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纪念肖氏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作曲家郭文景对肖氏有他的评价:肖斯塔科维奇是苏俄音乐的骄傲,他不曾也无须取悦西方,他超越“冷战思维”,他的音乐永恒。
一、老肖同志
肖斯塔科维奇的命运和所处的时代,与其他作曲天才相比,是非常特殊的。可我觉得更特殊的,是老肖在特殊时代中的特殊性格。在我眼中,老肖与很多愤世嫉俗但神经脆弱的艺术家不一样,他是一个坚韧的人,能够承受沉重的打击(他多次遭到猛烈的批判);又与许多激昂冲动、宁为玉碎的知识分子不一样,他受得了胯下之辱(遭批判后,他总是检讨得很好)。总之,他不伤感不滥情不冲动,非常之皮实,是一个坚毅理智、没有眼泪鼻涕的大丈夫。
老肖生于1906年,比我整大50岁。他要是活到今天也才100岁。他当然可以像西贝柳斯那样活过90岁。谁都知道,他在苏联过着优裕的生活,一点不比作为芬兰国宝的西贝柳斯差。可他连70岁都没有活到。厚禄归厚禄,坚强归坚强,再怎么皮实,终究难敌沉重的现实。
二、回忆录
老肖死后,在美国冒出一本他的回忆录,引得他对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态度众说纷纭。种种争论,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没有从他的音乐出发来认识他和理解他。其实,我们不妨在他的音乐里听见什么就承认什么。即使听到非常矛盾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毕竟,今天我们可以坦言,老肖生活在一个政治高压的社会中。
记得曾听一个人讲,他读了老肖的回忆录后,因突然看见一个他不认识的老肖而震惊困惑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可我的感觉正相反,读了回忆录后,我感到以前自己在未受任何文字影响时听肖的音乐产生的很多感觉明确了、证实了。但我又不同意回忆录出版后的另一种倾向:把老肖的创作仅视为对某种制度的控诉。这种简单化的观点,妨碍真正深入地理解认识他。的确,紧张尖锐、独树一帜的肖斯塔科维奇风格,很容易被贴上“抗议”的标签,但乱贴标签是对大师的不敬,过分夸大所谓政治内含,是对他艺术的贬低。其实,令人倾倒的“肖斯塔科维奇风格”,是在他得宠时就基本形成了的。他的声誉来自他的音乐,不是因为他遭批判。他不是一个搞“持不同政见表演”的人。万万不可把老肖弄成用“政治”来补充其艺术的人。他是苏俄音乐的骄傲,他不曾也无须取悦西方,他超越“冷战”思维,他是伟大的艺术家。
另外,虽然老肖的艺术常与苏联官方的“钦定”标准发生冲突,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他的第二、三、十一、十二交响曲是歌颂俄国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些东西,我翻来覆去的听,也只能听出这么个意思来。要说他的创作对他所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毫无反映,是不可想象的。
三、战士
其实,如果撇开意识形态的干扰,单纯从音乐出发,理解肖斯塔科维奇一点不难。他的音乐中十分清楚地蕴含着道德的力量、批判的力量和辛辣的讽刺。这在诸如《鼻子》、《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犹太组歌》、第十、十三、十四交响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里面毫无疑问地包含了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但也并非仅仅如此。他是那种内心有严格道德尺度的人,对社会和人性的丑恶是毫不宽容的,充满了不妥协的精神。他喜欢果戈理、契可夫、左琴科不是偶然的。他可能没有机会读到鲁迅,不然也一定会喜欢的。把老肖仅视为专制的批判者还不够,那太降低了他。他的音乐所包含的思想有更普遍、更永恒的意义。我认为即使他生活在西方国家,他也将同样不失锋芒地抨击批判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以及各种丑恶的东西,就像鲁迅一样。我觉得这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四、巨人
