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7SP181]
摘要:后山乡位于贵州省仁怀市境内,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乡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这里至今还存留着许多未被发掘的苗族文化。爬花竿是苗族芦笙文化中的一项具体表演,其表演可谓惊心动魄,爬花竿又被称为“云端上的舞蹈”。每年在后山乡举办的三月三苗族芦笙艺术节上,爬花竿是必须进行的表演,从早年间仅供乡里乡亲观赏娱乐发展至今,有很多外界人士慕名而来观看演出。对后山乡爬花竿这一具体表演的研究,尚有贵州民族大学胡小康做出过初步研究,而本文将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参考,通过笔者自小耳濡目染芦笙文化的变化以及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贵州仁怀后山苗族布依族乡苗族芦笙文化中爬花竿的现状及传承进行研究。
关键词: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爬花竿;现状及传承
一、花竿的选材
对于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爬花竿这一表演所需要的花竿材料的选择,是极为考究的。并不是随便到山上找一颗树就可以用来当做花竿,在实地调研中,我找到了后山乡爬花竿的传承人王志良,据他介绍,花竿的选材有以下要求。
(一)要求所找的用于制作花竿的这颗树上必须得有一根从地里长出来的藤把它缠绕,之所以要选择有一根藤缠绕的树作为花竿,是因为在苗族文化中,藤缠树寓意着苗族人民希望男女和谐共生,并由此带来家庭和睦,人丁兴旺以及世俗繁衍的美好愿望。
(二)选定的这棵树的旁边得有一些同根小苗,他们称这些小苗为“接班人”。而在大树下有几根同根的小树,则代表着这棵树会继续生长,不会因为苗族同胞锯走了这颗大树而让其失去生命,这也代表了苗族同胞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规矩和原则。
二、爬花竿表演
在正式的爬花竿表演之前,表演者都需要先进行热身活动,将每一个要在花竿上表演的动作先在地下进行一遍。爬花竿的人数限定在三人以内,并且是男性。表演者需要边吹奏芦笙边向十二米或是十五米高的花竿上爬,爬到花竿顶上之后,表演者还需要在顶端完成几个高难度的动作,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是不带任何防护措施的,而在花竿下面,会有一群男女人数不等的青年围绕花竿吹奏芦笙,为整个表演助兴。据传承人王志良介绍,在花竿上进行表演的动作的要领,其实就是一个“稳”字,而力量的集中点则更多的是在腰部,因为花竿本身高度达十几米,而且在花竿顶上要完成的动作更是惊险万分,稍有不慎,就有掉下来的危险。所以,这就要求表演者必须勤加苦练。我从王志良的徒弟口中得知,要在花竿上表演的动作,一个动作通常需要进行一年多的练习,而在正式爬上花竿表演之前,他们已经进行了为期八年的训练。确实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也可以看出苗族同胞对这项表演的谨慎与执着。
三、后山苗族爬花竿现状
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爬花竿这一表演,不止是传承人王志良及他的徒弟们在做着努力,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现在,当地政府为了保护传承人王志良,已经不再让他上竿表演,而由他所带的徒弟们来完成。自1996年后山乡被挂牌“苗族芦笙艺术之乡”以来,爬花竿这一表演就逐渐开始被外界所熟知,也可以说后山苗族爬花竿这一表演,离不开传承人王志良的辛苦付出,是他的改良使得这项表演逐渐家喻户晓,走出村寨,1999年9月,后山乡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代表队表演的爬花竿摘下了一等奖的桂冠。以上这些信息看来,爬花竿似乎是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实不然。爬花竿发展至今,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据王志良介绍,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在跟他学习这项表演,这也就意味着会爬花竿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传承人王志良也已近花甲之年,他现在的徒弟们,毕竟年纪小,技术等方面也并不成熟,所以,爬花竿这一表演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
四、爬花竿的传承研究
在后山乡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姑且不说后山乡苗族芦笙文化是一个极大的范围,就后山乡爬花竿这一项具体的表演来说,它的传承其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受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交通带来的影响
从地域上来说,贵州本就是山高路远,从仁怀市区出发到后山乡最快也得要两个小时的车程,且都是蜿蜒的山路。现在在后山乡里的很多地方,道路还是篱笆路,要是表演当天遇上阴雨天,不仅观众会减半,连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都无法搬上舞台,所以,后山乡不便的交通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定阻力。
(二)语言带来的影响
