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演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汉字进行追源溯流,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在感受汉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追源溯流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语文课程标准》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我国的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化,特别是近代的简化,当初的象形字演变到今天,大都已面目全非。因此,在今天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形象感知和识记汉字,有必要对汉字进行追源溯流,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感受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不少教师认为,识字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并读写生字即可,不需要探究其根源,因此往往采用大量的机械抄写来巩固生字,但这样的后果是事倍功半的,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对学习生字的兴趣丧失殆尽。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一些古今字形变化不大的汉字,如:日、月、虫、水、火等象形字,它们都与其所表达的事物外形相似,我们只要让学生观察古体字,将最初的图形文字与简体字进行比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惊叹,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但相当大部分的象形字,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化,特别是近代的简化,大都已面目全非,若忽略对其字形进行分析探究,恐怕难收到良好的识字效果。如教学“甘”字时,有的教师经验丰富,知道这个字的字形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强调笔画、笔顺,并特别提醒学生记住中间只有一横,但结果还是有些学生没记牢,老在“甘”的中间添多一横。
其实,今天的“甘”是象形文字,由最初的图形文字演变而来,本义是“甜”,字的外框原是“口”,中间的短横是指事符号,表示嘴里对食物有甘甜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出示其象形符号,让学生形象感知图形与字形的联系,以直观形象取代机械的分析,使学生觉得耳目一新,趣味盎然,并使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同时,减轻记忆的负担。
二、分析演变,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原始的汉字是图像(象形字的前身),汉字符号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而来,或由象形符号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尽管方块汉字的笔画已经变成不象形的象形符号了,但它们原先都有一定的意义,由这些符号组成的汉字也就往往带有表意的成分。
古人究竟怎样造字,最原始的字是怎么样造出来的?由于没有很确切的资料,这问题目前还难以作圆满的回答,不过从汉字的演变,我们亦可窥中华民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自”,是鼻子的象形,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尽管稍有差异,但都是鼻子的形状,居中一道鼻梁,下边两个鼻孔,鼻孔两旁鼓起的是鼻翼,寥寥几笔,很是传神,后来随着鼻梁的缩短、隐匿,鼻孔的靠拢抹平,甲骨文的“自”字经过金文、小篆的演变,最后鼻梁变为一小撇,就是隶书以来的“自”了,“自”的本义为鼻子,甲骨卜辞有“王疾自’的记载,现在人们还喜欢用手指指鼻子,以表示“我”、“自己”的意思。
但现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的基础知识,或在教学中违背汉字的科学知识,对字形任意解说,把“自”的教学分解为一撇加个“目’字,这样的分析虽然简单易记,但与“自”的字义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记字形而不明字义,能算学好这个字吗?
另外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上”、“下”,段玉裁说:“有在一之上者,有在一之下者,视之而可识为上下,察之而见上下之意。”[1]若教学中仅注重“上”、“下”两字的笔画、笔顺,无疑割断了其古今字义的联系,忽视了汉字构形原理,往往会造成识字效率偏低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过渡到抽象的文字,感悟汉字与图画的联系,了解“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可见,适当分析汉字的字形演变,可让学生了解古汉字的一些知识,使学生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了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虽然中间经历过形体上的多次变化,汉语也由单音节词占优势的古汉语演变为多音节词占优势的现代汉语,但是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性质来说,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有些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常采用部件相加的方法,如“提”=扌+是,“林”=木+木,“洒”=氵+西,“冰”=冫+水。方法简单而直接,学生亦一目了然,但由于忽视了字义的渗透,使得字形和字义常常不沾边,使得表意的汉字成了形义割裂的符号,致使学生常常写错别字。
从占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形声字来看,它是音义的结合体,它的形旁与所组成的合体字的音或义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简化和规范化的历史潮流中,汉字偏旁不断地变动、调整和重新组合,以致现代汉字偏旁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大多数偏旁是现行汉字的省略或变体,有的偏旁虽然形体近似,却有不同的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弄清古今汉字偏旁的联系,辨析形近字,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各偏旁的来源,认识其所表达的意义。如:“亻”、“彳”虽形近而音义各别,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其古体字形:“亻”作人立状,称作单人旁,从“亻”的字范围比较广泛,多半是与人有关的称谓、情状、动作和事物,如:你、健、体、住、传等。而“彳”,虽称作双人旁,但却与“人”字义没什么联系,从“彳”的字大都与道路、行走有关,如:往、循、徘徊、彷徨等。这样通过字形、字义的分析比较可知“亻”、“彳”古体字形差别较大,且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学生就不会混淆“住”和“往”,把“往来”写成“住来”了。
而随着学生学习汉字数字的增加,我们更应让学生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虽然有些汉字已经演变得不太明显了,但是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明显的。如:含“忄”的汉字都和心理活动有关,例:愉、悦、愤、怕等;带“扌”的汉字大都与动作有关,例:打、抬、拔、找等,从“氵”的汉字大都与水有关,例:江、海、河、流等。我们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偏旁的古体字,分析其演变过程,使字形与字义相联系,让学生不仅以一个字的偏旁部首联想到这个字的含义,甚至可以从单个的汉字的意义联想到它们所组成的字词的意思,如“休”,从“人”从“木”,就像一个人靠着大树休息的样子,其本义即是歇息。这样学生就可建立汉字的形义联想,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汉字,并能触类旁通,掌握了解字义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追源溯流,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并能使学生感受我国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中山大学中文系 编《现代汉语学习文选》,1989年8月。
[3]《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2008年7月,总第311期。
注释:
