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个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论述在建筑设计中如何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纵观我国逾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可以看到,建筑是良好结合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种产物,亦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而文化,既是历史现象,亦是地域现象。例如,黄河流域的四大传统文化就分为: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建筑并不单纯只是满足其使用功能,更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等的体现。
   而全球化的浪潮,对各国的文化、经济的冲击日益严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样深受影响,在建筑行业中尤为突出,在当下市场中地域文化的特点越来越被激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受到严重的破坏,欧式风格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疯狂流行,四处都是西方文化,城市景观设计中欧式也受到青睐。种种现象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我国建筑,并设计出具有独特我国风格的建筑。
   一、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
   我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了解建筑的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的审美和思想、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是一种精神特质的体现和升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可以体现一种精神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和整合。我们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理解、提炼并有机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建筑既简洁明朗、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又具有真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我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我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设计理念。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我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我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我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我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我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我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我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我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我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我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我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我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我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我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二、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实现在建筑设计中创新(一)关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误区:
   1、对我国建筑文化业内至今定位不清,误区重重。对于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认为我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我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认为我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我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 ;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第三,就是体系的对立。有人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这种观念在在建筑师中间颇有普遍性。虽然他们在我国土生土长,但受现代建筑教育多于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建筑传统的根基很薄,基本上是喜新缺旧,缺乏建筑文化修养。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淺薄必然导致一方面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发展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的左右,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
   2、我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反而与西方文化的追求很相像。比方说我们许多古城的规划很有文化性和地方性,注意了环境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今日的风景名胜。而现在我们一般的城市规划和开发项目大多只注意道路的宽阔,缺乏个性化。还有,我们的传统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这种美德就是现代西方建筑所探讨的生态性和共生论;而现在很多开发项目受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了这些美德,大多都在延续同一个模式,重复同一个思路,违背了因地制宜、因环境而宜的原则。现在流行的造园艺术也大多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既没有发掘我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也很少塑造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造成了园林与文化的断裂。假使我们摆脱崇洋的迷信,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我国建筑文化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二)关于实现我国建筑文化现代化:
   1、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文化的源流不应限定,要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对待外来文化,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会贯通。设计中应遵循建筑创作的基本准则,要自然合理,避免生搬硬套。我们许多城市都热衷于搞高层建筑,把摩天大楼看作现代化的标志。于是形形色色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极不协调,毫无美感可言。不但没有为城市增添多少现代气质,反而大大破坏了城市原有的风貌特征。2、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关系,历史上就曾有过很好的范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唐宋的寺塔,均非我国固有,而是从印度传入,经融合发展而具有我国的特色。这对我们也是很好的启发。我们的近邻日本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中,日本建筑师逐渐走向成熟。如今,他们成功地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表达是自然的流露,再无需模仿传统,也无需模仿西方。他们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借鉴外来建筑理论和优秀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处理好本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日本现代建筑。
   三、 结束语
   传统建筑空间之所以能激发今人的审美情感,是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使人们联想到当时的生活形态、时代背景和文化精神,从而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愉悦身心,最终进入一种“悦志悦神”的审美状态。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要继承,但不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要原封不动地照搬。在处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上,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设计出新的、具有时代性又兼顾历史性的建筑空间。
其他文献
摘要:鄂尔多斯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2.254公顷。该工程是集民族文化活动,特色展览,全面健身活动,老年交谊活动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建筑,是鄂尔多斯市构筑文化强市全力打造的标志性建筑,是该市城市建筑的一座新地标。该工程由鄂尔多斯市政府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投资建设;由内蒙古新雅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北京中建设恒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下面就该工程项
期刊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混凝土加强质量控制、对保证工程质量、防患于未燃、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浪费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水泥水泥进仓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裝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水泥应一般入库存放。先到先用,由于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份遇水时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水泥仓库应保持干燥,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素质也要随着加紧提高,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是企业培训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系统内训师建设的现状,提出了进行内训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方法。主要从内训师的选拔、培育、任用和制度建设等几个层面进行探讨。  关健词:电力系统;企业内训师;选拔任用;培育培训;  概述:  现代企业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时,人力资源建设始终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内容之一,员工培训正是企
期刊
摘 要: 森林在提供氧气、 净化空气、 防治污染 ,满足人类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以及提供木材、薪材和非木质林产品 ,振兴山区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上所述森林培育的功能与作用 ,决定了森林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森林培育对生态建设的作用的研究 ,从森林培育的角度 ,说明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同过去有了极大的不同,新形势也要求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簡要探讨了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今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1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1财务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方面普遍还比较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电力企业展开
期刊
摘要:笔者就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同时也论述了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及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从单纯由政府投资发展为政府投资、企业等其他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从财务经济分析的目标、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财务经济分析的理论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财务经济分析;基本目标  1 财务经济分析目标  1.1 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目标 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目标是所有财务经济分析主体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目标可以表述为“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即财务经济分析主体通过对会计主体提供的财务经济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为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拓创新。近年来,浙江上三高速公路新天管理处在集团公司“同路同心、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引领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混泥土施工裂缝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作者从事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防治的方法,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使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防治方法  前 言  随着我国不断的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建设的重视,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和城市的堤防工程实施加固以及修建,在其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技术要求特别严格,务必做到消除工程隐患、确保工程安
期刊
摘要:中职数学应该主要从学生的学习观、兴趣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高效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客观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中职生的数学爱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习惯  多年的中职数学教学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他们在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