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探析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化是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专业发展关注的焦点。湖南农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基本趋同,但存在学校特色不显著的问题。基于农业院校的优势,从凸显行业特色、全方位实践教学、对学生差异化培养等方面构建湖南农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农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矛盾并存,人才培养质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使得市场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农业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往往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比如,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沿用了传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也基本参照一般院校设置,农业院校的农科特色彰显不够,也没有实施创新性的个性化培养过程。从效果方面看,培养的人才对农产品贸易了解得不深入,在其他贸易领域竞争力也不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已经势在必行。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本科专业。总体来看,国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培养科研理论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985”高校都是采用这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教学课程以理论研究型为主,几乎不涉及实务或实践课程。比如,北京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转轨经济、国别经济、WTO研究等,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可以在政府或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中担任经济分析和项目规划,各类外企和跨国公司的决策参谋与管理咨询,承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第二种是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是高职院校或专升本院校。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关注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开设的课程中实务性课程占了较大比例,如贸易实务、报关与报检等。此外,这些院校还开设了很多模拟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种则是结合了前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调整后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理论教育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类模式培养的人才既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基本适应市场对贸易、经济类人才的需求,较受业界的欢迎,因此,一般本科院校均采用此类培养模式。
  湖南农业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采用的是综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课程体系既注重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也有较多的应用性课程和实践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四个部分,主要开设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经营、农产品贸易等理论性课程,也有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海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电子商务等应用性课程。
  二、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主要困惑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院校基本趋同,缺乏特色优势
  从全国范围内看,各高等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同层次同类型的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趋同,如“985”“211”高校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开设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占主导地位,应用型课程少,实践课程几乎没有。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毕业生既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运用理论知识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分析,也要掌握专业的外贸操作能力和分析方法。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与一般院校类似,没有充分结合行业特色和地方优势建设出特色专业,导致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充分的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结合不够紧密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校内实验,比如,报关模拟、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电子商务等。此外,学校还开设国际贸易模拟的综合性实验,大三之前的每个寒暑假都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大四则开展毕业实习。但由于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只有4个,对学生的接纳能力有限,因此,毕业实习以分散实习为主,绝大部分学生都联系实习单位参与社会实习。
  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分散实习的效果参差不齐。一些综合素质较高或有一定社会资源的学生能够进入较好的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性高的实习,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更大,实习效果较理想;而大部分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可能性较低,造成这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就业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等问题。因此,目前实践教学效果有限,离理想的教学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有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路径
  (一)利用学校优势,构建凸显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
  构建有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落地到实践领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能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地方农业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结合地方的特色农业,构建凸显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一,与省内的特色农业结合,构建凸显行业特征的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符合人才,课程体系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原则。地方农业院校要以农产品贸易作为教学特色,依据特色定位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有生猪、茶叶,学校可以开设生猪养殖、茶叶生产等特色课程。学生到这些领域的企业参观调研和实习考察,他们能全面了解产品从生产到出口的全过程,掌握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和心得体会,深化对行业的认识与理解,并通过撰写报告,锻炼了写作能力。   第二,凝练农产品贸易的科研特色,以科研带动教学。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对农产品贸易领域的研究使得教师对这个领域深入了解、思考,教学过程中会自然将这些成果带到课程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湖南农业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一直鼓励和致力于科研团队建设,将教师的研究方向往农产品贸易领域集中,形成科研特色与优势。学校借助教师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定的案例以及教学素材,融汇到专业课教学中,以实现研究特色带动教学特色的发展。
  (二)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学校要构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优化了校内实践教学设置,主要包括新开设了如国际结算、报关模拟等实验课程,更新了专业综合模拟实习的软件,以便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最新变化和业务程序。下一步的计划是要结合专业特色建设的需要,使实践教学体系更紧密地配合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在实验软件中嵌入行业元素,并与开发商合作,在原有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一部分湖南省农业特色产品的元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业的认识,更有效地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另一方面,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创新开展校企合作,构建稳定有效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与科研服务,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也可寻求商务厅、农业厅、海关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与实践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
  其次,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实务领域的兼职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教学,既可以参与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也可以举办不定期的講座。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国际市场商品交易的最新动态、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情况,强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差异化培养
  根据学校对教师发展的要求,湖南农业大学教师可以分成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发展方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导师,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特色,对学生实行差异化培养。
  具体而言,教学型的教师被要求要参与实践实习,与同行业的专家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社会服务型教师除担任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社会服务工作,这类教师与企业或用人单位有密切的联系。这两类教师具有更多的机会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开阔学生视野。学生可以与贸易实践领域专业人士交流,有利于掌握行业动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毕业后想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这两种类型的教师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教学科研型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进行调研,数据搜集、整理等工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规范研究方法,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这类教师,获得更多的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爽,周博,刘文杰.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4, (9).
