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船的问世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船的起源,知道远在史前时期,由于渔猎的需要,人类制造了众多的原始渡水工具,如腰葫、木筏、竹筏、羊皮筏子、独木舟等。可是这些渡水工具并不完美。筏子没有干舷,而且又有较大的缝隙。当筏子的载重量增加时,乘载在筏子上的人和货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水的浸淹。独木舟虽然不漏水,有一定的干舷,但在水中的稳定性不好。针对浮筏和独木舟的这些弱点,我们的祖先对它们不断地进行革新,在浮筏的两侧添加木板,再填充缝隙,演变成了平底的木板船:在独木舟的两侧加宽加高,原来的独木舟就逐渐变成船底了,慢慢地演化成尖底或圆底的木板船。于是,事物发生了质变,完全不同于浮筏和独木舟的新船——木板船就此问世,这是造船史上的飞跃!
  那么最早的木板船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这个问题至今也无法断定。一般认为最迟是在殷商时候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为我们揭开了早期木板船神秘的面纱。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甲骨文中“舟”字,从字形来看已经不是一棵独木制成的舟,而是用纵向和横向构件组成的木板船。“舟”字上有2或3条横线,代表横梁、肋骨或舱壁等构件。用横梁既能使船体更加结实,又可以形成3至4个分段隔舱,还能将舷板的接头钉在横架上,用短板可以接成长板船。至今还在使用的舢板就是从早期的木板船演变而来的。舢板,原名“三板”,顾名思义,可以推测它最初是用三块木板构成的,就是一块底板和两块舷板组合而成。
  木板船发展到战国时期,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发现的中山国墓中出土的三艘木板船遗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板船残存,采用铁箍拼接船板,用铅皮、麻布、油灰等填塞缝隙的工艺手法加工而成。出土时在船板上发现有编钟、石磬、鼓等乐器遗存,因此推断它们可能是中山国国王生前的游船。复原后的这条船纹饰瑰丽,尺度比例协调,具有相当理想的流线型,是不是很难想象在2300年前就有如此完美的船型?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土面积很小,它地处边陲,且少有大江大河之利,竟然有如此高超的造船技艺,那么齐、魏等大国以及南方濒江临海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各国更是如此。中山国一号墓木板船的发现,表明了我国从独木舟时代过渡到了木板船时代。
  在木板船中,尤其以战船的质量最为上乘,比民用船只结构更为复杂和坚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江南水战频繁。当时以吴国的战船最为著名,而大翼战船正是吴国战船的旗舰,是快速攻击船的突出代表,可以载士兵90多人,有较高的航行速度。
  超级链接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金雕艺术船模其创意就来源于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吴国的大翼战船。原船长约27.6米,宽约3.68米。这个船模是经过严格考证后用纯度为99.99%的黄金按照1:50的比例精心雕刻而成的,重达3千克。
  这件金船能让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战船的概貌。船体部分含船壳、船底、船舱、战棚、甲板和栏楯等结构附件;船首尾均竖有望楼,可以登高观察敌情;船舷架桨,两舷共有24桨;船尾有舵桨,用来控制船只方向;船舷栏楯柱头之间架设有藤条牌,用以抵御箭弩或者对抗敌军强行登船攻击。船上有98个1至2厘米的袖珍人物。甲板上有作战的指挥官、将领、武士等,他们身着不同服饰,手持钩、弓、斧、矛等不同兵器,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就连盔甲上的锁片、衣物的褶皱也都清晰可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甲板下有48名奋力划船的桨手。船身、桨叶多处被敌人的弓箭射中,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木板船的特点和水战场景。
  木板船产生以后,多在内河和沿海一带使用,由于它的抗风能力较差,还无法走向更广阔的海洋。只有当抗风浪能力较强,并能借助自然风力,进行较远距离持续航行的船舶出现后,人类的航海活动才能更为主动。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周甜供稿)
  那么继木板船之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船只呢?让我们期待下一期更精彩的内容吧!
其他文献
亲爱的读者,你可否有过和大海肌肤相亲的经历?  记得第一次看到大海,是我十岁的时候。一个灼热的夏季,我和家人乘着牛一样慢的列车到北戴河,那车可不是现在飞一样的高铁,而是每一站都停的、极其闷热的慢车。但是闷热也不重要了,充满着梦想和渴望,我的心飞到了大海边。  亲眼见到大海的感觉,惊奇而又平静。风和日丽,蔚蓝无际,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个涟漪都闪着耀眼的金光,那样的安静,就像一位少女,浅浅地微笑。这哪
2010年11月末到12月初,英国法恩群岛周围海域的暴风雨导致三只海豹幼崽被冲入大海,它们被迫在一年之中天气最恶劣的时期上演了一场危险的漂泊之旅,最后在大约350英里(约合563千米)外的荷兰海岸被人发现。  三只小海豹并不是结伴而行,而是独自漂流到荷兰海岸的。12月13日,三只法恩群岛小海豹中的第一只在荷兰特塞尔被人发现,当时的它还不满3周,被送到荷兰的一家海豹救助中心。另外两只小海豹分别于20
摘要:机器人行业企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日趋壮大;机器人相关职位应运而生,人才需求出现缺口。五年制高职需充分把握时机,抢占新技术高地,及时有效地开发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为职校生创造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34-04  一、课程开发缘起  (一)技能大赛为指引  全国职
龙王庙是旧时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者久雨不止时,百姓就会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风调雨顺。威海人世世代代以山和海为伴,沿海的港湾孤岛大都修有龙王庙,其中,靖子龙王庙是现今威海保存最好的庙宇。今年的“谷雨节”,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来到了靖子龙王庙参观。  村里的苗爷爷告诉我们,靖子龙王庙始建于明朝末年。当时村民们以打鱼为生,渔船出海时大都会遇到大风大浪的坏天气,渔民为了获得平安,就
能够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虫大约有500多种,这些造礁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水深50米以内,适宜温度为22~32℃,如果温度低于18℃则不能生存。而高纬度地区都比较寒冷,所以那里的海区没有珊瑚礁。
五位小编在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一只光洁的海豚从水面腾空跃起,在空中优美地转身后扎进水里。
“有没有更经济更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内陆海洋生物馆里的水来自哪里?”“海水中的海腥味是怎样产生的?”“现在地球变暖,大约多久就会淹没陆地?到时候我们去哪里住?”在山东省青岛市同安路小学的海洋体验馆里,二十几位学生和来自欧洲脱盐学会秘书长米利亚姆·巴拉班女士、肯塔基州懿华水处理公司总裁罗德尼·奥利克先生在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脱盐大会在业内已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现发展成
摘要:国家扩招政策发布后,高职院校面临着“如何招生”“谁来教”“怎么教”和“教什么”人才培养系统性的新挑战,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扩招基调,如何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多元化分类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院校探索的主要方向。以相关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为多种生态要素的宁波区域电商产教融合综合体,通过教育资源聚集、体制机制创新和教学形态改革进行了尝试,為高职社招联盟化、社会化
摘要:基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职业教育学课题数据,从立项数量、项目类别、地区分布、立项单位、研究领域五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学立项课题数量、层次有待提高,且在区域、申报单位和研究领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由此提出了五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学;立项课题;十一五;十二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啊?难道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