我非常喜欢“肖斯塔科维奇风格”。当终于可以敞开了听西方现代音乐时,那五光十色的一切曾令我十分着迷。但渐渐地,那些不论是朦胧、华丽、纤细,还是痉挛、粗野、呻吟的东西,都不太能打动我了。惟有老肖如岩石一样坚硬冷峻的音响,简练激昂的节奏,还在震动着我的心灵。就说这节奏吧,在20世纪,作曲家们为节奏的复杂化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最终复杂得丧失了节奏的可感知性,使节奏失去了冲击力。而肖氏简练的节奏总是可感知的,充满张力的,而且也是变化多端的,并总是具有撞击心灵的力量。
肖斯塔柯维奇那种由简朴而产生的巨人感,总是令我激动不已。例如,在《第八交响乐》第一乐章激烈的展开部之后,他缓缓地用一支英国管横贯整个再现部的主部以及副部的一半篇幅。这是广阔而苍茫的大手笔。又如第十三交响乐,他虽用了大型合唱队,但仅用男低音,不过,是一百个男低音!在他写这部作品的年代,西方的作曲家们,正时兴将大型交响乐队的声音细分成几乎一人一个声部。而他在第十三交响曲中,巨人般地让一百个男低音在五个乐章中,从头至尾齐唱!这仿佛是用一支巨大的笔在广袤的大地上谱曲。
如果说真正的力量在于内在的张力,而不在于数量的话,老肖用室内乐写成的第十四交响乐,就是一个最优秀的例子。在这部讲述死亡的作品中,他多次用细若游丝的单音,深入刻骨地写出了紧张颤抖的心理状态。也许通过第四乐章《自杀的女人》的歌词,我们能感受他这部作品中那种凄厉的美吧:三朵百合花,百合花三朵。/生长在我没有十字架的坟头。/三朵百合花,/它们镀金的衣衫被寒风吹散,/漆黑的天空,/倾盆大雨,/它们这时得以盥洗,/一如帝王的权杖那样端庄美丽。/一朵从伤口中生出,/而当落日喷发烈焰的时分,/这朵哀伤的百合花好像鲜血染成。/另一朵生自我的心田,/它受尽了苦痛。/在长蛆的洞穴;/而第三朵的根把我的嘴撕裂,/它们在我的坟头孤寂地生长,/它们四周大地荒凉,/而它们的美丽如同我的生命一样该诅咒。
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像兀立的岩石,有力地直刺铅灰阴沉的天空,静静地,象征着20世纪人类的命运……
一、老肖同志
肖斯塔科维奇的命运和所处的时代,与其他作曲天才相比,是非常特殊的。可我觉得更特殊的,是老肖在特殊时代中的特殊性格。在我眼中,老肖与很多愤世嫉俗但神经脆弱的艺术家不一样,他是一个坚韧的人,能够承受沉重的打击(他多次遭到猛烈的批判);又与许多激昂冲动、宁为玉碎的知识分子不一样,他受得了胯下之辱(遭批判后,他总是检讨得很好)。总之,他不伤感不滥情不冲动,非常之皮实,是一个坚毅理智、没有眼泪鼻涕的大丈夫。
老肖生于1906年,比我整大50岁。他要是活到今天也才100岁。他当然可以像西贝柳斯那样活过90岁。谁都知道,他在苏联过着优裕的生活,一点不比作为芬兰国宝的西贝柳斯差。可他连70岁都没有活到。厚禄归厚禄,坚强归坚强,再怎么皮实,终究难敌沉重的现实。
二、回忆录
老肖死后,在美国冒出一本他的回忆录,引得他对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态度众说纷纭。种种争论,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没有从他的音乐出发来认识他和理解他。其实,我们不妨在他的音乐里听见什么就承认什么。即使听到非常矛盾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毕竟,今天我们可以坦言,老肖生活在一个政治高压的社会中。
记得曾听一个人讲,他读了老肖的回忆录后,因突然看见一个他不认识的老肖而震惊困惑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可我的感觉正相反,读了回忆录后,我感到以前自己在未受任何文字影响时听肖的音乐产生的很多感觉明确了、证实了。但我又不同意回忆录出版后的另一种倾向:把老肖的创作仅视为对某种制度的控诉。这种简单化的观点,妨碍真正深入地理解认识他。的确,紧张尖锐、独树一帜的肖斯塔科维奇风格,很容易被贴上“抗议”的标签,但乱贴标签是对大师的不敬,过分夸大所谓政治内含,是对他艺术的贬低。其实,令人倾倒的“肖斯塔科维奇风格”,是在他得宠时就基本形成了的。他的声誉来自他的音乐,不是因为他遭批判。他不是一个搞“持不同政见表演”的人。万万不可把老肖弄成用“政治”来补充其艺术的人。他是苏俄音乐的骄傲,他不曾也无须取悦西方,他超越“冷战”思维,他是伟大的艺术家。
