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无疑对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效果还很不理想。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区内的经济状况,论述了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后通过分析广西与广东产业对比情况以及自身禀赋情况,说明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从而为广西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产业转移;必要性;可行性;广西
改革开放后,广西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了“八大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广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比较多,虽经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广西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还没有改变,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难题。只有解决这些困难和难题,才能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广西速度”,从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于如何解决广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难题,实现广西跨越发展,广西区原党委书记郭声琨曾经说过,“广西必须主动打开区域合作大门,主动融入珠三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在国际国内分工合作中的地位”。2011年1月21日广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广西要“加快与珠三角地区市场对接”。
一、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分析
(一)广西经济发展与国务院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009年12月,为支持广西经济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广西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务院出台“若干意见”后,广西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广西GDP增速为14.2%,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2011年,广西GDP增速为12.3%,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3个百分点;2012年,广西GDP增速为11.3,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2013年广西GDP增速为10.2%,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
广西近年来经济发展虽然比较迅速,但广西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还没得到根本改变,与国务院“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见表一)。
表一 广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西部其他省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表 (如上表)
注:以上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国务院在发布“若干意见”当年(2009年),广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国务院在发布“指导意见”后的三年(2010年-2012年),广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排名并没有任何提高。
(二)广西经济面临形势严峻,下行压力增大
2014年1-2月,广西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3.7和1.0个百分点。从各市情况看,广西14个地级市中,有9个地级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 。
2014年1-2月,广西的投资形势也异常严峻。2014年1-2月,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6.3%,比上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 。目前,广西四条非跨省铁路完成进度已经超过85%,广西多条高速公路也将相继完工,而且本年还没有新增的大型交通项目开工,广西今年的投资形势会依旧比较严峻。
目前,广西工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调整任务还比较重,广西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左右,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还比较重,在目前外需不足、内需不旺的情况下,广西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三)广西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13年,广西GDP达到14378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其中,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2343.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863.04亿元,增长11.9%,其中工业增加值5749.65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5171.39亿元,增长10.2%,为6年来首次赶上GDP增速,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1.9%、18.1% 。2013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3:47.7:36.0,工业占GDP比重为40%。与上年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比重为近4年来新高,第一、二产业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4、0.2和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59.0%和34.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8% 。2013年,初步核算,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与全国相比,广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还偏高,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却明显偏低,广西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城镇是链接农村与大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城镇拥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人才、产业集聚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据广西住建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广西城镇化率为43.6%,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低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造成阻碍,导致农民增收渠道狭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2012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2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8元,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4倍,二者差距明显。
二、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一)广西与广东产业互补性强
2013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3:47.7:36.0,同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9:47.3:47.8,广西的第一产业占比比广东高出11.4个百分点,但广西第三产业占比却比广东低11.8个百分点,两广之间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提升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产业,在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先进医疗器械和现代农机装备等方面实现突破。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和海洋等新兴产业。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广西要重点发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
从两广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两广的工业产业战略有很强的互补性。十二五规划中两省区相同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生物等产业,像有色金属、冶金、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与皮革等产业,仅是广西大力发展的对象。对于纺织服装、食品、建材、造纸、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广东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大力改造提升,而广东大力改造提升的纺织服装、食品、建材、造纸、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正是广西十二五期间着力抓好的产业。两广相比,广东具有明显的资金及技术优势,而广西却具有资源优势,广东在改造提升这些产业的同时,势必伴随这些产业的转移,这恰为广西承接这些产业转移提供了机会。
(二)广西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具有明显的人文、地理优势
两广在历史上曾属于同一行政区域,人缘相亲,友谊与合作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语言、文化和风俗。相似的文化、习俗、语言减少了人员往来的交流障碍,广西的人文优势是其他也在努力争取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兄弟省区所无法比拟的。
在地理优势方面,两广山水相连,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将两省区紧密的连在一起,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地理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广西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是中国与东南亚联系的枢纽地域,也是西南通往粤港澳的必经之地,广西是广东进入东盟及中国西南市场的桥头堡。
广西得天独厚的人文和地理优势为承接珠广东产业转移提供了极大方便。
(三)广西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境内已经发现了锰、铝、锡、铁、砷、膨润土、钒、钨、铟、铅、锌、锑、银等145种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藏储量。其中,锡、锑、钨、铝、铅、锌等矿种探明储量在全国居重要位置,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广西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广西不少港湾具备水深港阔、避风隐蔽、不冻不淤等特点,建港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开发,广西钦州港、防城暗埠江口、铁山港的泊靠能力可达10万吨级,防城港、珍珠港可达5万吨级,这些潜在的港口资源能够满足海运业向大型发展的趋势,具备与世界各大港口直接往来的条件,也十分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
[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赵辉.设立“桂粤合作区” 促进广西经济发展[J].中国商界,2008,8:72-73.