  [2]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 (3).
  [3]常春水,孙忠才,宿桂红.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 (3).
  [4]韩婷.国际贸易专业的特色突破和差异化发展基于天津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分析[J].才智, 2012, (26).
  [5]肖勇.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塑造以上海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10).
其他文献
19世纪的中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颓势难掩,鸦片战争后更是风雨飘摇。随着国运衰微,曾经在历史上孕育了洛阳、开封、郑州、安阳等多个古都的中原也成为了多难之地,天灾人祸不断,积贫积弱,全然没有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昔日荣光。  但是,河南的有志之士从未放弃过努力,在各种尝试之后,教育强省渐成共识。从1840年开封大梁书院开展教学改革到1842年清政府在开封重建河南贡院,河南教育事业一度走在全国前列。当时的
期刊
摘要: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民族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民族高校的特征进行探索。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灌输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占领这个主阵地,毫
期刊
编者按:  “推动‘双一流’建设、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这些河南高教领域的一系列“大动作”被朱清孟厅长作为重点多次提及,希望通过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為展示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本刊特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商丘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四所高校,结合学校重点
期刊
3月24日,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任务,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部署。对于落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为做好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
期刊
摘要:研究深入分析了一名学生旷课三天,跨省见网友的案例,以及事件背后涉及的学生个人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管理层面存在的漏洞。学校可以从教育层面、制度健全和落实层面以及管理层面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和加强防范,要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学校应该根据已发生的事件和案例,学会综合思考,树立问题意识,从事件中查漏补缺,全面梳理,善于从危机事件的先兆表现中发现线索、掌握规律,以便及早处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家校
期刊
2017年,洛阳师范学院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创新引领发展,制定下发了《洛阳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这份凝聚了学校办学智慧和心血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教学思想大讨论的结果,承载着学校提升教育综合实力的光荣与使命,引发了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针对人才培养改革的根本任务,洛阳师范学院精准发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成为洛阳师范
期刊
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课程、实践、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  全员教育,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新修订的2016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构
期刊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应用型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的路径,以许昌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为例,发现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青年教师的师德意识有待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压力大等问题。在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培养和培训“双师型”教师策略,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策略,建立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策略,加强
期刊
洛阳师范学院马韩旭同学扶老人的事迹近日在校内外传为美谈。洛阳七旬老人被无牌照摩托车撞倒,在无人搀扶、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马韩旭不加思考,毫不犹豫地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避免了老人被车流二次伤害的危险,随后协助120救护车将老人接走后才离开现场。老人难忘恩情,病情稍有好转就给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和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到:“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为社会培养出一个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期刊
培养教师,研究教育,造就民族英才,是洛阳师范学院百年来矢志不渝的坚守。百年来,学校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宗旨始终没有变,为河南特别是豫西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师资,曾被原国家教委表彰为首批“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的师范院校。据统计,在豫西地区,38%的中学校长,56%的中学教学名师都是洛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这充分展示了学校的特色品牌形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