另外,虽然老肖的艺术常与苏联官方的“钦定”标准发生冲突,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他的第二、三、十一、十二交响曲是歌颂俄国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些东西,我翻来覆去的听,也只能听出这么个意思来。要说他的创作对他所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毫无反映,是不可想象的。
三、战士
其实,如果撇开意识形态的干扰,单纯从音乐出发,理解肖斯塔科维奇一点不难。他的音乐中十分清楚地蕴含着道德的力量、批判的力量和辛辣的讽刺。这在诸如《鼻子》、《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犹太组歌》、第十、十三、十四交响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里面毫无疑问地包含了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但也并非仅仅如此。他是那种内心有严格道德尺度的人,对社会和人性的丑恶是毫不宽容的,充满了不妥协的精神。他喜欢果戈理、契可夫、左琴科不是偶然的。他可能没有机会读到鲁迅,不然也一定会喜欢的。把老肖仅视为专制的批判者还不够,那太降低了他。他的音乐所包含的思想有更普遍、更永恒的意义。我认为即使他生活在西方国家,他也将同样不失锋芒地抨击批判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以及各种丑恶的东西,就像鲁迅一样。我觉得这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四、巨人
我非常喜欢“肖斯塔科维奇风格”。当终于可以敞开了听西方现代音乐时,那五光十色的一切曾令我十分着迷。但渐渐地,那些不论是朦胧、华丽、纤细,还是痉挛、粗野、呻吟的东西,都不太能打动我了。惟有老肖如岩石一样坚硬冷峻的音响,简练激昂的节奏,还在震动着我的心灵。就说这节奏吧,在20世纪,作曲家们为节奏的复杂化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最终复杂得丧失了节奏的可感知性,使节奏失去了冲击力。而肖氏简练的节奏总是可感知的,充满张力的,而且也是变化多端的,并总是具有撞击心灵的力量。
肖斯塔柯维奇那种由简朴而产生的巨人感,总是令我激动不已。例如,在《第八交响乐》第一乐章激烈的展开部之后,他缓缓地用一支英国管横贯整个再现部的主部以及副部的一半篇幅。这是广阔而苍茫的大手笔。又如第十三交响乐,他虽用了大型合唱队,但仅用男低音,不过,是一百个男低音!在他写这部作品的年代,西方的作曲家们,正时兴将大型交响乐队的声音细分成几乎一人一个声部。而他在第十三交响曲中,巨人般地让一百个男低音在五个乐章中,从头至尾齐唱!这仿佛是用一支巨大的笔在广袤的大地上谱曲。
如果说真正的力量在于内在的张力,而不在于数量的话,老肖用室内乐写成的第十四交响乐,就是一个最优秀的例子。在这部讲述死亡的作品中,他多次用细若游丝的单音,深入刻骨地写出了紧张颤抖的心理状态。也许通过第四乐章《自杀的女人》的歌词,我们能感受他这部作品中那种凄厉的美吧:三朵百合花,百合花三朵。/生长在我没有十字架的坟头。/三朵百合花,/它们镀金的衣衫被寒风吹散,/漆黑的天空,/倾盆大雨,/它们这时得以盥洗,/一如帝王的权杖那样端庄美丽。/一朵从伤口中生出,/而当落日喷发烈焰的时分,/这朵哀伤的百合花好像鲜血染成。/另一朵生自我的心田,/它受尽了苦痛。/在长蛆的洞穴;/而第三朵的根把我的嘴撕裂,/它们在我的坟头孤寂地生长,/它们四周大地荒凉,/而它们的美丽如同我的生命一样该诅咒。
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像兀立的岩石,有力地直刺铅灰阴沉的天空,静静地,象征着20世纪人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