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课堂的知识的传授服务这样一来,原本的枯燥课堂有了改观,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这些内容给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效率有了新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
一、在首要的阶段收集资料就需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自然地、流畅地融入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教师平时便会花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课件,形成自己的小小资料库,将来也可以随时享用。
(一)平时多注意搜集图片。图片是信息技术和学科交流的桥梁,而搜集和整理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在教学中,把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注意搜集,这样就会对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二)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与学科相关的事物时有发生,涌现出大量的宝贵信息,教师应该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类收集。教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注意资料的新颖性、时代性、资料的真实性,以及资料与学科的相关性。
(三)收集积累课件。教师要善于利用方便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在互联网上搜集现成的学科课件,比如说许多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各种flash动画。我们畅游互联网、收集合适的课件,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小小课件库,这样一来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基本知识的有机整合上。
(四)发展学生参与。在整合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会更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学生手边会有很多的资料如风景片、明信片、照片、挂历、科技动画片如蓝猫千问以及自己上网下载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好的素材来源,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多种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有了资料库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关键。
(一)整合图片。教师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注意图片本身所反映的不同内容,表现宏观与微观的内容,创造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整合信息。在信息资料方面,注意资料与学科知识的充分整合,就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上对信息的组织、交融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而并不是非信息知识的罗列者或讲解者。首先注意资料的原汁原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学生从中也领悟到所学的知识的有效性;注意资料与学科知识有机的交融。举例:如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章节时,我们把近期火星大冲的有关知识融合到教学中,通过模拟演示火星大冲的形成过程,以及火星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三)整合课件。教师在编排、组织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课件和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相结合。在组织课件以及运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整堂课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课件的自我展示,学生只是看到眼前全是动画,这样一来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课堂好像完全成为了一堂课件展示课。这样最终的效果很不好,这样教师只是自己改变了传授知识的手段,并非真正的与学科相结合的改进。所以,在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课件精而不滥,能用动画不用静止,能用彩色不用黑白,能写板书不用电子黑板,能思考就不解说,补充信息而不翻版课本,课件注意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结合。综合这些,课堂上既御用了信息技术,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授课时间,还可以把节省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整合交流平台。近来在国际教育中常说的三句话很生动:“你听来的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交流平台,是教师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和动手做的最佳手段。教师通过建立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研究、探讨,而不是以往的被动的接受,进入交流平台,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性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同时借助交流的平台,学生学会了信息的处理,学会了交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整合交流平台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遨游,不要脱离了轨道,使教学在思考的自由性和有大方向的组织下进行。
(五)整合研究性学习。教师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把研究性题目展示在学生面前,提供查询资料的网址,学生通过网站了解地理学科某些方面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一些学科前沿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并通过科学家的思路锻炼自己研究性的思维。
(六)整合复习课。复习课和一般上新课有很大的不同。使用信息技术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适当地使用电子黑板,但是复习内容却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翻版。教师要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基础知识、知识体系、突出主干,注意重点知识结构以及联系,关注热点、焦点,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机地整合,整合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南国农 李运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学
[2]孙杰远主编,何克抗主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现代教育技术 张宪忠 马维和姚刚 主编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
一、在首要的阶段收集资料就需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自然地、流畅地融入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教师平时便会花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课件,形成自己的小小资料库,将来也可以随时享用。
(一)平时多注意搜集图片。图片是信息技术和学科交流的桥梁,而搜集和整理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在教学中,把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注意搜集,这样就会对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二)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与学科相关的事物时有发生,涌现出大量的宝贵信息,教师应该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类收集。教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注意资料的新颖性、时代性、资料的真实性,以及资料与学科的相关性。
(三)收集积累课件。教师要善于利用方便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在互联网上搜集现成的学科课件,比如说许多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各种flash动画。我们畅游互联网、收集合适的课件,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小小课件库,这样一来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基本知识的有机整合上。
(四)发展学生参与。在整合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会更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学生手边会有很多的资料如风景片、明信片、照片、挂历、科技动画片如蓝猫千问以及自己上网下载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好的素材来源,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多种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有了资料库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关键。
(一)整合图片。教师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注意图片本身所反映的不同内容,表现宏观与微观的内容,创造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整合信息。在信息资料方面,注意资料与学科知识的充分整合,就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上对信息的组织、交融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而并不是非信息知识的罗列者或讲解者。首先注意资料的原汁原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学生从中也领悟到所学的知识的有效性;注意资料与学科知识有机的交融。举例:如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章节时,我们把近期火星大冲的有关知识融合到教学中,通过模拟演示火星大冲的形成过程,以及火星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三)整合课件。教师在编排、组织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课件和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相结合。在组织课件以及运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整堂课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课件的自我展示,学生只是看到眼前全是动画,这样一来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课堂好像完全成为了一堂课件展示课。这样最终的效果很不好,这样教师只是自己改变了传授知识的手段,并非真正的与学科相结合的改进。所以,在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课件精而不滥,能用动画不用静止,能用彩色不用黑白,能写板书不用电子黑板,能思考就不解说,补充信息而不翻版课本,课件注意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结合。综合这些,课堂上既御用了信息技术,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授课时间,还可以把节省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整合交流平台。近来在国际教育中常说的三句话很生动:“你听来的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交流平台,是教师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和动手做的最佳手段。教师通过建立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研究、探讨,而不是以往的被动的接受,进入交流平台,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性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同时借助交流的平台,学生学会了信息的处理,学会了交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整合交流平台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遨游,不要脱离了轨道,使教学在思考的自由性和有大方向的组织下进行。
(五)整合研究性学习。教师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把研究性题目展示在学生面前,提供查询资料的网址,学生通过网站了解地理学科某些方面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一些学科前沿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并通过科学家的思路锻炼自己研究性的思维。
(六)整合复习课。复习课和一般上新课有很大的不同。使用信息技术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适当地使用电子黑板,但是复习内容却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翻版。教师要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基础知识、知识体系、突出主干,注意重点知识结构以及联系,关注热点、焦点,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机地整合,整合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南国农 李运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学
[2]孙杰远主编,何克抗主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现代教育技术 张宪忠 马维和姚刚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