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艾滋病防治的第一关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二十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截至2015年底,中国估计有81万人感染艾滋病,江苏省已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6万多例,儿童正在治疗的有近30人。
  
  在医疗卫生系统,有很多人默默无闻,却以一颗爱心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宁,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笔者采访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徐晓琴,听她讲述艾滋病检测背后的故事,给广大读者包括为人父母者一些常识,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我们必须警钟长鸣。
  徐晓琴是江苏第一批艾滋病实验室检测员,1992年大学毕业后,她在医院从事临床流行病的检测工作,2000年,她被调到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验室——当时全省唯一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
  十几年一直奋战在一线,徐晓琴亲眼目睹了一个个感染者的生活。徐州一个病人感染后,独自住在离村比较远的小屋里,靠别人送饭过去,身体虚弱得几乎不能下床;印象更深的是一个中年妇女,那天她来到检测室,进门先趴在桌子上大口地喘气,等缓过劲来,她突然大哭:“医生,人家都说我不行了,请您救救我!”多年之后,这个因为输血感染的妇女一脸蜡黄、浑身无力的样子还留在徐晓琴脑海中,那时,我国还没有针对艾滋病毒治疗的药。
  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口抗病毒相关药品,并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用药后,徐州一位原先卧床的感染者可以下地干活了,那位妇女的身体也有了很大恢复,很多感染者都开始接受有针对性的治疗,这让徐晓琴心里有些安慰。
  2002年的一天,实验室闯进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手里提着文件袋,身穿考究的西装,他一进门就说:“医生,我要检测一下,我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的紧张焦虑害怕都写在脸上,采血的时候,胳膊一直在发抖。
  当时,每次做检测,徐晓琴和她的同事都会主动跟检测者聊天,讲解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知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因为感觉到这个检测者内心的恐慌,徐晓琴和同事们跟他聊了一上午。原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次高危性行为后,他总觉得自己得病了,感觉身体哪里都不舒服。检测报告要等几天,临走时,他感激地说:“我现在感觉放松了很多,周五来拿报告,如果是阴性,我一定请大家吃饭。”
  不知为什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徐晓琴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检测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看到是阴性,徐晓琴松了一口气。艾滋病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中的大部分人平时不愿暴露个人感染的真相,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或者电话,徐晓琴没法第一时间告诉他检查结果。到了拿报告的日子,他没有来,又过了几天,他的家人来拿报告。徐晓琴得知,没有等到检测结果,他就选择了离去。那几天,徐晓琴和同事的心里很难受。
  徐晓琴总觉得,如果他对艾滋病有更多的了解,或许就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出于恐艾心理,人们接受这方面的信息确实比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检测机会,徐晓琴总是和同事一起,尽量对每一个检测者给予更多的专业辅导,最初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就通过他们传播到一个个人及相关的人群中。
  面对艾滋病毒,有的人怕连累别人,有的人却无所谓。有一个检测者的检测结果显示不确定,需要复检。徐晓琴跟他交谈,向他普及艾滋病防治的知识,让他这段时间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好家人,尽量不要发生性行为。一个月后复检,结果已经是阳性,可怕的是,才刚刚怀孕一个月的妻子也被感染!后来,江苏省把单阳家庭配偶纳入检测范围。
  每个艾滋感染者的背后都有一群人,他的配偶、家庭,他的社会交往圈。在这个圈子中,一个人感染,其他人也有可能被感染。因为隐私保护的需要,不能透露他们的信息。不再扩大传染面,只能期待于感染者的良知。
  二
  随着感染者基数越来越大,再加上其它各种因素,新发感染者数量一直在增长。2000年时,全省每年大约有几十例感染病例,后来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现在一年有几千例。徐晓琴检测过的最小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才5岁,当实验结果出来,她拿着报告单的手有点颤抖,她不敢想象,这个孩子以后会有怎样的生活。其实,感染艾滋病毒后,如果按照规定服药,降低病毒数量,其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自己也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有些感染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拒绝服药。徐晓琴介绍说,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表现不一样。
  第一阶段称为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接着,感染者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无症状期,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艾滋病毒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是健康的,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形的斗争。
  艾滋病毒每天都摧毁大量的免疫细胞,而骨髓则通过加速生成新的细胞来加以补偿,但是,新细胞的补充速度总是赶不上细胞损失的速度。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艾滋病毒抗衡时,就标志着进入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称有症状期,这时,感染者被叫作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AIDS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发病后基本就无可挽救。
