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去办住院手续,准备做活检。”医生催促。
“活检?”刘欣心里“咯噔”一下。
身后,一个急迫的声音响起:“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先住院。”刘欣回头,对妻子挤出一个笑容。
“住院?要住多久?我还有很多工作呢!”钟黎急了。
“你能不能先关心一下自己!”刘欣忍不住对妻子发了火。
心无旁骛
2011年3月的一天,渝中区某工程项目现场会。
“今天,我们研究解决项目资金拨付的问题……”钟黎首先发言。
“你到区建交委(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才多久,很多情况你了解吗?”有人抢过话。
“就是,工程上的事,很复杂。”有人附和。
“这事,我觉得挺简单的。”钟黎笑着说。
“你说得简单哟!”有人讽刺。
“把拨付审签程序这样改一改,资金到账时间就能缩短十天。”钟黎拿出方案。
方案,在大家手中传开。
“这个办法好。”
“嗯,好操作。”
看完方案,大家齐点头。
“没有深厚的财务知识,想不出这么好的方案。”项目负责人很佩服钟黎。
钟黎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
大学毕业后,她去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做了工人;后来,被调到渝中区审计局下属单位审计事务所工作;再后来,又调任渝中区建交委纪委书记,接着兼任区“三治三化三创”办公室副主任。
都说隔行如隔山,但钟黎每次跨界都成绩斐然。
在区建交委,她推出了全市建交系统首个《重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在区建管办,她牵头制定了《渝中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规范》。
…………
“她怎么这么厉害啊?”有人惊叹。
钟黎的秘诀就两个字——学习。“学习,陪伴我每一天。”她说。
在她家,从床头到客厅,到处堆满了书——从木材加工到会计统计,从党风廉政到城市管理,种类繁多。
有的人做官,费尽心思往上爬。“可我喜欢心无旁骛地钻研业务。”钟黎说。
每到一个新岗位,钟黎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在业务钻研上,她有一股狠劲。比如调到审计事务所上班时,为了工作需要,她决定考取注册会计师。“当时,所里参加这项考试的人很多,但通过的只有我一个。”钟黎脸上带着骄傲。
正是心无旁骛地钻研业务,她的工作才创新迭出。
同事说:“问题一到了她手里,就会变得简单。”
群众说:“她想的招,总是那么公平实在。”
铁面无私
2011年7月,渝中区建管站原站长林某涉嫌违纪被“双规”。
“你必须把问题说清楚。”钟黎说。
“不懂你说啥子。”林某采用“拖”字诀。
“拖”字诀很快生效——林某人脉广,他一被“双规”,钟黎的手机就响个不停。
面对说情,钟黎总是一句话:“对不起,我们只能按政策办事!”
“你说我有问题,那你查呀。”“拖”字诀失效后,林某用上“赖”字诀。
“好吧,我们听你的。”钟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专案组一笔一笔对账。
经过半月奋战,林某的违法事实露出真容。
“你看你,瘦了一大圈。”同事说。
“案子破了,瘦十斤也值。只要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一天,‘黑脸包公’的角色就要扮到底。”钟黎说。
2010年,钟黎调任区建交委纪委书记,又分管招投标工作,手中权力特别惹人惦记。
面对诱惑,钟黎从来都是一句话:“不要送礼。你送不送,我都是按规定办事。”
钟黎也这样要求身边的人,走上纪检监察岗位第一天,钟黎就请来所有亲戚开会:“说情一律无效,统统按规定办事!”