【关键词】产业转移;必要性;可行性;广西
改革开放后,广西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了“八大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广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比较多,虽经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广西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还没有改变,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难题。只有解决这些困难和难题,才能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广西速度”,从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于如何解决广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难题,实现广西跨越发展,广西区原党委书记郭声琨曾经说过,“广西必须主动打开区域合作大门,主动融入珠三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在国际国内分工合作中的地位”。2011年1月21日广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广西要“加快与珠三角地区市场对接”。
一、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分析
(一)广西经济发展与国务院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009年12月,为支持广西经济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广西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务院出台“若干意见”后,广西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广西GDP增速为14.2%,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2011年,广西GDP增速为12.3%,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3个百分点;2012年,广西GDP增速为11.3,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2013年广西GDP增速为10.2%,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
广西近年来经济发展虽然比较迅速,但广西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还没得到根本改变,与国务院“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见表一)。
表一 广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西部其他省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表 (如上表)
注:以上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国务院在发布“若干意见”当年(2009年),广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国务院在发布“指导意见”后的三年(2010年-2012年),广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排名并没有任何提高。
(二)广西经济面临形势严峻,下行压力增大
2014年1-2月,广西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3.7和1.0个百分点。从各市情况看,广西14个地级市中,有9个地级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 。
2014年1-2月,广西的投资形势也异常严峻。2014年1-2月,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6.3%,比上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 。目前,广西四条非跨省铁路完成进度已经超过85%,广西多条高速公路也将相继完工,而且本年还没有新增的大型交通项目开工,广西今年的投资形势会依旧比较严峻。
目前,广西工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调整任务还比较重,广西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左右,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还比较重,在目前外需不足、内需不旺的情况下,广西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三)广西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13年,广西GDP达到14378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其中,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2343.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863.04亿元,增长11.9%,其中工业增加值5749.65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5171.39亿元,增长10.2%,为6年来首次赶上GDP增速,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1.9%、18.1% 。2013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3:47.7:36.0,工业占GDP比重为40%。与上年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比重为近4年来新高,第一、二产业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4、0.2和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59.0%和34.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8% 。2013年,初步核算,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与全国相比,广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还偏高,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却明显偏低,广西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城镇是链接农村与大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城镇拥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人才、产业集聚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据广西住建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广西城镇化率为43.6%,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低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造成阻碍,导致农民增收渠道狭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2012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2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8元,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4倍,二者差距明显。
二、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一)广西与广东产业互补性强
2013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3:47.7:36.0,同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9:47.3:47.8,广西的第一产业占比比广东高出11.4个百分点,但广西第三产业占比却比广东低11.8个百分点,两广之间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提升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产业,在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先进医疗器械和现代农机装备等方面实现突破。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和海洋等新兴产业。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广西要重点发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
从两广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两广的工业产业战略有很强的互补性。十二五规划中两省区相同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生物等产业,像有色金属、冶金、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与皮革等产业,仅是广西大力发展的对象。对于纺织服装、食品、建材、造纸、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广东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大力改造提升,而广东大力改造提升的纺织服装、食品、建材、造纸、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正是广西十二五期间着力抓好的产业。两广相比,广东具有明显的资金及技术优势,而广西却具有资源优势,广东在改造提升这些产业的同时,势必伴随这些产业的转移,这恰为广西承接这些产业转移提供了机会。
(二)广西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具有明显的人文、地理优势
两广在历史上曾属于同一行政区域,人缘相亲,友谊与合作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语言、文化和风俗。相似的文化、习俗、语言减少了人员往来的交流障碍,广西的人文优势是其他也在努力争取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兄弟省区所无法比拟的。
在地理优势方面,两广山水相连,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将两省区紧密的连在一起,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地理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广西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是中国与东南亚联系的枢纽地域,也是西南通往粤港澳的必经之地,广西是广东进入东盟及中国西南市场的桥头堡。
广西得天独厚的人文和地理优势为承接珠广东产业转移提供了极大方便。
(三)广西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境内已经发现了锰、铝、锡、铁、砷、膨润土、钒、钨、铟、铅、锌、锑、银等145种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藏储量。其中,锡、锑、钨、铝、铅、锌等矿种探明储量在全国居重要位置,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广西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广西不少港湾具备水深港阔、避风隐蔽、不冻不淤等特点,建港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开发,广西钦州港、防城暗埠江口、铁山港的泊靠能力可达10万吨级,防城港、珍珠港可达5万吨级,这些潜在的港口资源能够满足海运业向大型发展的趋势,具备与世界各大港口直接往来的条件,也十分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
[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赵辉.设立“桂粤合作区” 促进广西经济发展[J].中国商界,2008,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