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许多事情都不单单可以只通过一两个人来单独完成,而需要多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因此,这就需要人和人之间有更多的相互协作,在现代教育从小就开始抓起的背景下,从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习这种集体协作能力的关键。为此,本文结合了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首先描述了集体效能的定义和作用,然后对影响其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學;集体效能
G623.8
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鼓励并推行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加强体魄,而且对小学生的整个身心健康发展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到目前来看,体育教学不仅仅可以发挥上述两个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团队项目的学习和老师实际任务教学的演练等方面,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小学体育教学和集体效能有效地融合,这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集体效能的定义和作用
所谓集体效能,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86基于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至此以后的十多年中,他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到了90年代末期,他对集体效能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理论阐释和整合。他的相关论述表明,基体效能不单单是每个个体的总和,而是个体和个体之间在互相作用的动态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突出的特别属性。为此,他认为集体效能就是指各个团队成员对于即将到来的工作的整体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对整个团队的能力的判断。而这种集体效能的信念主要集中在团队整体的操作性能力上,并不是对操作性能力本身的评价或者判断。
集体效能不仅对个体的影响大,而且也影响着集体的行为,这种作用在小学的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一、集体效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这主要体现在那些偏科的学生身上,不同偏科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补来实现有效地协作,提高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二、集体效能可以促进个人效能的发挥,其实在一个团队中,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当作为整体的团体的效能发挥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个体的发挥,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三、集体效能也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这主要体现在老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相互交流,由此可以增强老师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教育课题。
二、影响集体效能的因素
根据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理论,对于个体效能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成败经验、社会劝说、替代经验和情绪状态。其中,成败经验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集体能否继续成功的因素,而坚定的集体效能信念是需要集体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共同战胜困难的经历。社会劝说表现在一个集体越是具有凝聚力,越有可能被社会上正确的舆论所说服,这不仅可以增强集体在面对困难时的信心,而且可以通过鼓励成员通过努力而收获成功。至于替代经验,它可以通过观察其它类似群体的成败经验,然后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的一种替代学习可以同时提高个体效能和组织的集体效能。在情绪状态方面,拥有高效能感的组织可以经受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大的挑战,因此集体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集体效能的重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对于集体效能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培养小学生集体效能的方法和对策
(一)增加成功体验感
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实施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和学习标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举例来说,老师在教授广播体操时,可以先进行分解教学,将体操的每一个动作都分开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反复练习。拿踢腿运动来说,老师可以将动作细细分解:先将手臂伸直上举,保持掌心向前,然后将上体保持正直,两腿伸直,踢腿约90度,最后两手平行上举,并前后夹紧平行。在一一分解动作传授后,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配,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共同分享进步的成功感,再将情况稍微差的学生分配到一起并进行集中指导,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鼓励,从而促进集体效能的产生。
(二)提升学生的观察学习力
体育课程的各种形体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先示范,然后再教授。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在老师标准和熟练的动作示范时,就需要学生具有极其的观察力,这样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老师在教授军体拳时,可以通过自己动作的操练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具体来说,在前期教学时,老师可以放慢教学的步骤,如在第一节课时,老师只安排教学弓步冲拳一个动作,并且反复示范;而到了中期时,老师可以一节课教交错侧踹和外格横勾等多节动作,只是稍微示范几次;而最终到了后期课程时,老师可以一节课时教授上步砸肘、仆步撩裆、挡击绊腿和挡击绊腿等更多课程,而仅仅只示范一两次。
(三)营造正能量的课堂氛围
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这也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举例来说,当老师在教授一些枯燥的课程时,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表演,或者带领学生做一些小游戏,以此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比如,在前期的热身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玩 “萝卜蹲”、“熊与大树”这样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可以让许多学生共同参与。当然,也可以让有才艺的同学进行才艺展示,或者进行集体大合唱等,进而缓解上课的紧张和疲劳。而当具体到课程教学时,老师应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带头作用,也要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耐心指导,让所有学生都不掉队,提升学生的集体效能感。
四、结语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和初始期,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具有十分好的塑造性,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从小开始对于集体效能的培养也就更显重要。这种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效能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好地完成课堂目标,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生集体效能的具体落实中,仍然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高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科技信息,2011,(22).