有人觉得钟黎特别无情,“油盐不进”,但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的“无情”背后,是真正的“有情”。
查处林某后,钟黎失眠了:“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尤其是专业技术干部,纪检工作不仅要查处犯错误的干部,更要想办法教育干部不犯错误。”很快,钟黎推出了“秉公执法、廉洁从政”专项教育活动,针对工程中容易出现违纪违法的环节制订了20多项监督制度……“希望能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来防止干部倒下去。”钟黎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大家都看到了钟黎“无情”背后的“真情”。“谁说她无情,她对同事的爱很深沉。”区建交委纪委副书记张晓蓉说。
身先士卒
2011年初,渝中区成立“三治三化三创”办公室,牵头整治老旧社区。
“一年完成36个社区、两年完成76个社区的整治,太难了。”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的冉涛找到领导,申请配一个得力助手。
“你想要谁?”领导问。
“钟黎。”冉涛脱口而出。
“钟黎很不错,但她身兼数职,怕忙不过来哟!”领导说。
没想到征求意见时,钟黎竟没半点犹豫:“没关系,我能兼顾。”
“钟黎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分管领导。”“三治三化三创”办公室干部蒋倩说。
“我算啥子领导哟!”钟黎哈哈一笑。
钟黎从不把自己当领导,上任第一天,她就一头扎进社区,“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制订方案”。
一个周六,钟黎的计划是带领同事完成五个社区整治方案的审查工作。走到半路,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明天再来吧。”有同事提议。“居民们都盼着呢,不能耽搁。”钟黎带头冲进雨里。
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钟黎把36个社区跑了个遍。
“钟主任来这里不下八次。”菜园坝竹园小区居民邓良珍说。 老旧社区整治多侧重环境改造,但此小区有个更头疼的问题:没有排污管道,一下雨,便污水直流,无从下脚。
“不解决问题,算啥子整治?”在一次调研中,居民们对钟黎说。
“啥子问题没解决?”钟黎问。
“排污。”
“走,我跟你们去看看。”钟黎说。
每到一个社区,居民们总有一箩筐问题。
“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慢慢说,我一条一条地记!”记录群众的意见,早已成为钟黎的习惯。
不仅仅是深入调研,钟黎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同技术员、工人一起商讨施工方案。
“这个干部是个专家。”一位农民工说。
“好些社区群众跟我们一样,一开始都很抵触整治,但看到钟主任尽心尽力帮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支持呢!”邓良珍说。
不把自己当官,不坐而论道——不论在任何岗位上,钟黎都靠她的实干,赢得了群众的拥戴。
病而不休
2012年3月1日,人和街社区,整治验收工作拉开帷幕。
“咦,你怎么挂着病员牌?”验收接近尾声时,一名同事叫起来。
钟黎的手是肿的,手背上还有针眼。
“钟主任,你怎么了?”同事们围过来。
钟黎一把扯掉病员牌:“没事,明天做个小手术。”
3月2日,进手术室前,钟黎忙里偷闲,给同事打电话:“整治现场你们多费点心,我手术完就来。”
3月3日,活检结果一出,钟黎懵了——甲状腺癌!
“要相信奇迹!”刘欣轻声安慰。
钟黎无言,整整一晚。
“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勇敢面对!”彻夜深思后,钟黎对自己说。
第一次手术后,钟黎听说同事要来探望,便叮嘱:“带上我的笔记本电脑。”
“李子坝社区居民楼屋面漏雨,需要增加防水处理。”
“竹园小区地下管网改造的进度,要密切跟踪。”
…………
病房成了办公现场,钟黎用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交代了八项工作。
第二次手术后,同事们又到医院看望钟黎。
这一次,听不到她安排工作了——颈部淋巴切除手术后,钟黎暂时无法开口。
“不能说话,她就用手势催促我们离开,不要耽误工作。”蒋倩说。 术后住院期间,为方便写字,钟黎总是用左手打点滴,弄得左手满是针眼,肿得不成形了。
“她一刻都闲不住。”刘欣又着急又心疼。
术后两个月,钟黎回到工作岗位。
此时,区建交委人员大轮岗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为总结得失,钟黎提出要与轮岗同志谈话。
一天下午,钟黎强忍不适,先后约谈了三名干部,总共谈了四个小时。他们离开后,她已经站不起来了。
一位同事路过,看见她挣扎几次都没站起身的样子,泪水一下涌了出来:“我多么希望她能好好休息一下啊!”
听说她病了,群众隔三岔五来看她:“钟书记,好好养病,我们离不开你哟!”
