的营造来让人们感受到历史街区在时间与空间中存在的意义。
二、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途径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针对的不仅是建筑和街道空间,还包含了功能空间及场所精神空间。因此,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可由空间整合、功能重构、文脉延续来实现。其中空间整合是基础,针对的是由三维实体围合的物质空间;功能重构是变化,是让历史街区适应城市现代建设的途径;文脉延续是提升,它关注的是居民对精神空间的渴求。
三、 宽窄巷子的改造背景
宽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时期驻守的八旗清兵的军营宿舍,宽巷子提供给军官居住,士兵混居在窄巷子。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宽巷子慢慢发展成达官贵人居住的“高尚社区”,窄巷子则成为平民聚居的大杂院。
宽窄巷子在历史的积淀中慢慢暴露出许多环境恶化的问题,原有的生活设施已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宽窄巷子是成都历史文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是成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文化,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在2003年,成都市开始启动实施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并于2008年对外开放,成为成都的“第一会客厅”。宽窄巷子的改造借鉴的是上海“新天地”历史文化的改造模式——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转换。公共空间的嵌入是在某一种功能的地区引入另一种功能或是在某一类活动地区引入另一类的活动。空间模式的转换是通过对空间组织结构的转换,彻底改变空间组织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四、宽窄巷子的空间整合途径
宽窄巷子的空间整合经过了街区形态的保留,街道空间尺度的提炼,街道空间层次的完善,街道界面的丰富。
(一)街区形态的保留为整体风貌鉴定了基调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的管理,奠定了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宽窄巷子由营房宿舍慢慢与川西民居融合为一,民居内部具有川西风格的庭院形态也基本保留,建筑构件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
(二)街道空间尺度的提炼提供了宜人化的空间感受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尺度由两旁的建筑和院墙所界定,街巷宽度内宽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而沿街建筑为1~2层,高度也在5~8米,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此种空间尺度是从居住空间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人行其中,感受到的也必然是宜人的尺度、生活化的空间。如图2所示。
人在游憩活动中,在观赏景物时由于视点、视线和视角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由外面观赏古迹风貌时仰角45°为欣赏景物细部的观赏视角;仰角27°为欣赏景物最为清晰的观赏视角;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的观赏视角。在宽窄巷子中,游览视角大约在30°~45°,这个角度在观赏景物细部的范围内。这种空间尺度帮助游人将视线吸引到建筑上,并通过门窗引入庭院空间,形成街道氛围静谧亲切、疏紧宜人, 院落空间封闭、内敛的对比。
(三)街道空间层次的完善促使开展不同的公共活动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空间层次完善而清晰,从街到巷,再到门厅、院落,营造出了从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完整序列。从宽敞的街巷到院落通过几级向里退的阶梯过度到门厅,门厅主要用于出入和迎客,空间也显得单纯、明快,内部的庭院空间则通过摆设、装饰尽显精致之感。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里,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了从游赏到休闲到品位的不同公共活动需求,使全民性体验活动成为可能。如图3所示:
(四)街道界面的丰富强化了空间的历史感
宽窄巷子的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每家每户的大门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有屋宇式、石库门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的特征。建筑作为空间的表皮,是空间历史感的外部表象,通过这些实体界面的强化,让历史街区重塑出空间的时间厚度。
五、宽窄巷子的功能重构途径
城市历史街区在改造中需要完成从居住功能向游憩功能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消费者的游憩需求动力,开发商和投资商的供给动力和政府扶持动力共同推动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对历史街区的精神消费是先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现代人的休闲观念决定了游憩活动中对物质的需求。开发商和投资者以此为契机,追求利润。而政府作为决策者,它的愿望是追求城市和谐发展,这种发展当然要包含经济层面上的。对历史街区的空间进行功能重构,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使历史街区空间的改造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部分。
在宽窄巷子的改造中,迁出了大多数原来的居民,在原来的住宅内置入迎合现代城市的商业功能和消费观念。功能重构后的住宅空间用于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满足游憩活动中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些功能活动与原来的居住空间相结合,使商业的活动也因空间的气质而更具有吸引力。
另一个用于功能重构的是街道的边缘化空间,边缘空间不仅是区分边缘的因素,同时是塑造空间形象、表达空间存在含义、营造场所认知氛围的要素。宽窄巷子主要利用了檐下空间和实墙边缘空间。这是充分发挥了这些空间的公共性。在原有的空间模式中,边缘空间产生了丰富的生活化活动,如聊天、喝茶、打麻将。在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边缘空间加入消费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原有休闲生活方式的延续。
六、宽窄巷子的文脉延续途径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井文化的代表,其休闲文化的根源是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活动。一些生活习俗或生活方式,经过传承和演变,已经成为宽窄巷子文化内涵和场所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精神空间的营造以这些原真性的生活活动为载体,从文化感知层面上呼唤城市场所精神的回归。
(一)精神空间的营造是对场所精神的呼唤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 任何积极的空间都应该具有场所精神的特征。
宽窄巷子提供的是一种适宜的居住空间尺度,从庭院到街巷,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在原来的生活模式基础上展开了新的公共生活。实际上这体现的是当地场所精神的实质:市井生活的自由性。自由地过着自己那种悠闲的生活,自由地参与市井的公共活动。活动不受限制,生活空间逐渐变成创造和延续城市文脉的积极场所,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认知也就从脱离对物质空间的依赖上升到对精神空间的享受。
(二)精神空间的营造是对成都特色价值观的体现
在成都人的意识里,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根本目的。所以成都人在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打麻将、泡茶、摆龙门阵是他们最爱干的事,本质上这是一种倾向隐逸的价值观。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从文化渊源上讲,支撑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都有归隐的理想。随着成都的城市发展,隐逸观念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的选择,因为这里是天府之国,有丰饶的土地提供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有天然屏障阻隔频发的战乱。长期侵染于这样理想的环境,自然追求的是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典雅的文化品位以及清高的人格理想。
宽窄巷子这种城中城的结构决定了其在不被干扰的环境下,慢慢积淀下成都的隐逸式的生活,在内部小尺度的街巷空间及静谧亲切的氛围中,成都人骨子里那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渐渐形成。延续这种价值观的是一种精神观念,它存在于打麻将的享受之中,存在于茶馆的氛围之中,存在于摆龙门阵的乐趣之中。
七、结语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开辟出一条现代生活与历史对话的通道,让城市人有可能去自己循迹城市的文脉和精神。宽窄巷子以“保护性开发”的策略,不仅对原来街道空间进行了梳理,还重视了构建新的功能空间,保留市井生活的氛围,达到重塑场所精神空间的营造。三种空间营造途径的运用,激活了城市集体记忆,让街区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
参考文献
[1]黄琼,王峙.从天津原意租界改造看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J].城市环境设计,2005,(1).
[2]孙施文.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翻转——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评论[J].城市规划,2007,31(8).
[3]林寿清,洪庄敏.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建筑高度控制准则研究——以建瓯古迹、历史街区保护为例[J].城市规划,2009,(1).
[4]郑昭彦.城市历史街区游憩利用与改造发展[J].北京观察,2007,(1).
[5]岳欢,赵爽.传统街区边缘空间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19).
[6]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20(4).
[7]戴宇.基于传统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以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2008,28(3).
作者简介:林强(1985-),男,重庆奉节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梅媚(1986-),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