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教委根据国家教委“一纲多本”的原则意见,组织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语教材,这套教材在每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前面用了整整五页的篇幅编排了“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图片内容,这是针对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排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推广性。以前也提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可是没有落到实处。苏教版小语教材把它作为教育内容编排在教科书之首,这在全国来说恐属首举,此举证明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组的同志颇具战略性眼光。
大家知道,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在较长时间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定势。学习习惯的良莠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以及今后的全面素质。那么,究竟应该培养小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呢?苏教版小语教材一至六年级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一年级
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
二年级
掌握正确的朗诵方法,培养朗读、背诵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三年级
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自主认真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四年级
读书要有选择,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五年级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
六年级
勤于搜集资料,不懂就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一、勤勉刻苦的学习习惯
十年寒窗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十分艰辛的脑力劳动。一个人欲对社会有所贡献,没有周总理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且不会对中华崛起有所帮助的。可见,学习非付出心血和代价不可。
二、全神贯注、精力高度集中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倘若心有杂念,目标不专,必然心旌摇曳,意念混乱,一定不会进入一种纯净入神的状态,学习效果与质量必受其影响。因此,学习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具有抵制外界干扰的能力,为自己营造一种宁静、温馨的学习氛围。
三、认真读书的学习习惯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专门选择环境喧闹的地方读书,强制自己认真读书。只有这样,才可读进去、记得住。读书首先要心绪到位,所谓心不乱想,眼不乱看。有的学生读书时或左顾右盼、或交头接耳、或心猿意马,如此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可能把书读好。所以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四、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疑问,教师需要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学问学问,不问,何来学问。清朝戴震就因具有不耻下问,才成为大学问家。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的。所以说质疑问难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小学生必须具有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倘若有疑不质,有问而不提,久而久之,疑问成堆,学习终将落伍。
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指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作出的回答,这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做法,可使思维得到锻炼。而有的小学生每每抄袭他人作业,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长此以往,何以完成学业。
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已成为学习指导的核心问题。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指导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学习习惯的培养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抓好起步训练与正面引导。
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大。从儿童入学的那一天起,教师就必须注意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儿童由于年龄特点,明辨是非的能力尚差,教师要为小学生指明,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用通俗简单的道理正面引导他们,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如读写的姿势习惯培养,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对照图示,知道什么样的才是正确的读写姿势。让小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读写姿势使小学生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他们起步抓起,严格把关,使之读书、写字的姿势、动作步步到位,并形成“定势”,这样才可终身受益。我们知道,书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可重写,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定型,改变就难了。因此,教师还必须认识到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的良好习惯,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突出的薄弱环节,我们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相关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把良好习惯的培养当成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任务去完成。
(二)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和指导工作。
我认为,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这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拿写字来说,教师给学生批改作业要写“优秀”、“良好”、“及格”的等第;改作文要写眉批、腰批、尾批;上课要在黑板上板书,这都是“身教”的表现。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写字毕恭毕敬、一丝不苟,这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是榜样和示范。反之,如果教师写字潦草、马虎、龙飞凤舞,对小学生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不也是一种“示范”吗?只不过是反面的示范。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不难的。
(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内驱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授之以渔”。教师“授渔”还必须让学生乐意“接渔”,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小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尚且不懂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将来究竟有多大的好处,而这方面的道理又不能对他们多讲,因为他们接受道理的能力尚不够,多讲会使他们觉得索然无味。因而,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其兴趣,为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师可组织诸如写字、朗读、背诵之类的小型竞赛,并把获奖面扩大一些,使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其兴趣一定倍增。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脆弱。习惯培养的主要手段是“重复”,“重复”的次数、频率越多越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牢固程度、巧妙程度则越高。“重复”是在人们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把操作行为通过“重复”转化为一种习惯,一种直觉,也就是“积淀”,即所谓习得。进行这样的“重复”,必须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做保证,意志品质是小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大家知道,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在较长时间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定势。学习习惯的良莠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以及今后的全面素质。那么,究竟应该培养小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呢?苏教版小语教材一至六年级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一年级
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
二年级
掌握正确的朗诵方法,培养朗读、背诵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三年级
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自主认真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四年级
读书要有选择,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五年级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
六年级
勤于搜集资料,不懂就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一、勤勉刻苦的学习习惯
十年寒窗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十分艰辛的脑力劳动。一个人欲对社会有所贡献,没有周总理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且不会对中华崛起有所帮助的。可见,学习非付出心血和代价不可。
二、全神贯注、精力高度集中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倘若心有杂念,目标不专,必然心旌摇曳,意念混乱,一定不会进入一种纯净入神的状态,学习效果与质量必受其影响。因此,学习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具有抵制外界干扰的能力,为自己营造一种宁静、温馨的学习氛围。
三、认真读书的学习习惯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专门选择环境喧闹的地方读书,强制自己认真读书。只有这样,才可读进去、记得住。读书首先要心绪到位,所谓心不乱想,眼不乱看。有的学生读书时或左顾右盼、或交头接耳、或心猿意马,如此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可能把书读好。所以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四、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疑问,教师需要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学问学问,不问,何来学问。清朝戴震就因具有不耻下问,才成为大学问家。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的。所以说质疑问难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小学生必须具有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倘若有疑不质,有问而不提,久而久之,疑问成堆,学习终将落伍。
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指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作出的回答,这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做法,可使思维得到锻炼。而有的小学生每每抄袭他人作业,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长此以往,何以完成学业。
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已成为学习指导的核心问题。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指导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学习习惯的培养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抓好起步训练与正面引导。
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大。从儿童入学的那一天起,教师就必须注意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儿童由于年龄特点,明辨是非的能力尚差,教师要为小学生指明,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用通俗简单的道理正面引导他们,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如读写的姿势习惯培养,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对照图示,知道什么样的才是正确的读写姿势。让小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读写姿势使小学生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他们起步抓起,严格把关,使之读书、写字的姿势、动作步步到位,并形成“定势”,这样才可终身受益。我们知道,书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可重写,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定型,改变就难了。因此,教师还必须认识到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的良好习惯,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突出的薄弱环节,我们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相关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把良好习惯的培养当成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任务去完成。
(二)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和指导工作。
我认为,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这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拿写字来说,教师给学生批改作业要写“优秀”、“良好”、“及格”的等第;改作文要写眉批、腰批、尾批;上课要在黑板上板书,这都是“身教”的表现。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写字毕恭毕敬、一丝不苟,这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是榜样和示范。反之,如果教师写字潦草、马虎、龙飞凤舞,对小学生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不也是一种“示范”吗?只不过是反面的示范。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不难的。
(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内驱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授之以渔”。教师“授渔”还必须让学生乐意“接渔”,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小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尚且不懂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将来究竟有多大的好处,而这方面的道理又不能对他们多讲,因为他们接受道理的能力尚不够,多讲会使他们觉得索然无味。因而,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其兴趣,为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师可组织诸如写字、朗读、背诵之类的小型竞赛,并把获奖面扩大一些,使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其兴趣一定倍增。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脆弱。习惯培养的主要手段是“重复”,“重复”的次数、频率越多越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牢固程度、巧妙程度则越高。“重复”是在人们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把操作行为通过“重复”转化为一种习惯,一种直觉,也就是“积淀”,即所谓习得。进行这样的“重复”,必须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做保证,意志品质是小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