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有一位生性固执的男子驾着马车,往北方行去,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多年的朋友。
朋友问他:“你要往哪里去?”
男子回答:“我要往楚国去。”
朋友一脸狐疑地问道:“楚国是在南方啊,你这是往北方走,是背道而驰啊!”
男子辩驳道:“没有关系,我的马非常优秀。”
这位朋友无法理解,又问:“即使是一匹宝马良驹,可以日行千里,但方向错了,还是没有办法到达目的地啊!”
驾车男子还是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不用费心了,我有足够的旅费。”
朋友说:“你就是有再多的旅费,但走的方向毕竟是不对的,你再怎么也到不了楚国呀!”
男子仍然坚持己见,说道:“不打紧,我还有一个善于驭马的好车夫。”
总之,任凭朋友如何告诫,这个男子依然固执地坚持己见,为了表示自己没有错误,便在一个错误上不断地错上加错。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会告诉我们,只有掩饰泪水和不认输才是“不丢人”的一种表现,面对一切磨难都要以笑面对,遭遇一切困厄都要一笑而过,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表演心理学”中有一个命题,那就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现了失误因而感到痛心,这时候到底是让眼泪流下来好,还是强忍住眼泪好?答案其实是前者。之所以有人认为这时候表演者要强忍住眼泪,是因为我们低估了评委、观众的水平,误判了评委、观众的心理状态。因为,纵然你用没有分量的笑容掩盖了自己的泪水,但是任何一个有敏锐洞察力的观众还是能够发现你“差点就要流泪了”;纵然你胡搅蛮缠、竭力狡辩说你不服输,但是明智的观众还是认为,你狡辩得越多,输得就越彻底。真正“丢人”的并不是你流了眼泪,而是没流泪却被观众看出来你已经流泪了;真正“丟人”的并不是你认输了,而是只有你一个人在自欺欺人地“以为”你没有输,观众却都认为你输了。
如果我们敢于当着众多人的面流泪,纵然会被那些自己也不敢流泪的人嗤笑,但赢得更多的却是观众的鼓掌(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为了哗众取宠而去流泪)。
敢于认错,敢于流泪,其实就是敢于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首先是一种真诚,这种真诚能赢得尊重;敢于认错,敢于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自信,是对可能获得的外部评价的自信),这种自信能赢得敬重。这种泪水通常也是一种对旁观者的极大信任,流泪者将会因为这种信任而得到更多真诚的反馈。
敢于当众流下自责的泪水,通常是已经认真开始认错和反省了的开始。而认错,看似简单,在许多时候,实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敢于认错,敢于认输,敢于示弱,则输的仅仅是一次具体的竞赛,即使成绩输了,人格并没有输,精神还是强大的,仍然有崛起的潜力。怕的是明明已经输了,却还在不断寻找各种掩饰的理由,甚至还自称赢了,那输掉的就是人格了,输掉人格的人谈不上勇敢和坚强。残疾歌手郑智化在《我这样的男人》中有一段歌词写得特别精彩:“我的笑容想要去伪装,我的泪却想投降;我的眼光想要去躲藏,我的嘴还在逞强……”唱出的就是这种“用表面的坚强来掩盖内心的脆弱”的心态,因为我们害怕“丢人”,害怕被耻笑,所以我们常羞于认错,常不断掩饰,最终受伤最深的往往是自己。
中国古代凡有重大灾祸,皇帝就下诏罪己,以求抚平人心。当今,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举世皆知。刚开始的时候,克林顿死活不肯认错,并且对大法官做不实的证词,结果引起民众反感,险遭国会议员的集体弹劾。所幸他后来勇敢地站出来,公开向全美国的人民道歉,终于获得民意支持,而稳住了总统的宝座。可见一个人唯有“勇于认错”,才能获得大家的谅解,也才有机会重新做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时,仍念念不忘自己欠了邻人一只鸡无法偿还,他因此真诚地向邻家道歉。时至今日,没有人会批评苏格拉底的贫穷,反而称道他是一位坦然率真的哲人。勇气,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真的有认错的勇气吗?◎
朋友问他:“你要往哪里去?”