后山乡苗族芦笙文化,是没有书面的苗族语言可提供参考的。也就是说,要想了解这里的文化,只能到当地去实地考察,因为无法从书籍上找到相关信息,即使找到,现如今对苗族语言了解的人也已少之又少,连很多苗族同胞都已经不再说自己的语言了,所以又会是一大难题。而且,爬花竿表演与芦笙的吹奏是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表演者不仅要学习表演,还得学习吹奏芦笙,而后山乡爬花竿表演时吹奏的芦笙曲仍然没有相关乐谱资料可供学者学习。所以,对爬花竿这一表演的传承,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表演时的动作要领,吹奏的芦笙曲等口口相传告知给后来的学习者,而口口相传又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此一来,语言所带来的障碍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这一表演的传承。
(三)接班人的寻找
在论述后山乡爬花竿现状的时候已经提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项传统表演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因为爬花竿作为一项传统表演,其实就是供观众观赏娱乐的,也就是说,表演者们在此项表演上是得不到报酬的,所以,青年人们并不太愿意去学习这样一项既没有报酬,危险程度还较高的表演。其实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谁都想要更好的生活条件,仅凭对艺术的痴迷或是执着而去学习和继承这样一项表演的人,在如今已是少有人在。所以,没有接班人去传承这项表演,确实也让爬花竿的传承难以为继。
以上三点,都为爬花竿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但所幸,后山乡当地政府和现在的传承人以及他的徒弟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过对爬花竿的热爱和执着,他们仍然在苦心钻研,力争将此项表演完美完善。
五、结语
后山苗族布依族乡地处贵州省仁怀市,这里的地貌以高原山地居多,使得这里保存下来的苗族芦笙文化还比较完整,除了爬花竿这项表演为外界所熟知以外,还有如滚山珠、钱杆舞等精彩表演存在,丰富着后山乡人民的茶余饭后。就爬花竿这项表演的现状来看,能够发展到今天,不止是有表演者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爬花竿这项表演本身也是独具魅力的。希望爬花竿这项表演能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完善,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苗族传统表演,也希望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的爬花竿表演能够后继有人去傳承和发扬,为研究苗族文化的学者们提供更多切实可用的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
[1]杨方刚.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7(S1).
[2]黄正彪.苗族蘆笙的传说[J].乐器,1999(01).
[3]石朝江.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杨光运,女,(1993—)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摘要:后山乡位于贵州省仁怀市境内,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乡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这里至今还存留着许多未被发掘的苗族文化。爬花竿是苗族芦笙文化中的一项具体表演,其表演可谓惊心动魄,爬花竿又被称为“云端上的舞蹈”。每年在后山乡举办的三月三苗族芦笙艺术节上,爬花竿是必须进行的表演,从早年间仅供乡里乡亲观赏娱乐发展至今,有很多外界人士慕名而来观看演出。对后山乡爬花竿这一具体表演的研究,尚有贵州民族大学胡小康做出过初步研究,而本文将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参考,通过笔者自小耳濡目染芦笙文化的变化以及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贵州仁怀后山苗族布依族乡苗族芦笙文化中爬花竿的现状及传承进行研究。
关键词: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爬花竿;现状及传承
一、花竿的选材
对于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爬花竿这一表演所需要的花竿材料的选择,是极为考究的。并不是随便到山上找一颗树就可以用来当做花竿,在实地调研中,我找到了后山乡爬花竿的传承人王志良,据他介绍,花竿的选材有以下要求。
(一)要求所找的用于制作花竿的这颗树上必须得有一根从地里长出来的藤把它缠绕,之所以要选择有一根藤缠绕的树作为花竿,是因为在苗族文化中,藤缠树寓意着苗族人民希望男女和谐共生,并由此带来家庭和睦,人丁兴旺以及世俗繁衍的美好愿望。
(二)选定的这棵树的旁边得有一些同根小苗,他们称这些小苗为“接班人”。而在大树下有几根同根的小树,则代表着这棵树会继续生长,不会因为苗族同胞锯走了这颗大树而让其失去生命,这也代表了苗族同胞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规矩和原则。
二、爬花竿表演
在正式的爬花竿表演之前,表演者都需要先进行热身活动,将每一个要在花竿上表演的动作先在地下进行一遍。爬花竿的人数限定在三人以内,并且是男性。表演者需要边吹奏芦笙边向十二米或是十五米高的花竿上爬,爬到花竿顶上之后,表演者还需要在顶端完成几个高难度的动作,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是不带任何防护措施的,而在花竿下面,会有一群男女人数不等的青年围绕花竿吹奏芦笙,为整个表演助兴。据传承人王志良介绍,在花竿上进行表演的动作的要领,其实就是一个“稳”字,而力量的集中点则更多的是在腰部,因为花竿本身高度达十几米,而且在花竿顶上要完成的动作更是惊险万分,稍有不慎,就有掉下来的危险。所以,这就要求表演者必须勤加苦练。我从王志良的徒弟口中得知,要在花竿上表演的动作,一个动作通常需要进行一年多的练习,而在正式爬上花竿表演之前,他们已经进行了为期八年的训练。确实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也可以看出苗族同胞对这项表演的谨慎与执着。