[1]《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五卷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追源溯流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语文课程标准》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我国的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化,特别是近代的简化,当初的象形字演变到今天,大都已面目全非。因此,在今天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形象感知和识记汉字,有必要对汉字进行追源溯流,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感受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不少教师认为,识字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并读写生字即可,不需要探究其根源,因此往往采用大量的机械抄写来巩固生字,但这样的后果是事倍功半的,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对学习生字的兴趣丧失殆尽。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一些古今字形变化不大的汉字,如:日、月、虫、水、火等象形字,它们都与其所表达的事物外形相似,我们只要让学生观察古体字,将最初的图形文字与简体字进行比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惊叹,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但相当大部分的象形字,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化,特别是近代的简化,大都已面目全非,若忽略对其字形进行分析探究,恐怕难收到良好的识字效果。如教学“甘”字时,有的教师经验丰富,知道这个字的字形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强调笔画、笔顺,并特别提醒学生记住中间只有一横,但结果还是有些学生没记牢,老在“甘”的中间添多一横。
其实,今天的“甘”是象形文字,由最初的图形文字演变而来,本义是“甜”,字的外框原是“口”,中间的短横是指事符号,表示嘴里对食物有甘甜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出示其象形符号,让学生形象感知图形与字形的联系,以直观形象取代机械的分析,使学生觉得耳目一新,趣味盎然,并使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同时,减轻记忆的负担。
二、分析演变,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原始的汉字是图像(象形字的前身),汉字符号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而来,或由象形符号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尽管方块汉字的笔画已经变成不象形的象形符号了,但它们原先都有一定的意义,由这些符号组成的汉字也就往往带有表意的成分。
古人究竟怎样造字,最原始的字是怎么样造出来的?由于没有很确切的资料,这问题目前还难以作圆满的回答,不过从汉字的演变,我们亦可窥中华民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自”,是鼻子的象形,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尽管稍有差异,但都是鼻子的形状,居中一道鼻梁,下边两个鼻孔,鼻孔两旁鼓起的是鼻翼,寥寥几笔,很是传神,后来随着鼻梁的缩短、隐匿,鼻孔的靠拢抹平,甲骨文的“自”字经过金文、小篆的演变,最后鼻梁变为一小撇,就是隶书以来的“自”了,“自”的本义为鼻子,甲骨卜辞有“王疾自’的记载,现在人们还喜欢用手指指鼻子,以表示“我”、“自己”的意思。
但现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的基础知识,或在教学中违背汉字的科学知识,对字形任意解说,把“自”的教学分解为一撇加个“目’字,这样的分析虽然简单易记,但与“自”的字义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记字形而不明字义,能算学好这个字吗?
另外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上”、“下”,段玉裁说:“有在一之上者,有在一之下者,视之而可识为上下,察之而见上下之意。”[1]若教学中仅注重“上”、“下”两字的笔画、笔顺,无疑割断了其古今字义的联系,忽视了汉字构形原理,往往会造成识字效率偏低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过渡到抽象的文字,感悟汉字与图画的联系,了解“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可见,适当分析汉字的字形演变,可让学生了解古汉字的一些知识,使学生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了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虽然中间经历过形体上的多次变化,汉语也由单音节词占优势的古汉语演变为多音节词占优势的现代汉语,但是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性质来说,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有些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常采用部件相加的方法,如“提”=扌+是,“林”=木+木,“洒”=氵+西,“冰”=冫+水。方法简单而直接,学生亦一目了然,但由于忽视了字义的渗透,使得字形和字义常常不沾边,使得表意的汉字成了形义割裂的符号,致使学生常常写错别字。
从占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形声字来看,它是音义的结合体,它的形旁与所组成的合体字的音或义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简化和规范化的历史潮流中,汉字偏旁不断地变动、调整和重新组合,以致现代汉字偏旁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大多数偏旁是现行汉字的省略或变体,有的偏旁虽然形体近似,却有不同的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弄清古今汉字偏旁的联系,辨析形近字,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各偏旁的来源,认识其所表达的意义。如:“亻”、“彳”虽形近而音义各别,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其古体字形:“亻”作人立状,称作单人旁,从“亻”的字范围比较广泛,多半是与人有关的称谓、情状、动作和事物,如:你、健、体、住、传等。而“彳”,虽称作双人旁,但却与“人”字义没什么联系,从“彳”的字大都与道路、行走有关,如:往、循、徘徊、彷徨等。这样通过字形、字义的分析比较可知“亻”、“彳”古体字形差别较大,且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学生就不会混淆“住”和“往”,把“往来”写成“住来”了。
而随着学生学习汉字数字的增加,我们更应让学生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虽然有些汉字已经演变得不太明显了,但是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明显的。如:含“忄”的汉字都和心理活动有关,例:愉、悦、愤、怕等;带“扌”的汉字大都与动作有关,例:打、抬、拔、找等,从“氵”的汉字大都与水有关,例:江、海、河、流等。我们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偏旁的古体字,分析其演变过程,使字形与字义相联系,让学生不仅以一个字的偏旁部首联想到这个字的含义,甚至可以从单个的汉字的意义联想到它们所组成的字词的意思,如“休”,从“人”从“木”,就像一个人靠着大树休息的样子,其本义即是歇息。这样学生就可建立汉字的形义联想,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汉字,并能触类旁通,掌握了解字义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
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追源溯流,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并能使学生感受我国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中山大学中文系 编《现代汉语学习文选》,1989年8月。
[3]《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2008年7月,总第311期。
注释:
[1]《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五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