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见到忍冬,是在中药方子里。
  老中医的蝇头小楷,清秀如女子的眉眼。忍冬这几个字,更是美得盈盈可掬。我忍不住在老中医用那个方方的小黄纸包药的时候问:“哪个是忍冬?”
  多么素淡干净的小花,长长的、小小的、柔柔的。它蜷缩着身子,正甜甜地睡着。
  从此,这美美的花儿,一直睡在我的记忆里。
  几年后,我在同事家的院子里见到了一墙的葳蕤。茂盛的枝叶,或白或黄的小花儿,浅浅地笑着。满院子的香气似乎凝结成了一团淡青色的雾,神秘了庭院,也芬芳了心情。微风吹拂,它摇落一地斑驳的碎影,也摇圆了我的眼眸。
  “这是什么花?”“金银花。你看它,白的像银,黃的像金,形象吧。也有人说,它可入药,疗效若金若银。在中医里,它叫忍冬。”
  什么,它就是忍冬?记忆突然间苏醒了。我仿佛看见老中医正凝神聚气,浸透了草药味儿的小纸笺上,是一双双墨色的眉眼。如今,这眉眼就那么鲜亮地舒展着,似乎在和我述说久别后的欢喜。
  次年初春,我种下了同事送我的两株忍冬。一株种在院外的围墙边,一株种在院内台阶边的小旮旯里。
  起初,它们活得很是艰难。叶子渐渐委顿,一枚枚掉落下去。眼看着没希望了,又慢慢长出了新的叶子。
  第二年,两株忍冬仿佛喝了生长剂,鼓着劲儿地长。墙壁很快爬出了一个粗犷的“丫”字,笠帽一样的灯罩也被严严地围了一圈,宛如一块厚实的围巾。台阶边的白色栏杆也披上了飘逸的外衣,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挂着小丝带,那自在而个性的造型,估计再高明的设计师也自愧不如。
  四月的风一召唤,院外的忍冬就呼啦啦地开了。每一个蒂上,都会同时长出两朵花,俏皮的花蕊好奇地探在外边,仿佛双胞胎姐妹急吼吼地带上花笺去和春天约会。一开始,花儿穿着洁白的纱裙,在一日日的盼望中,它们又换上了鹅黄色的衣裳。它们和柔风呢喃,和阳光亲昵,若有若无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似乎在为这份纯真的爱喝彩。
  只是,院内的忍冬一直没有开花。无论我怎么一次次地看望它,它都只顾着长茎叶,就是没有开花的打算。起先,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发现这个小角落从来没有阳光的爱抚。于是,我看它的目光多了些疼惜。它没有抱怨,只是很努力地生长。也许明年,它的茎叶攀爬到了阳光充足的地方,就能献上一栏杆的白亮亮和黄灿灿。
  夏天,我摘下忍冬花,铺在阳台上晾晒,几个日头后,花儿蜷缩起苗条的身体,做起香甜的梦来。梦中,忍冬到底是花朵,是香茗,还是中药呢?
  又是一年冬天,我又想起了忍冬。我仿佛看见了老中医的蝇头小楷,看见忍冬在陶罐里翻卷。袅袅的轻烟里,是忍冬绵长而隽永的情怀。
其他文献
二哥是急切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母亲那一跤使二哥不到八个月就来到这个人间,好在先天的不足并没有给他带来肉体上和智力上的什么障碍,这自然是母亲对他辛勤养育的结果。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总在母亲的羽翼下,母亲的怜爱和父亲的不甚喜欢,使他从小就养成了拘谨木讷乃至于有点吝啬的性格。我与二哥相差十来岁,由于他的沉默寡言,所以我们之间就少了一般人家里兄弟之间的那种沟通。  不知为什么,二哥长大了,就和别人一样下放
期刊
13岁那年,我父亲赶场回来后,告诉我考上了初中的消息,还说分数考得很高。可学费在哪儿呢?十几元的学费都凑不齐,父亲连连叹着气。母亲在一边说:“家里不还有几只母鸡,拿去卖了,就可以报名上学了,再穷也不能让娃儿不上学。”父亲嗯嗯地点头,继而又说:“那明天程兴孝(我的另一学名)去云安赶场,把那只大的母鸡拿去卖了,我身上还有点钱,凑起来就够了。”  “我不去。”声音像雷霆般冒了出来。  “你不去就别读书了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村里读小学五年级,哥哥在十几里以外的乡里读初中。那是一个初冬的上午,人们还穿得很单薄。谁料想寒流袭来,气温突降,大雪纷飞。  中午放学回家,母亲愁眉不展,打开木箱把一件件棉衣取出,给我和弟弟都穿上了,母亲唉声叹气地说:“你哥哥咋办呢?肯定冻得受不了了!”吃完午饭,急性子的母亲当即决定,要冒着风雪送棉衣。  只见瘦小的母亲,把棉衣用塑料纸一包,挎在肩上,挑选了一根木棍儿拄在手上
