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店里的找零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大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主角:丫丫
  地点:活动室
  撰  写  者: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文苑幼儿园  严益天
  又到了游戏时间,手表店里很热闹,五六个孩子涌了进来,采购各种手表。孩子们基本上都选择了2~3块手表,然后来到收银台付钱。作为收银员的你非常认真地计算着顾客应付的钱,一个一个给顾客找零。可不一会儿,问题就出现了,你匆匆跑来向老师求助。
  我询问道:“怎么了?”你指着收银台一栏说:“1元的零钱不够了。”我问:“怎么会不够呢?”你着急地说:“我找给博涵6个1元,找给仔仔7个1元,找给浩浩4个1元,再想找给别人,1元钱就不够用了。”哦,原来是这样。顾客付钱以后,不管应该找几元钱,你都是1元1元地找给人家。1元的零钱有限,每个顾客都这样找零,难怪一会儿工夫就没有零钱可找了。于是,我同你商量:“你找6元的时候,找给别人一张5元的、一张1元的就行了。”你点点头。
  我想看看你是否真的掌握了找零的方法,过了一会儿,我又去了手表店,购买了两块手表。轮到我付钱了,你接过手表,认真地算了一下价格,说:“一共要付4元钱。”我把手里的10元钱递了过去,你低头算了一下,又开始1元1元地找钱。你一边数一边说:“1元,2元,3元……”等你数完,我提醒你:“我不想要这么多零钱,怎么办?”这时候,后面排队的思思叫了起来:“你可以给她一个5元、一个1元呀!”你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按照思思的提示给我找了钱,我也装作很满意地离开了。
  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虽然大班孩子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运算,但真正用到游戏中,孩子们似乎将背得很熟的加减算式全然忘记了。游戏中,丫丫仍存在1元1元找零的问题,这大概是她的一种惯性思维。不过可以看出,在同伴的提醒下,丫丫还是知道怎么做的。要想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一两次的练习,并不能真正使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但是,在手表店这样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幼儿的运算能力能够在一次次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逐步得到提升,这也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玩手表店游戏的价值所在。
  下一步学习的機会和可能性
  幼儿游戏时,大多会遇到付钱、找钱的问题。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巩固练习10以内加减法,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有益的活动。但是,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下一次设置手表店游戏时,商品的价格不宜过高,可以标上1元、2元、3元不等,方便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算。但随着幼儿运算水平的提高,价格可以逐步调整,以增加幼儿运算的难度,增强游戏的挑战性。这样,不管是顾客还是收银员都有事可做,既增强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又提高了幼儿的运算能力。
其他文献
说起磨蹭,我们家可谓上行下效的典型。因为,孩子爸爸就是一个“拖拉大王”,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催促他,他就会一直拖,直到不得不做。为此,张一鸣有样学样,也跟他爸爸一样,养成了做事磨蹭拖拉的壞习惯。  我是从什么时候发现孩子这个不好行为的呢?大概是张一鸣三岁多,开始入园的那段时间。那是去年夏天,天气还很炎热。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为了最大限度地缓解他的分离焦虑,我和孩子爸爸商定,在孩子入园的第
期刊
【编者按】  吹“青蛙”是您小时候的经典游戏,可是您的孩子不一定玩过,带着孩子折一折“小青蛙”,折好后再一起来场吹“青蛙”的比赛。借这个游戏让他们丢掉手机、丢掉iPad,一起体验你们的童年吧。  【編者按】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兰克·吉利兰
期刊
这一天,丁丁、仔仔、小哲等孩子选择了小天井区域游戏。丁丁说:“今天我们搭坦克吧!”男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几个人搬来了长长的圆纸筒,在草坪上拼接摆放,两根短一些的、长度一样的圆筒放在两边,旁边还用废旧的铁质栏杆挡住,不让圆筒乱滚。后面摆了一根稍长的圆筒,坦克的身体拼搭出来了。孩子们还在后面竖起了一大块纸板,说是挡子弹的。为了让纸板立得更稳,他们把纸板呈“人”字形站立,并请老师帮忙在上方压了一根长圆筒
期刊
很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磨蹭。其实,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关注很多事情,但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在从事某一活动时,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会放慢活动的节奏和速度,甚至直接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抽身而出,转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孩子在起床、吃饭、做作业时为什么总是断断续续,一拖再拖了。还有,宝宝年龄越小,神经肌肉活动越不协调,动
期刊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非常弱小,特别胆小的。婴儿期的我们如果感到一点恐惧,便会躲在母亲怀里大哭不止,只有在母亲轻摇安抚下,才能找到一点安全感。这一点,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表现应该是一样的吧。  人的不安、胆怯常常缘于对身边外部环境的未知和陌生。因为未知,所以不安;因为陌生,所以胆怯。对身边出现的新事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自身造成危险,全然没有把握。就像故事《黔之驴》里的老虎,老虎本来是很凶猛的,但是
期刊
寒来暑往,我们家孩子已度过幼儿园的大半时光,转眼即将步入小学阶段。在幼儿园,她学到了最基本的礼仪、习惯,这将让她受益终身。古语说,三岁看老。我认为,这句话虽然太过绝对,但细思之后,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一定会跟随其一生。为此真的很感谢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三年的悉心教育、陪伴与照顾,让她在人生的起始阶段能够形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和规则意识。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身上也逐渐凸显一些毛病
期刊
编者按: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 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
期刊
● 记录人:晨曦妈妈  ● 职 业:童话作家(在读博士)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身边的朋友也常有同感,每当孩子问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说一些不明所以的想法时,大多数人要么选择忽略不计,要么不知如何接茬儿。好在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我们这代人对孩子的想象力实行“泼冷水”、暴力打击的情况已经不多见了。  想想我们小时候,万一哪天想象力爆发
期刊
小熊、小公鸡、小狗每天来到幼儿园都会有礼貌地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有一天,它们感到这样的问好太简单、太单调了,没有一点儿新鲜感。它们就想换一种不一样的问候方式。换什么问候方式呢?它们在一起商量了起来。小狗灵机一动,说:“我们以前只是说老师好,这次我们不说老师好了,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用动作来问好怎么样?”“好啊!”小熊、小公鸡都赞同地鼓起掌。它們觉得这样的问候方式一定很有趣。“我们用什么动作来问候呢?”
期刊
英國画家雷诺兹有句名言:“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他最喜爱的形与色、想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融入作品中。因此,美术作品是孩子的视觉语言,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一起来欣赏孩子们的作品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