钟黎笑着说:“嗯!活一天,我就要赚一天。”
【心声】
工作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个展示的平台。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平台,所以在岗位上一天,我就要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到极致。
紧张的工作是最好的医生。
手中的权力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它去建设国家,为百姓谋利,而不能用它谋取个人利益。
——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纪委书记钟黎
【后记】
很多人,崇尚“有”,孜孜以求有钱、有权、有名;唯恐“无”,时时担忧无钱、无权、无位。
但“有”与“无”,其实是相对的。
有些人眼中的“有”,在老百姓眼中往往是不屑一顾的“无”。成克杰、胡长清、刘志军等大腐大贪,曾权倾一时,要什么有什么,可老百姓骂他们没良心、没人性。崇尚“无所不有”将他们推向犯罪的深渊,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即便“一米阳光”,都是奢望。
从钟黎的“大无大有”中,我们应悟出做官的真谛:时时处处的“有”,正来自那许许多多的“无”,唯有“大无”,方能“大有”。
“立即去办住院手续,准备做活检。”医生催促。
“活检?”刘欣心里“咯噔”一下。
身后,一个急迫的声音响起:“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先住院。”刘欣回头,对妻子挤出一个笑容。
“住院?要住多久?我还有很多工作呢!”钟黎急了。
“你能不能先关心一下自己!”刘欣忍不住对妻子发了火。
心无旁骛
2011年3月的一天,渝中区某工程项目现场会。
“今天,我们研究解决项目资金拨付的问题……”钟黎首先发言。
“你到区建交委(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才多久,很多情况你了解吗?”有人抢过话。
“就是,工程上的事,很复杂。”有人附和。
“这事,我觉得挺简单的。”钟黎笑着说。
“你说得简单哟!”有人讽刺。
“把拨付审签程序这样改一改,资金到账时间就能缩短十天。”钟黎拿出方案。
方案,在大家手中传开。
“这个办法好。”
“嗯,好操作。”
看完方案,大家齐点头。
“没有深厚的财务知识,想不出这么好的方案。”项目负责人很佩服钟黎。
钟黎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
大学毕业后,她去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做了工人;后来,被调到渝中区审计局下属单位审计事务所工作;再后来,又调任渝中区建交委纪委书记,接着兼任区“三治三化三创”办公室副主任。
都说隔行如隔山,但钟黎每次跨界都成绩斐然。
在区建交委,她推出了全市建交系统首个《重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在区建管办,她牵头制定了《渝中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规范》。
…………
“她怎么这么厉害啊?”有人惊叹。
钟黎的秘诀就两个字——学习。“学习,陪伴我每一天。”她说。
在她家,从床头到客厅,到处堆满了书——从木材加工到会计统计,从党风廉政到城市管理,种类繁多。
有的人做官,费尽心思往上爬。“可我喜欢心无旁骛地钻研业务。”钟黎说。
每到一个新岗位,钟黎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在业务钻研上,她有一股狠劲。比如调到审计事务所上班时,为了工作需要,她决定考取注册会计师。“当时,所里参加这项考试的人很多,但通过的只有我一个。”钟黎脸上带着骄傲。
正是心无旁骛地钻研业务,她的工作才创新迭出。
同事说:“问题一到了她手里,就会变得简单。”
群众说:“她想的招,总是那么公平实在。”
铁面无私
2011年7月,渝中区建管站原站长林某涉嫌违纪被“双规”。
“你必须把问题说清楚。”钟黎说。
“不懂你说啥子。”林某采用“拖”字诀。
“拖”字诀很快生效——林某人脉广,他一被“双规”,钟黎的手机就响个不停。
面对说情,钟黎总是一句话:“对不起,我们只能按政策办事!”
“你说我有问题,那你查呀。”“拖”字诀失效后,林某用上“赖”字诀。
“好吧,我们听你的。”钟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专案组一笔一笔对账。
经过半月奋战,林某的违法事实露出真容。
“你看你,瘦了一大圈。”同事说。
“案子破了,瘦十斤也值。只要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一天,‘黑脸包公’的角色就要扮到底。”钟黎说。
2010年,钟黎调任区建交委纪委书记,又分管招投标工作,手中权力特别惹人惦记。
面对诱惑,钟黎从来都是一句话:“不要送礼。你送不送,我都是按规定办事。”
钟黎也这样要求身边的人,走上纪检监察岗位第一天,钟黎就请来所有亲戚开会:“说情一律无效,统统按规定办事!”