三、后山苗族爬花竿现状
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爬花竿这一表演,不止是传承人王志良及他的徒弟们在做着努力,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现在,当地政府为了保护传承人王志良,已经不再让他上竿表演,而由他所带的徒弟们来完成。自1996年后山乡被挂牌“苗族芦笙艺术之乡”以来,爬花竿这一表演就逐渐开始被外界所熟知,也可以说后山苗族爬花竿这一表演,离不开传承人王志良的辛苦付出,是他的改良使得这项表演逐渐家喻户晓,走出村寨,1999年9月,后山乡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代表队表演的爬花竿摘下了一等奖的桂冠。以上这些信息看来,爬花竿似乎是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实不然。爬花竿发展至今,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据王志良介绍,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在跟他学习这项表演,这也就意味着会爬花竿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传承人王志良也已近花甲之年,他现在的徒弟们,毕竟年纪小,技术等方面也并不成熟,所以,爬花竿这一表演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
四、爬花竿的传承研究
在后山乡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姑且不说后山乡苗族芦笙文化是一个极大的范围,就后山乡爬花竿这一项具体的表演来说,它的传承其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受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交通带来的影响
从地域上来说,贵州本就是山高路远,从仁怀市区出发到后山乡最快也得要两个小时的车程,且都是蜿蜒的山路。现在在后山乡里的很多地方,道路还是篱笆路,要是表演当天遇上阴雨天,不仅观众会减半,连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都无法搬上舞台,所以,后山乡不便的交通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定阻力。
(二)语言带来的影响
后山乡苗族芦笙文化,是没有书面的苗族语言可提供参考的。也就是说,要想了解这里的文化,只能到当地去实地考察,因为无法从书籍上找到相关信息,即使找到,现如今对苗族语言了解的人也已少之又少,连很多苗族同胞都已经不再说自己的语言了,所以又会是一大难题。而且,爬花竿表演与芦笙的吹奏是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表演者不仅要学习表演,还得学习吹奏芦笙,而后山乡爬花竿表演时吹奏的芦笙曲仍然没有相关乐谱资料可供学者学习。所以,对爬花竿这一表演的传承,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表演时的动作要领,吹奏的芦笙曲等口口相传告知给后来的学习者,而口口相传又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此一来,语言所带来的障碍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这一表演的传承。
(三)接班人的寻找
在论述后山乡爬花竿现状的时候已经提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项传统表演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因为爬花竿作为一项传统表演,其实就是供观众观赏娱乐的,也就是说,表演者们在此项表演上是得不到报酬的,所以,青年人们并不太愿意去学习这样一项既没有报酬,危险程度还较高的表演。其实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谁都想要更好的生活条件,仅凭对艺术的痴迷或是执着而去学习和继承这样一项表演的人,在如今已是少有人在。所以,没有接班人去传承这项表演,确实也让爬花竿的传承难以为继。
以上三点,都为爬花竿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但所幸,后山乡当地政府和现在的传承人以及他的徒弟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过对爬花竿的热爱和执着,他们仍然在苦心钻研,力争将此项表演完美完善。
五、结语
后山苗族布依族乡地处贵州省仁怀市,这里的地貌以高原山地居多,使得这里保存下来的苗族芦笙文化还比较完整,除了爬花竿这项表演为外界所熟知以外,还有如滚山珠、钱杆舞等精彩表演存在,丰富着后山乡人民的茶余饭后。就爬花竿这项表演的现状来看,能够发展到今天,不止是有表演者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爬花竿这项表演本身也是独具魅力的。希望爬花竿这项表演能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完善,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苗族传统表演,也希望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的爬花竿表演能够后继有人去傳承和发扬,为研究苗族文化的学者们提供更多切实可用的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
[1]杨方刚.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7(S1).
[2]黄正彪.苗族蘆笙的传说[J].乐器,1999(01).
[3]石朝江.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杨光运,女,(1993—)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