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理论修养对书法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具体体现在书法家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书法理论有关概念,再阐述了研究书法理论的方法,并为增强书法创作提出了自己的几个观点,希望对书法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书法理论修养;创造
1.引言
人们常说,理论说得再多,不如多写几笔。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从本质来讲是没问题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出理论,然而,若一种结论无法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它将无法立足,但若创作过程中对理论采取无视的态度必将不会取得太大成就。理论是对原理的一种认识,它可以包含学科中最根本的原理,在构建框架体系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渐认识到学科的精髓。我们在探讨理论的过程中可以探寻到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若是创作过程中无视理论,就算作品充满灵感与激情,终究是茫然无序的。
2.书法理论概述
书法理论拥有很广泛的范围,创作了《墨池编》的北宋朱长文认为,书学文献可分为笔法、字学、品藻、杂议、宝藏、赞述、器用、碑刻这八门十二类。以上即为广义上的“书论”范围,可分为文字学、书法史、书法批评、书法技法、金石评述等种类。因此,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若不能充分熟悉理论常识,将无法理解书法的概念。从狭义上看,书法理论指的是人们在书法艺术特质方面的有关认识,比方说书法美的欣赏、书法美的表现(书法形式美)、书法美的特征,与艺术内核有所涉及,这关系着书法能否成为一门艺术。由上可知,我们可以对古代书法家或者其作品集知之甚少,然而若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上述知识与概念,我们将会成为一名“门外汉”。
3.研究书法理论的方法
在对书法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理应学习一些打破常规、突破迷信的方法。比方说,阅读《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与《题卫夫人<笔阵图法>》时会接触到一种名为“盗墓”的笔法。此笔法在经过亲身实践、自己动笔尝试后方知效果。《兰亭序》中隐藏着唐太宗昭陵的故事,充满趣味。何延之在《兰亭记》提到“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而后高宗流涕哽咽,引耳而听制命。太宗说:“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这是一种“甄嬛传”式的理论,可以把它当成小说看。古代书法理论在表现过程中经常使用特定的文学体裁,在唐朝以前此类现象很普遍。书法理论作为一类文章,拥有华美的辞藻,气势磅礴,引人入胜,且文章要求比兴连篇。然而学习书法的人在读的时候会感受到有无限的感想,待落笔的时候确了无感兴。
“將奔未驰”和“笔坼”是在用夸张比喻的方法令学习书法的人自行感悟。在阅读古人文章的过程中,应多加思考,持以设问质疑的态度。比方说,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提到了“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如何理解“勾”呢?它指的是米芾特定的体势还是笔法?经过推敲,米芾会反复修改他的手书,后人在誊清文字时会予以说明,因此“勾”很可能指的是誊清者增加的说明文字。所以,阅读理论文章应持有不迷信、恭敬的态度,方能看懂文章。
4.加强书法创造的要点
4.1明确书法创造的要旨
并不是所有的汉字书写都能称为书法创作,若是将汉字写的美,是不是就成为书法创作了呢?这在书法家与欣赏者中引起了争议。人们在认识“美”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评说与认识,然而只说书法创作的“美”,它的核心为书法家的艺术创作力。“作”就是有着自己的审美主张和新见,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努力展现出书法家的艺术能力。
需明确以下几点:①艺术创造力和癫疯、任性是不同的,尽管怀素、张旭的作品都被称为“颠”、“狂”,但是在他们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了高雅、风采斐然的风范,因此若想拥有不同寻常的创造力,良好的天赋与学习的雅趣,二者缺一不可。②书法若是写得十分规范,也不一定是缺乏艺术创造力,因为现如今书法创作里人们都追求奇趣,侧重于肆意创作得到创造的真谛,但是这种观点比较片面、并不可取。创造力可以体现在规范无奇的书法作品中,也可以体现在狂放不羁的书法作品中。因此书者应学会静下心来,因为看起来“规范”的书法作品也可能产生奇迹。
4.2明确书法创造的形式与内容
