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美学人物品藻的发生分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物品藻,即对人物的德行、才能、风采等等的品评,它在魏晋时期,对审美的意识、趣味、风尚的变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人物品藻;魏晋时期;美学
  人物品评,本来自古有之。但到汉末魏初,人物品藻与政治选举直接相联,成为政治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甚至影响了统治阶级的整个思想。正始以后,人物品藻又从政治实用的,发展为哲学和审美的。前者与玄学联系起来,后者与文艺发展联系起来,同时两者又相互渗透。
  一、人物品藻的溯源
  从历史角度切入,对人物的品评,明显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对人物的贵贱、贫富、祸福、夭寿等的评论,这在很早的时候就和相术联系在一起。例如《荀子·非相》中所说:“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以及司马迁的《史记》中蒯通曾经对韩信说过:“仆尝受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等都有所论述。但是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古代这种相术固然是一种迷信,但其中包含着某种合理的因素,即看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态间所存在的某种联系。
  第二在汉末魏初以前的长时间里,统治阶级为了发现和选用人才,已经十分注意对人物的德行和才能的观察与评论,并逐步形成某些原则和方向,这在刘邵的《人物志》中有鲜明的表现,例如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 举德行为四科之首,叙生知为三等之上。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正如刘邵所讲,在这里已经包含着有关“人物还差”的许多重要的看法,这也就是孔子十分重视“知人”的理论。再比如《左传》中:“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一爱一,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均说明了人物品藻的观察以及所达到的境界的品评。
  二、汉末魏出的人物品藻
  人物品藻虽然自古有之,但只是到了汉末魏初,它才和政治密切相关,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曹操在建安八年曾先后下达了四次求贤令,其中心思想都是“唯才是举”,重才轻德。其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无战之士……有事尚功德。二为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三是从历史搜集证明,以证明即使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它突出强调了“德”和“才”之间存在的差别和矛盾,指出了“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建安到魏初的人物品藻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个是把人物的才能放在第一位,二是竭力要找到如何实际地考察分析人物才能的方法和标准。这样,专门研究人物的著作,即《人物志》就应用而生。它系统地总结了汉末以来品评人物的经验和理论,把它发展至哲学的高度。
  在《人物志》中,它极大地强调“智”的重要性,提出了“智者德之帅”的看法: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
  三、正始以后的人物品藻
  正始以后的人物品藻从政治上如何鉴别任用人才转向了人生价值意义的哲学探讨,由此产生了玄学。而且玄学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探讨是审美性质的人物品藻的哲学基础。因此,人物品藻从此朝着哲学和审美两个方面相对独立发展起来。这种变化,主要由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汉末魏初的社会大动乱,朝代更迭,社会矛盾剧增,人民饱受战乱的灾害,因此政治性的人物品藻转向了对人生的哲学的探讨。
  第二、门阀士族的晋升对然不是依靠他们的智慧与才能,但是门阀士族们并不关注这些。因此政治倾向大大减少,审美性质大大增加。
  第三、门阀士族统治的加强,将士与庶相区分,使得门阀士族把自己看作是社会的精华,十分注重教养和风度。这种仪态风姿更为明显的具有审美的性质。
  第四、魏晋交替之际及其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断相互倾尽,使统治阶级中以阮籍、嵇康等代表力图避免统治内部的竞争,使人物品藻带有了理想人格和人生态度的追寻相联系的审美性质。
  纵观以上几点,魏晋带有审美性质的人物品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重才情、崇思理、标放达、赏容貌四个方面。它完全抛开了政治人物色彩,政治性的人物品藻向审美性的人物品藻的转变,是魏晋美学的一大契机,对整个中国美学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J].章启群.文艺争鸣.2018(02)
  [2] 美学与中国美学:范式、问题和史料——一个论纲或断想[J].章启群.文艺争鸣.2015(08)
  [3] 重新定义190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J].张法.求是学刊.2013(02)
  [4] 《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J].陈鼓应.哲学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
  杜金影(1995.10~)女 辽宁省朝阳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产品设计系工业设计方向
  张颖(1997.8~)女 辽宁省朝阳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产品设计系工业设计方向
  徐剑扬(1998.1~)男 遼宁省大连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艺术与科技专业
  徐世辉(1998.5~)男 河北省邯郸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美术学系公共艺术方向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种非常流行和先进的快速成型技术,它的迅速发展涵盖各个领域,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3D打印技术与传统手工艺品相结合的初步构想和实施方法,以及3D打印技术与手工艺品生产相结合对手工艺品设计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3D打印;传统工艺制作;工艺品设计  一、3D打印技术概述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是“增材制造”的一种形式,它是基于一个数字模型文件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文化传播的载体组成部分中包含文物博物馆,社会大众可通过参观文物博物馆了解许多文化历史。文化博物馆还对文化传播存在着教育能力,社会大众可在参观文化博物馆同时接受耳濡目染的教育。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随后探讨了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策略,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文化传播;教育  博物馆也可被称作博物院,主要是用来珍
期刊
新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的开展,我们倡导“一切为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形成过程”、“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等等,诚然效果不错,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都有大大提升,但我们在改变课堂的同时,仍有些老师有些时候对某些细节忽略,挫伤了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对学生终身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今天作为担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高中教学中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逐渐被广大高中教师所接纳认可,而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学习语文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高中生高考做好准备,还要重视强化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导,让学生不能忘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和理解,提高高中生的文化素养。下文将重点阐述在高中教学中
期刊
摘要:服装表演艺术是我国现阶段的服装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服装表演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表演艺术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发展方式。随着我国中国服装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的服装表演艺术新阶段正面临着新的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服装表演艺术和舞台文化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服装表演;文化艺术;舞台文化  1.前言  现阶段的服装表演艺
期刊
摘要: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文化界出现的“媚外”和“复古”两种错误思潮,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所提出的“拿来主义”观点,同样适用于当代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个观点的精神实质是主动选取、批判吸收。无论是处理师生关系有效“传道”,还是研究教学高效“授业”,亦或是发现问题及时“解惑”,都需要老师深谙“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道理,并以此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寻求教育的创新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着不同且丰富的地域文化,但是放眼国际这一广大舞台,中国的设计总是缺点别具一格的感觉。我国广阔的地域文化的痛点就是没能将其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之中,这同样也是设计的缺失。本文结合环境设计和地域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地域文化的保护措施以及环境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法,旨在让中国的地域
期刊
摘要:红色旅游文本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革命事迹、革命人物和革命精神,为了使国外游客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的现状考察,发现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笔者尝试从管理层面、译者和学术界三个宏观方面挖掘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此现状,对症下药,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
期刊
摘要: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能够在众多且不同的领域中看到视觉传达设计的身影,比如电影、电视、形象设计等等,这些都与视觉传达设计存在密切联系。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领域愈发宽广,因此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且对该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就是为了顺应社会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融媒时代高校视觉传达
期刊
摘要: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对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具有了解地方本土文化和将地方文化带回其所属国家并进行传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指导来华留学生的地方文化导入,进而推广地方文化,传播中华文化。  关键词:地方文化;建构主义理论;地方文化导入  地方文化指在一个特定地区内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并依旧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传统,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地区不同于其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