期刊
客居异乡,总忆起故乡羌山的美食,老腊肉、豆腐干、火烧馍、搅团、荞面、血馍馍……齿间的留香,穿肠过肚的痛快,是地域灵魂灼灼其华的外化,是心底乡愁绵绵长惆怅的寄托。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血馍馍。  冬至后的羌寨,家家戶户开始杀年猪,几个人拉来肥猪,抓腿的拽耳朵的扯尾巴的,一起动手,把猪摁倒用麻绳绑定,抬到长长的宽板凳上,地上放一个大盆准备接猪血,杀年猪大戏便正式上演。肥猪被几个壮汉牢牢地摁住,杀猪匠用刀
期刊
小时候,因为穷,没有鞋穿,赤脚上学、玩耍是常有的事。大人们干农活时常穿的也只有草鞋,就是用稻草编织的鞋子,可谓“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有点和红军长征时所穿的草鞋相似。至于“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却怎么也是体会不到的。若是下雨天或冰天雪地,能有一双水鞋穿,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至于用手工织成的布鞋和棉鞋,买来的解放鞋(也称胶鞋)和塑料凉鞋,那个时候就是奢侈品。
期刊
夜,静得出奇,一切仿佛都已沉寂在夜的黑里。  家里的兰花品种不少,主要是君子兰、蝴蝶兰,再就是蟹角兰。前二者在花卉中,也算得上是榜上有名了,我虽然也喜欢它们,要论起钟爱的程度,总不及默默无闻的蟹角兰。去年,因回老家過年,放在卧室中的它,被暖气烘得差点枯萎,可是它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这倒是令我刮目相看。  今夜,我坐在花盆的旁边,细细地端详着它,宛如在看着一个多年相知的老朋友,此刻的它,应该是正值风华
期刊
我是1984年9月参加工作的。10月,在村里当书记多年的父亲查出了重病,虽经济南、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多方治疗,不到花甲之年的父亲,还是于1985年中秋节永远离开了我们。家里,留下了一病不起的母亲,正在上学的11岁的弟弟、17岁的妹妹,三间土房,几千元的债务。  这个时期,正是我欲成家立业的年龄。不断有领导和同事给介绍对象,谈过两个,但都是在正式确定关系前,看看我“家”,跟我提出分手的。其中有一位我
期刊
疯子都说花美,况且正常人乎?  他好有才华,有才华才能在南桥河发现花美,但是有才华的人也有点古怪。这回,他不古怪了,一点也不古怪,或许他的心中,此刻盛开着花一样的爱情。  花为什么这么美?花有缤纷的色彩,姹紫嫣红——压海棠的梨花也有颜色。花有线条黄金分割,花有花瓣花蕊花心,搭配自然,美艳无比,假如再衬上几片绿叶,就更加完美了。  花长在自由的天地里,有甘露甘霖,白天有阳光,夜晚有月光。花开得很纯粹
期刊
那年,我背井离乡,到两千多里外打工。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如林黛玉进贾府般小心翼翼。异乡的方言,比外语还难懂,这更增加了我的孤独感。  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倒也不觉得什么。下班后,连个能用乡音聊天的人也没有。离群索居,我如一只受伤落单的兽,暗想着自己流落异乡种种成立或不成立的理由,委屈、报怨、愤懑……独自舔着伤口,在孤独中瑟瑟发抖。  这让我更加惦念遥远的故乡了。想起故乡故人,如同闻见自家厨房飘出的味
期刊
1975年9月23日上午9点30分,我们这群刚步出校门不久的高中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泪别亲人,来到粤西最偏僻的原廉江县青年水果场插队落户。  我是家里的男丁,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父母爱子心切,不忍心我熬苦,不让我上山下乡,用那年代的话说,就叫拖后腿,百般无奈,在被耽误了一年时间后,我才自己到知青办和派出所办理了上山下乡的相关手续。  刚到农场不满一周,全场就开展了轰轰烈烈为期十五天的挖橙穴劳动大会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