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观测等资料,着重从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针对2016年7月19-20日发生在山东济南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等特点,黄淮气旋、切变线、低空急流及低涡等是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850hpa、700hpa与500hpa形势场基本保持一致,水汽通量大值中心由安徽、山东东南部逐渐移动到济南市,为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随其输送条件;7月19日20时850hpa位置处,山东半岛、山东东南部至安徽地区均位于辐合区域,其中山东半岛出现辐合中心,700hpa位置处济南市位于辐散区域,200hpa位置处山东大部分地区均位于辐散区域。200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并在其强辐散中心区域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济南市气象局及时发布准确的暴雨预警信息,并对暴雨过程进行跟踪预报,使各部门能够及时响应、有序组织,且防御得当,使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济南;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
1暴雨实况
受到黄淮气旋的影响,2016年7月19日傍晚至20日山东省出现一次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为50~70mm,其中德州、聊城、菏泽、济南、东营、枣庄、泰安等地区的降水量在60~90mm之间,部分地區降水量达到100~150mm之间,还有少部分地区降水量甚至超过200mm,小时降雨量最大为50~80mm。相对比而言,青岛、日照、临沂、威海、烟台等市的降雨量较小,位于20~50mm之间。就济南市而言,截止7月20日02时45分,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4.1mm,其中历城窝铺的降雨量最大为77.5mm,其次为平阴洪范,其降水量为68.6mm,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严重影响了我市大部分地区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及交通安全运输。
2环流形势分析
2.1500hpa天气形势分析
2016年7月19日20时,500hpa位置处高空槽逐渐向东部方向缓慢移动,并且有所增强,其风向出现闭合的环流线,进而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低涡,而济南市正好位于这一低涡前部的偏南气流控制当中。与此同时,其下游地区存在一个比较强盛的大陆高压脊,而在长江偏南部地区出现有副热带高压的588dagpm等高线。
2.2中低空形势分析
相对比而言,925、850与700hpa中低空位置处分布的低涡更加明显,而且低涡中心位置基本保持一致,暖湿切变线两侧存在着较大的风速,不仅为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创造了充沛的水汽输送条件,还为其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对比各层高空能够发现暖式切变线为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境内。而且各个高空位置处,暖湿切变线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而且都呈现出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另外,在山东南部地区还建立有超低空急流与低空急流,为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暖湿空气与能量条件。
7月20日08时,副热带高压逐渐西伸北抬,并与其北部的大陆高压脊相互重合,使其形成一定的挤压与阻挡作用,为整层低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暖湿切变线逐渐向西移动到山东西北部及河北省南部,济南市正好位于其控制范围之内。在其下游高压阻挡作用的影响下,低空急流也显著增强,此时济南市正好位于急流出口的左侧位置处。
2.3地面气压场分析
自2016年7月19日23时,有一闭合式气旋中心出现在海平面气压场上,并由河南东北部逐渐向河北中南部地区移动,并于19日夜间至20日上午对山东济南市产生重要影响。就气旋的移动路径及降雨量而言,气旋中心北部及其两侧200km位置处出现暴雨天气过程。
3物理量诊断
3.1水汽条件
由2016年7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850hpa位置处的水汽通量实况图能够看出,19日20时在山东南部、湖北、安徽及湖南边界位置处出现水汽输送带,而且在其上还存在着2个强中心,第一个强值中心分布在安徽、河南沿线区域,其数值为28×10-1g/(cm·hpa·s),第二个强值中心分布于湖南中部地区,其数值为24×10-1g/(cm·hpa·s)。截止7月20日10时水汽输送带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并分布于山东东南部、半岛及湖南一带,此时在其上存在着3个强中心值;之后,水汽输送带又缓慢移动至辽东半岛、山东西部等沿线位置处。此时各高度层的环流形势基本保持一致,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均是由安徽省逐渐向北移动到山东济南市,为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条件。
3.2动力条件
由2016年7月20日08时高低空的散度场图能够看出7月19日20时850hpa位置处,山东半岛、山东东南部至安徽地区均位于辐合区域,其中山东半岛出现辐合中心,其数值为-28×10-5/s,此时济南市的散度值为4×10-5/s;19日20时700hpa位置处济南市位于辐散区域,此时其散度值位于8×10-5~4×10-5/s之间;200hpa位置处山东大部分地区均位于辐散区域,其散度值为-4×10-5/s,表明济南上空表现出较弱的散度辐合场,不利于垂直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4暴雨气象预报服务情况