文学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书法创作的内容一般指的是书者的书写意趣与审美思想。我们不禁加以探讨,若书者不注重阐述书写内容,侧重于表现出的形式,让作品拥有十足的张力、丰富的意境,这是不是实现了内容表现的任务呢?目前,书法处于国际化的大语言环境中。比方说,很多书者会模仿来自上世纪日本书法里的“少字数象书”展现的风格,但却并不明白这些书法作品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是与政治文化因素有关的。书者应从民族本身出发,客观对待传统中国书法艺术,理性思考书法创作的形势与内容。处在新时代,虽然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逐渐进化成纯艺术的形式,然而书法是流传千年的传统国粹艺术,具备世代相传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国人的汉字情结。所以,探讨书法创作里形势与内容有关问题时,可以从文本或汉字的角度阐述。
4.3客观看待“展览体”
“展览体”就是展览(特别是国展)过程中用到的书法风格与形式。部分人认为“展览体”带有贬义,将其看作是为展览而创办的带有功利色彩的形式。其实不然,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就好像“馆阁体”其实并非一无是处,若让小朋友习诵康有为的飞白裹锋北碑体写成的上千字的献策论,似乎也不太合适。因此,“展览体”其实是为了让创作者在创作时考虑到展示作品时的氛围与环境,但也可能会让书者被功利所惑。事实上,“展览体”不是最近才有的,古时候就存在着“展览体”,比方说摩崖书迹。类似于将《论经书诗》放在广阔的大自然环境中,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奥秘与魅力;若是把石头进行切割,置于低矮的房屋,欣赏者也无法体会到作品的壮阔之意。因此,当代书者应重视展示效果,努力将其与创作章法相结合。
5.结语
创作者开启智慧的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指引,它就像一盏明灯,而当代书法创作者应时刻关注时代变化、掌握时机、逆向思考、加强辨别能力,从而使创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宋学勤.书法理论是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J].中国书法,2017,(18):131-133.
[2] 赵辉.从政治统治转向书学审美:唐太宗书法理论钩沉及其文化渊源诠释[J].艺术百家,2018,34(2):210-216.
[3] 邓宝剑.书法理论中“形式”“内容”二分法之辨正[J].艺术百家,2019,(2):153-157.
[4] 薛帅杰.沈尹默书法理论的逻辑起点[J].中国书法,2017,(1):32-45.
[5] 田熹晶.书法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书法,2018,(14):60-62.
[6] 王小辰.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首届书法理论与创作研修班侧记[J].中国书法,2019,(6):20-22.
作者简介:
刘伟 1983年10月 男 汉 陕西西安 硕士研究生 书法学方向 助教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关键词:书法理论修养;创造
1.引言
人们常说,理论说得再多,不如多写几笔。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从本质来讲是没问题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出理论,然而,若一种结论无法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它将无法立足,但若创作过程中对理论采取无视的态度必将不会取得太大成就。理论是对原理的一种认识,它可以包含学科中最根本的原理,在构建框架体系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渐认识到学科的精髓。我们在探讨理论的过程中可以探寻到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若是创作过程中无视理论,就算作品充满灵感与激情,终究是茫然无序的。
2.书法理论概述
书法理论拥有很广泛的范围,创作了《墨池编》的北宋朱长文认为,书学文献可分为笔法、字学、品藻、杂议、宝藏、赞述、器用、碑刻这八门十二类。以上即为广义上的“书论”范围,可分为文字学、书法史、书法批评、书法技法、金石评述等种类。因此,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若不能充分熟悉理论常识,将无法理解书法的概念。从狭义上看,书法理论指的是人们在书法艺术特质方面的有关认识,比方说书法美的欣赏、书法美的表现(书法形式美)、书法美的特征,与艺术内核有所涉及,这关系着书法能否成为一门艺术。由上可知,我们可以对古代书法家或者其作品集知之甚少,然而若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上述知识与概念,我们将会成为一名“门外汉”。
3.研究书法理论的方法
在对书法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理应学习一些打破常规、突破迷信的方法。比方说,阅读《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与《题卫夫人<笔阵图法>》时会接触到一种名为“盗墓”的笔法。此笔法在经过亲身实践、自己动笔尝试后方知效果。《兰亭序》中隐藏着唐太宗昭陵的故事,充满趣味。何延之在《兰亭记》提到“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而后高宗流涕哽咽,引耳而听制命。太宗说:“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这是一种“甄嬛传”式的理论,可以把它当成小说看。古代书法理论在表现过程中经常使用特定的文学体裁,在唐朝以前此类现象很普遍。书法理论作为一类文章,拥有华美的辞藻,气势磅礴,引人入胜,且文章要求比兴连篇。然而学习书法的人在读的时候会感受到有无限的感想,待落笔的时候确了无感兴。