男子回答:“我要往楚国去。”
朋友一脸狐疑地问道:“楚国是在南方啊,你这是往北方走,是背道而驰啊!”
男子辩驳道:“没有关系,我的马非常优秀。”
这位朋友无法理解,又问:“即使是一匹宝马良驹,可以日行千里,但方向错了,还是没有办法到达目的地啊!”
驾车男子还是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不用费心了,我有足够的旅费。”
朋友说:“你就是有再多的旅费,但走的方向毕竟是不对的,你再怎么也到不了楚国呀!”
男子仍然坚持己见,说道:“不打紧,我还有一个善于驭马的好车夫。”
总之,任凭朋友如何告诫,这个男子依然固执地坚持己见,为了表示自己没有错误,便在一个错误上不断地错上加错。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会告诉我们,只有掩饰泪水和不认输才是“不丢人”的一种表现,面对一切磨难都要以笑面对,遭遇一切困厄都要一笑而过,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表演心理学”中有一个命题,那就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现了失误因而感到痛心,这时候到底是让眼泪流下来好,还是强忍住眼泪好?答案其实是前者。之所以有人认为这时候表演者要强忍住眼泪,是因为我们低估了评委、观众的水平,误判了评委、观众的心理状态。因为,纵然你用没有分量的笑容掩盖了自己的泪水,但是任何一个有敏锐洞察力的观众还是能够发现你“差点就要流泪了”;纵然你胡搅蛮缠、竭力狡辩说你不服输,但是明智的观众还是认为,你狡辩得越多,输得就越彻底。真正“丢人”的并不是你流了眼泪,而是没流泪却被观众看出来你已经流泪了;真正“丟人”的并不是你认输了,而是只有你一个人在自欺欺人地“以为”你没有输,观众却都认为你输了。
如果我们敢于当着众多人的面流泪,纵然会被那些自己也不敢流泪的人嗤笑,但赢得更多的却是观众的鼓掌(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为了哗众取宠而去流泪)。
敢于认错,敢于流泪,其实就是敢于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首先是一种真诚,这种真诚能赢得尊重;敢于认错,敢于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自信,是对可能获得的外部评价的自信),这种自信能赢得敬重。这种泪水通常也是一种对旁观者的极大信任,流泪者将会因为这种信任而得到更多真诚的反馈。
敢于当众流下自责的泪水,通常是已经认真开始认错和反省了的开始。而认错,看似简单,在许多时候,实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敢于认错,敢于认输,敢于示弱,则输的仅仅是一次具体的竞赛,即使成绩输了,人格并没有输,精神还是强大的,仍然有崛起的潜力。怕的是明明已经输了,却还在不断寻找各种掩饰的理由,甚至还自称赢了,那输掉的就是人格了,输掉人格的人谈不上勇敢和坚强。残疾歌手郑智化在《我这样的男人》中有一段歌词写得特别精彩:“我的笑容想要去伪装,我的泪却想投降;我的眼光想要去躲藏,我的嘴还在逞强……”唱出的就是这种“用表面的坚强来掩盖内心的脆弱”的心态,因为我们害怕“丢人”,害怕被耻笑,所以我们常羞于认错,常不断掩饰,最终受伤最深的往往是自己。
中国古代凡有重大灾祸,皇帝就下诏罪己,以求抚平人心。当今,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举世皆知。刚开始的时候,克林顿死活不肯认错,并且对大法官做不实的证词,结果引起民众反感,险遭国会议员的集体弹劾。所幸他后来勇敢地站出来,公开向全美国的人民道歉,终于获得民意支持,而稳住了总统的宝座。可见一个人唯有“勇于认错”,才能获得大家的谅解,也才有机会重新做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时,仍念念不忘自己欠了邻人一只鸡无法偿还,他因此真诚地向邻家道歉。时至今日,没有人会批评苏格拉底的贫穷,反而称道他是一位坦然率真的哲人。勇气,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真的有认错的勇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