4.1准确预报预警且及时提供服务
针对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在7月18日下午15时15分,济南市气象台首先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并指出受到黄淮气旋的影响,7月19日傍晚至20日早晨济南市将会出现一次全市性的暴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将会有大到暴雨,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灾害防御准备工作。7月19日14时左右,济南市气象局及时针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跟踪预报,并指出降水天气过程有所推迟,预计将于19日20时左右由南向北开始出现降雨,并于次日下午逐渐结束。降水时间段主要集中在7月19日后半夜至20日早晨。暴雨天气过程发生之前,济南市气象台就积极进入气象灾害响应状态,多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以切实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工作。
4.2应急指挥与部门联动
2016年7月18日,济南市发布并启动《济南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成员依据黄色汛情预警进行响应,巡警、交警、派出所等应当针对低洼地区、交通主干道、防汛重点地段等加大巡逻密度,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进行处置。另外,交警部门加强汛期道路的交通管理工作,及时对道路交通进行指挥与疏导,以防止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大范围的交通拥堵现象。
由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济南市气象局及时、准确地发布暴雨预警预报信息,全市各部门积极响应,导致济南市并未出现交通拥堵、大面积积水等现象,使由暴雨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得到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张鹏.河北省2016年“7,19”暴雨洪水特性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1):95-97,117.
[2]刘新彦,褚颖佳,王华等.2016年7月19-20日济南暴雨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06):200-204.
作者简介:赵广来(1964-),男,汉族,山东省龙口市人,本科学历,主任工程师,从事航空气象预报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山东分局气象台)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等特点,黄淮气旋、切变线、低空急流及低涡等是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850hpa、700hpa与500hpa形势场基本保持一致,水汽通量大值中心由安徽、山东东南部逐渐移动到济南市,为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随其输送条件;7月19日20时850hpa位置处,山东半岛、山东东南部至安徽地区均位于辐合区域,其中山东半岛出现辐合中心,700hpa位置处济南市位于辐散区域,200hpa位置处山东大部分地区均位于辐散区域。200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并在其强辐散中心区域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济南市气象局及时发布准确的暴雨预警信息,并对暴雨过程进行跟踪预报,使各部门能够及时响应、有序组织,且防御得当,使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济南;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
1暴雨实况
受到黄淮气旋的影响,2016年7月19日傍晚至20日山东省出现一次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为50~70mm,其中德州、聊城、菏泽、济南、东营、枣庄、泰安等地区的降水量在60~90mm之间,部分地區降水量达到100~150mm之间,还有少部分地区降水量甚至超过200mm,小时降雨量最大为50~80mm。相对比而言,青岛、日照、临沂、威海、烟台等市的降雨量较小,位于20~50mm之间。就济南市而言,截止7月20日02时45分,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4.1mm,其中历城窝铺的降雨量最大为77.5mm,其次为平阴洪范,其降水量为68.6mm,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严重影响了我市大部分地区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及交通安全运输。
2环流形势分析
2.1500hpa天气形势分析
2016年7月19日20时,500hpa位置处高空槽逐渐向东部方向缓慢移动,并且有所增强,其风向出现闭合的环流线,进而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低涡,而济南市正好位于这一低涡前部的偏南气流控制当中。与此同时,其下游地区存在一个比较强盛的大陆高压脊,而在长江偏南部地区出现有副热带高压的588dagpm等高线。
2.2中低空形势分析