“將奔未驰”和“笔坼”是在用夸张比喻的方法令学习书法的人自行感悟。在阅读古人文章的过程中,应多加思考,持以设问质疑的态度。比方说,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提到了“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如何理解“勾”呢?它指的是米芾特定的体势还是笔法?经过推敲,米芾会反复修改他的手书,后人在誊清文字时会予以说明,因此“勾”很可能指的是誊清者增加的说明文字。所以,阅读理论文章应持有不迷信、恭敬的态度,方能看懂文章。
4.加强书法创造的要点
4.1明确书法创造的要旨
并不是所有的汉字书写都能称为书法创作,若是将汉字写的美,是不是就成为书法创作了呢?这在书法家与欣赏者中引起了争议。人们在认识“美”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评说与认识,然而只说书法创作的“美”,它的核心为书法家的艺术创作力。“作”就是有着自己的审美主张和新见,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努力展现出书法家的艺术能力。
需明确以下几点:①艺术创造力和癫疯、任性是不同的,尽管怀素、张旭的作品都被称为“颠”、“狂”,但是在他们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了高雅、风采斐然的风范,因此若想拥有不同寻常的创造力,良好的天赋与学习的雅趣,二者缺一不可。②书法若是写得十分规范,也不一定是缺乏艺术创造力,因为现如今书法创作里人们都追求奇趣,侧重于肆意创作得到创造的真谛,但是这种观点比较片面、并不可取。创造力可以体现在规范无奇的书法作品中,也可以体现在狂放不羁的书法作品中。因此书者应学会静下心来,因为看起来“规范”的书法作品也可能产生奇迹。
4.2明确书法创造的形式与内容
文学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书法创作的内容一般指的是书者的书写意趣与审美思想。我们不禁加以探讨,若书者不注重阐述书写内容,侧重于表现出的形式,让作品拥有十足的张力、丰富的意境,这是不是实现了内容表现的任务呢?目前,书法处于国际化的大语言环境中。比方说,很多书者会模仿来自上世纪日本书法里的“少字数象书”展现的风格,但却并不明白这些书法作品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是与政治文化因素有关的。书者应从民族本身出发,客观对待传统中国书法艺术,理性思考书法创作的形势与内容。处在新时代,虽然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逐渐进化成纯艺术的形式,然而书法是流传千年的传统国粹艺术,具备世代相传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国人的汉字情结。所以,探讨书法创作里形势与内容有关问题时,可以从文本或汉字的角度阐述。
4.3客观看待“展览体”
“展览体”就是展览(特别是国展)过程中用到的书法风格与形式。部分人认为“展览体”带有贬义,将其看作是为展览而创办的带有功利色彩的形式。其实不然,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就好像“馆阁体”其实并非一无是处,若让小朋友习诵康有为的飞白裹锋北碑体写成的上千字的献策论,似乎也不太合适。因此,“展览体”其实是为了让创作者在创作时考虑到展示作品时的氛围与环境,但也可能会让书者被功利所惑。事实上,“展览体”不是最近才有的,古时候就存在着“展览体”,比方说摩崖书迹。类似于将《论经书诗》放在广阔的大自然环境中,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奥秘与魅力;若是把石头进行切割,置于低矮的房屋,欣赏者也无法体会到作品的壮阔之意。因此,当代书者应重视展示效果,努力将其与创作章法相结合。
5.结语
创作者开启智慧的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指引,它就像一盏明灯,而当代书法创作者应时刻关注时代变化、掌握时机、逆向思考、加强辨别能力,从而使创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宋学勤.书法理论是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J].中国书法,2017,(18):131-133.
[2] 赵辉.从政治统治转向书学审美:唐太宗书法理论钩沉及其文化渊源诠释[J].艺术百家,2018,34(2):210-216.
[3] 邓宝剑.书法理论中“形式”“内容”二分法之辨正[J].艺术百家,2019,(2):153-157.
[4] 薛帅杰.沈尹默书法理论的逻辑起点[J].中国书法,2017,(1):32-45.
[5] 田熹晶.书法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书法,2018,(14):60-62.
[6] 王小辰.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首届书法理论与创作研修班侧记[J].中国书法,2019,(6):20-22.
作者简介:
刘伟 1983年10月 男 汉 陕西西安 硕士研究生 书法学方向 助教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