  全省的血液采样都要送到省疾控中心来检测,因为检测送样的时效性问题,徐晓琴和她的同事们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不管多晚,不管是否是周末,只要样品一到就开始检测,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因为从事特殊的行业,徐晓琴特别注意规范工作流程,避免职业暴露。尽管非常小心,但在一次使劲拔开管子时,血液样品一下溅到她眼睛里。她赶紧去水池边反复清洗,虽说医学常识告诉她感染的风险不是很高,但心里还是有一点忐忑,直到三个月后的检测结果出来,她的心才放下来。
  最揪心的是非典时期,那天下班后,她接到电话,让带上生活用品,马上到单位集合,她心里就明白了,江苏省组建非典病毒检测实验室,她被抽调到了。那时,女儿还很小,只能电话联系,忙碌的时候,甚至电话都没有空打。
  2008年,全国61个省市大调查,艾滋病毒感染者逐渐增多,江苏开始在全省组建实验室,目前全省艾滋病检测网络已扩展到1个省级确证中心实验室、18个确证实验室、13个市级筛查中心实验室以及687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678个艾滋病检测点,形成了覆盖各个地区、各类重点人群的综合监测网络,每年监测各类高危人群近5万人。
  除了检测工作,徐晓琴更多是将精力放在了对全省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上,每年举办各类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培训班,开展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现场督导和质量考评;加强对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准确掌握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和流行趋势,发表了近10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为制定和完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个个检测者、一管管血样,徐晓琴都深知背后的分量,这么多年,她倍感艰辛,却从未放弃,她希望做好监测工作,把好艾滋病防治的第一关,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其他文献
初到扬州,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沿路的翠柳迎风招展,仿佛婀娜多姿的舞者,又好像待字闺中的少女,梳理着细长而稠密的一头绿发。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风景秀美的瘦西湖景区。只见湖中的荷叶挨挨挤挤,碧绿碧绿连成一片。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已经完全开放了,粉红粉红的,可爱极了。“哇!那儿还有紫色的荷花耶!真是稀有!”我情不自禁地惊叹道。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座小
期刊
快期末考试了,孙子悠悠周末在我这里复习功课。小东西只有半个小时能安静,超过了就会有“花招”,不是叫累就是边玩边做,手上总有个物品在“玩”,实在没有玩具,抓块橡皮也好。    不过悠悠“指点”奶奶还是很热心的,总能发现我“作业”上的优点和不足。  利用他的好为人师,我将自己写好的带有“问题”的100个字(悠悠本学期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向悠悠老师“请教”:“悠悠,请你看看奶奶写的字规范吗?请给我批改
期刊
女儿莫莫今年13岁。一年级时,写过两部上万字的小说;三年级时,被徐州市教育局评为首届十佳文学少年。这位年龄最小的十佳文学少年还特别喜欢做糕点,很多同学称她为莫大师。  爱写作的孩子,不会太孤独    我一直很注重幼儿的早期阅读。在莫莫5岁的时候,我开始鼓励她写日记。开始的时候,是她说我来记录,然后发布到网上。有很多老师和家长也会让孩子写日记,但却坚持不下去,我觉得原因是少了发在网上这一步骤,本子上
期刊
读到《莫愁·家教与成才》2016年第7期《温柔地提醒,是最好的平衡》一文“在教给孩子规则与保护好奇心之间,如果要做一个智慧的平衡的话,我还是认为,温柔地提醒,坚定地坚持,应该是最好的平衡”一段话时,我开始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意义。  我是一个坐不住的女孩,在家里喜欢忙这忙那,静心读半小时书都难以做到,这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我自己也想上进,却无法控制自己。一次,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托着腮
期刊
森林里,住着一个倔脾气小熊,他的脾气倔得可以顶跑一头牛。  穿上新皮鞋,戴上太阳帽,再背上自己的小背包。现在,倔脾气的小熊准备出门啦。  正在看报纸的熊爸爸讲:“哦!天气不好,小熊想出门的话,应该穿上你的小雨靴。”  正在烤小鱼的熊妈妈讲:“对!就要下雨了,小熊想出门的话,应该带上小花伞。”  天气明明好得很嘛!太阳还是红红的,只不过旁边多了几片云,小鸟还在窗外飞来飞去,只不过今天飞得低一些—— 
期刊
案例咨询:  一个下午,神色忧郁的蔡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小勇走进了咨询室。小勇长得比同龄孩子要矮小、瘦弱,看着我的眼神充满不安。在之前的通话中,蔡女士告诉我,小勇是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在班级里堪称恶作剧之王,他喜欢推倒小朋友刚搭好的积木,趁人不备伸腿绊倒别人,或者无缘无故打人家一下,然后在一旁得意地大笑。    最近,小勇的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天,他在幼儿园把小朋友的玩具藏到自己小床下,急得小朋友
期刊
一  离研学旅行还有一个月,孩子们的心却早就飞到了校园之外,他们早早地就向学长们询问了有关研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一有空就聚集在一起谈论,想象自己在研学活动中的快乐。我非常理解他们,因为这毕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跟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活,兴奋是在所难免的。    我的思绪回到了去年——我带着上一届的孩子去研学旅行,三天活动结束,让孩子谈感受,他们的回答千篇一律——疯狂与快乐。如何让他们在活动结束之后细细品味之
期刊
五年级的小善,是同学眼中“死用功”的典范,课间每分钟都用来学习,边走路边背单词几次撞到树上……尽管这样用功,她的成绩只是居于中游水平。    一天,小善父母无意中看到她的日记,日记中,她诅咒自己、仇恨自己,还记录了同学们对她的嘲笑,充满了各种不开心。  小善的父母联想到女儿最近郁郁寡欢的表现,突然意识到女儿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急匆匆带她来我这里求助。  优秀孩子的心灵痼疾  小善的父亲是军人,
期刊
说起“淘气包”范小跑身上发生的趣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范小跑个头不高,发型比较怪异,像孤岛上生长了一片茂密的森林,眼睛即使睁大了还是一条线,两张薄嘴皮像两片快板,整天不停地“当里个当”。一次,老师正在范读课文《但愿人长久》,我们听得正认真,范小跑又开始叽叽咕咕说起话来,老师将目光定格在那张“呱呱嘴”上:“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范小跑啊,你的嘴巴为什么偏偏在别
期刊
放假喽!我可高兴了,约几个好朋友到我家店里喝奶茶,同伴们可开心了,在我的带领下一窝蜂来到了店里。同伴们各自从货架上挑选喜欢的奶茶,聚在小桌旁,准备用开水冲着喝。就在这时,不知谁的手一推,一杯热乎乎的奶茶顷刻间侧翻了,奶香四溢的茶水顺着桌沿嘀嗒嘀嗒洒了一地,把桌子下面的货箱也弄潮了。“糟糕!”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手足无措,心里怦怦直跳:“怎么办?妈妈这回肯定要打我了!”    果然,听到响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