相对比而言,925、850与700hpa中低空位置处分布的低涡更加明显,而且低涡中心位置基本保持一致,暖湿切变线两侧存在着较大的风速,不仅为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创造了充沛的水汽输送条件,还为其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对比各层高空能够发现暖式切变线为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境内。而且各个高空位置处,暖湿切变线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而且都呈现出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另外,在山东南部地区还建立有超低空急流与低空急流,为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暖湿空气与能量条件。
7月20日08时,副热带高压逐渐西伸北抬,并与其北部的大陆高压脊相互重合,使其形成一定的挤压与阻挡作用,为整层低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暖湿切变线逐渐向西移动到山东西北部及河北省南部,济南市正好位于其控制范围之内。在其下游高压阻挡作用的影响下,低空急流也显著增强,此时济南市正好位于急流出口的左侧位置处。
2.3地面气压场分析
自2016年7月19日23时,有一闭合式气旋中心出现在海平面气压场上,并由河南东北部逐渐向河北中南部地区移动,并于19日夜间至20日上午对山东济南市产生重要影响。就气旋的移动路径及降雨量而言,气旋中心北部及其两侧200km位置处出现暴雨天气过程。
3物理量诊断
3.1水汽条件
由2016年7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850hpa位置处的水汽通量实况图能够看出,19日20时在山东南部、湖北、安徽及湖南边界位置处出现水汽输送带,而且在其上还存在着2个强中心,第一个强值中心分布在安徽、河南沿线区域,其数值为28×10-1g/(cm·hpa·s),第二个强值中心分布于湖南中部地区,其数值为24×10-1g/(cm·hpa·s)。截止7月20日10时水汽输送带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并分布于山东东南部、半岛及湖南一带,此时在其上存在着3个强中心值;之后,水汽输送带又缓慢移动至辽东半岛、山东西部等沿线位置处。此时各高度层的环流形势基本保持一致,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均是由安徽省逐渐向北移动到山东济南市,为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条件。
3.2动力条件
由2016年7月20日08时高低空的散度场图能够看出7月19日20时850hpa位置处,山东半岛、山东东南部至安徽地区均位于辐合区域,其中山东半岛出现辐合中心,其数值为-28×10-5/s,此时济南市的散度值为4×10-5/s;19日20时700hpa位置处济南市位于辐散区域,此时其散度值位于8×10-5~4×10-5/s之间;200hpa位置处山东大部分地区均位于辐散区域,其散度值为-4×10-5/s,表明济南上空表现出较弱的散度辐合场,不利于垂直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4暴雨气象预报服务情况
4.1准确预报预警且及时提供服务
针对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在7月18日下午15时15分,济南市气象台首先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并指出受到黄淮气旋的影响,7月19日傍晚至20日早晨济南市将会出现一次全市性的暴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将会有大到暴雨,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灾害防御准备工作。7月19日14时左右,济南市气象局及时针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跟踪预报,并指出降水天气过程有所推迟,预计将于19日20时左右由南向北开始出现降雨,并于次日下午逐渐结束。降水时间段主要集中在7月19日后半夜至20日早晨。暴雨天气过程发生之前,济南市气象台就积极进入气象灾害响应状态,多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以切实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工作。
4.2应急指挥与部门联动
2016年7月18日,济南市发布并启动《济南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成员依据黄色汛情预警进行响应,巡警、交警、派出所等应当针对低洼地区、交通主干道、防汛重点地段等加大巡逻密度,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进行处置。另外,交警部门加强汛期道路的交通管理工作,及时对道路交通进行指挥与疏导,以防止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大范围的交通拥堵现象。
由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济南市气象局及时、准确地发布暴雨预警预报信息,全市各部门积极响应,导致济南市并未出现交通拥堵、大面积积水等现象,使由暴雨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得到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张鹏.河北省2016年“7,19”暴雨洪水特性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1):95-97,117.
[2]刘新彦,褚颖佳,王华等.2016年7月19-20日济南暴雨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06):200-204.
作者简介:赵广来(1964-),男,汉族,山东省龙口市人,本科学历,主任工程师,从事航空气象预报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山东分局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