[2]姜飞月.郭本禹.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11,(25).
[3]程丽梅.浅谈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5.
[4]刘志萍.解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祖国,2016,20:250.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學;集体效能
G623.8
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鼓励并推行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加强体魄,而且对小学生的整个身心健康发展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到目前来看,体育教学不仅仅可以发挥上述两个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团队项目的学习和老师实际任务教学的演练等方面,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小学体育教学和集体效能有效地融合,这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集体效能的定义和作用
所谓集体效能,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86基于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至此以后的十多年中,他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到了90年代末期,他对集体效能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理论阐释和整合。他的相关论述表明,基体效能不单单是每个个体的总和,而是个体和个体之间在互相作用的动态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突出的特别属性。为此,他认为集体效能就是指各个团队成员对于即将到来的工作的整体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对整个团队的能力的判断。而这种集体效能的信念主要集中在团队整体的操作性能力上,并不是对操作性能力本身的评价或者判断。
集体效能不仅对个体的影响大,而且也影响着集体的行为,这种作用在小学的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一、集体效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这主要体现在那些偏科的学生身上,不同偏科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补来实现有效地协作,提高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二、集体效能可以促进个人效能的发挥,其实在一个团队中,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当作为整体的团体的效能发挥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个体的发挥,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三、集体效能也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这主要体现在老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相互交流,由此可以增强老师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教育课题。
二、影响集体效能的因素
根据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理论,对于个体效能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成败经验、社会劝说、替代经验和情绪状态。其中,成败经验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集体能否继续成功的因素,而坚定的集体效能信念是需要集体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共同战胜困难的经历。社会劝说表现在一个集体越是具有凝聚力,越有可能被社会上正确的舆论所说服,这不仅可以增强集体在面对困难时的信心,而且可以通过鼓励成员通过努力而收获成功。至于替代经验,它可以通过观察其它类似群体的成败经验,然后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的一种替代学习可以同时提高个体效能和组织的集体效能。在情绪状态方面,拥有高效能感的组织可以经受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大的挑战,因此集体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集体效能的重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对于集体效能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培养小学生集体效能的方法和对策
(一)增加成功体验感
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实施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和学习标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举例来说,老师在教授广播体操时,可以先进行分解教学,将体操的每一个动作都分开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反复练习。拿踢腿运动来说,老师可以将动作细细分解:先将手臂伸直上举,保持掌心向前,然后将上体保持正直,两腿伸直,踢腿约90度,最后两手平行上举,并前后夹紧平行。在一一分解动作传授后,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配,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共同分享进步的成功感,再将情况稍微差的学生分配到一起并进行集中指导,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鼓励,从而促进集体效能的产生。
(二)提升学生的观察学习力
体育课程的各种形体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先示范,然后再教授。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在老师标准和熟练的动作示范时,就需要学生具有极其的观察力,这样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老师在教授军体拳时,可以通过自己动作的操练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具体来说,在前期教学时,老师可以放慢教学的步骤,如在第一节课时,老师只安排教学弓步冲拳一个动作,并且反复示范;而到了中期时,老师可以一节课教交错侧踹和外格横勾等多节动作,只是稍微示范几次;而最终到了后期课程时,老师可以一节课时教授上步砸肘、仆步撩裆、挡击绊腿和挡击绊腿等更多课程,而仅仅只示范一两次。
(三)营造正能量的课堂氛围
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这也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举例来说,当老师在教授一些枯燥的课程时,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表演,或者带领学生做一些小游戏,以此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比如,在前期的热身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玩 “萝卜蹲”、“熊与大树”这样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可以让许多学生共同参与。当然,也可以让有才艺的同学进行才艺展示,或者进行集体大合唱等,进而缓解上课的紧张和疲劳。而当具体到课程教学时,老师应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带头作用,也要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耐心指导,让所有学生都不掉队,提升学生的集体效能感。
四、结语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和初始期,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具有十分好的塑造性,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从小开始对于集体效能的培养也就更显重要。这种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效能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好地完成课堂目标,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生集体效能的具体落实中,仍然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高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科技信息,2011,(22).
[2]姜飞月.郭本禹.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11,(25).
[3]程丽梅.浅谈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5.
[4]刘志萍.解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祖国,2016,2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