有人觉得钟黎特别无情,“油盐不进”,但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的“无情”背后,是真正的“有情”。
查处林某后,钟黎失眠了:“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尤其是专业技术干部,纪检工作不仅要查处犯错误的干部,更要想办法教育干部不犯错误。”很快,钟黎推出了“秉公执法、廉洁从政”专项教育活动,针对工程中容易出现违纪违法的环节制订了20多项监督制度……“希望能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来防止干部倒下去。”钟黎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大家都看到了钟黎“无情”背后的“真情”。“谁说她无情,她对同事的爱很深沉。”区建交委纪委副书记张晓蓉说。
身先士卒
2011年初,渝中区成立“三治三化三创”办公室,牵头整治老旧社区。
“一年完成36个社区、两年完成76个社区的整治,太难了。”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的冉涛找到领导,申请配一个得力助手。
“你想要谁?”领导问。
“钟黎。”冉涛脱口而出。
“钟黎很不错,但她身兼数职,怕忙不过来哟!”领导说。
没想到征求意见时,钟黎竟没半点犹豫:“没关系,我能兼顾。”
“钟黎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分管领导。”“三治三化三创”办公室干部蒋倩说。
“我算啥子领导哟!”钟黎哈哈一笑。
钟黎从不把自己当领导,上任第一天,她就一头扎进社区,“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制订方案”。
一个周六,钟黎的计划是带领同事完成五个社区整治方案的审查工作。走到半路,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明天再来吧。”有同事提议。“居民们都盼着呢,不能耽搁。”钟黎带头冲进雨里。
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钟黎把36个社区跑了个遍。
“钟主任来这里不下八次。”菜园坝竹园小区居民邓良珍说。 老旧社区整治多侧重环境改造,但此小区有个更头疼的问题:没有排污管道,一下雨,便污水直流,无从下脚。
“不解决问题,算啥子整治?”在一次调研中,居民们对钟黎说。
“啥子问题没解决?”钟黎问。
“排污。”
“走,我跟你们去看看。”钟黎说。
每到一个社区,居民们总有一箩筐问题。
“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慢慢说,我一条一条地记!”记录群众的意见,早已成为钟黎的习惯。
不仅仅是深入调研,钟黎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同技术员、工人一起商讨施工方案。
“这个干部是个专家。”一位农民工说。
“好些社区群众跟我们一样,一开始都很抵触整治,但看到钟主任尽心尽力帮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支持呢!”邓良珍说。
不把自己当官,不坐而论道——不论在任何岗位上,钟黎都靠她的实干,赢得了群众的拥戴。
病而不休
2012年3月1日,人和街社区,整治验收工作拉开帷幕。
“咦,你怎么挂着病员牌?”验收接近尾声时,一名同事叫起来。
钟黎的手是肿的,手背上还有针眼。
“钟主任,你怎么了?”同事们围过来。
钟黎一把扯掉病员牌:“没事,明天做个小手术。”
3月2日,进手术室前,钟黎忙里偷闲,给同事打电话:“整治现场你们多费点心,我手术完就来。”
3月3日,活检结果一出,钟黎懵了——甲状腺癌!
“要相信奇迹!”刘欣轻声安慰。
钟黎无言,整整一晚。
“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勇敢面对!”彻夜深思后,钟黎对自己说。
第一次手术后,钟黎听说同事要来探望,便叮嘱:“带上我的笔记本电脑。”
“李子坝社区居民楼屋面漏雨,需要增加防水处理。”
“竹园小区地下管网改造的进度,要密切跟踪。”
…………
病房成了办公现场,钟黎用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交代了八项工作。
第二次手术后,同事们又到医院看望钟黎。
这一次,听不到她安排工作了——颈部淋巴切除手术后,钟黎暂时无法开口。
“不能说话,她就用手势催促我们离开,不要耽误工作。”蒋倩说。 术后住院期间,为方便写字,钟黎总是用左手打点滴,弄得左手满是针眼,肿得不成形了。
“她一刻都闲不住。”刘欣又着急又心疼。
术后两个月,钟黎回到工作岗位。
此时,区建交委人员大轮岗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为总结得失,钟黎提出要与轮岗同志谈话。
一天下午,钟黎强忍不适,先后约谈了三名干部,总共谈了四个小时。他们离开后,她已经站不起来了。
一位同事路过,看见她挣扎几次都没站起身的样子,泪水一下涌了出来:“我多么希望她能好好休息一下啊!”
听说她病了,群众隔三岔五来看她:“钟书记,好好养病,我们离不开你哟!”
钟黎笑着说:“嗯!活一天,我就要赚一天。”
【心声】
工作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个展示的平台。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平台,所以在岗位上一天,我就要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到极致。
紧张的工作是最好的医生。
手中的权力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它去建设国家,为百姓谋利,而不能用它谋取个人利益。
——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纪委书记钟黎
【后记】
很多人,崇尚“有”,孜孜以求有钱、有权、有名;唯恐“无”,时时担忧无钱、无权、无位。
但“有”与“无”,其实是相对的。
有些人眼中的“有”,在老百姓眼中往往是不屑一顾的“无”。成克杰、胡长清、刘志军等大腐大贪,曾权倾一时,要什么有什么,可老百姓骂他们没良心、没人性。崇尚“无所不有”将他们推向犯罪的深渊,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即便“一米阳光”,都是奢望。
从钟黎的“大无大有”中,我们应悟出做官的真谛:时时处处的“有”,正来自那许许多多的“无”,唯有“大无”,方能“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