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3 3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3 3”中高职衔接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按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构建评价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教学评价,发现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3 3”中高职衔接;教学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81-03
  1 引言
  “3 3”分段式中高职衔接就是对完成三年中职教育的学生进行三年高职教育的模式,使中职毕业学生能继续就读高职院校,避免了中职毕业生无上升通道等问题。但是目前“3 3”分段式中高职衔接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课程体系衔接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还是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生源进行设置的,造成中职毕业生不能适应的问题。因此,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找到课程设置中的薄弱环节,并在后期加以改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常用于多目标、多层次、多准则问题的决策和评价上,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应用十分广泛。采用AHP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能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也便于得到科学的结果,为准确评估“3 3”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提供依据。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课程教学评价一般涉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因此,本文依据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主体,从教学过程、教学辅助条件、学生状况三个方面构件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分层的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评价目标,即中高职课程教学评价,为总目标层;二级指标为确定总目标的子目标,由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状况组成,为目标层;子目标层下为具体的评价标准,为准则层。各指标的定义如下。
  1)一级指标。A—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评价:反映了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供科学的依据。
  2)二级指标。
  B1—教学过程:反映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课堂教学秩序等。
  B2—教学条件:反映教学的配套条件,包括各种相关的实践条件、教材、设备等。
  B3—学生状况:反映学生的整体水平,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程度、动手能力、考试成绩等。
  3)三级指标。
  C1—教学内容:主要考察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及难度设定是否考虑到中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C2—教学方法:主要考察教学方法是否与中高职衔接课程相适应。
  C3—教学态度:考察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并且有足够的耐心。
  C4—教学秩序:考察课堂教学的秩序,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C5—实践场所:考察是否具备满足课堂教学的实践场所。
  C6—教材质量:考察选用的教材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C7—课件质量:考察课件质量是否能满足课程教学。
  C8—教学设备:考察教学设备能否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
  C9—出勤率:学生上课的出勤率。
  C10—课堂参与:学生上课参与情况。
  C11—动手能力:学生参与实践时表现的动手能力。
  C12—考试成绩:学生期末考试综合成绩。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常用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要建立判断矩阵,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能同时考虑定性和定量因素,结果较为客观,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咨询专家,采用9标度法对各层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如对目标层进行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B,如表1所示。
  2)一致性检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3.04。根据公式(1)(2)计算一致性比率:
  式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RI为一致性指标。查表可得3阶矩阵为0.58,4阶为0.90。代入公式(1)(2)计算得到CR=0.019<0.1,通过一致性检验。
  3)求权重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将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结果为各指标的权重值:
  W=[0.64 0.10 0.26]
  同理,得到各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和权重值,如表2~表4所示。
  3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教学评价
  根据图1的层次结构以及权重表,对中高职衔接班级衔接课程进行评价,发放问卷50份,回收45份,发放对象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效果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评价,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总体评价为7.8分,处于较好状态。但是学生状况分项得分不好,仅为6.6分。这项中除了出勤率较高,其他诸如课堂参与、动手能力和考试成绩均不理想。特别是考试成绩,远低于普通班级专业课的成绩。其他教学过程和教学条件得分较高,但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分也偏低。
  4 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评价的相关评价指标,运用AHP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实现对衔接课程教学效果的科学分析,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中高职衔接课程总体评价良好。这说明目前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效果总体平稳,衔接模式有效。
  2)中高职学生基础较差,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学方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手能力和考试成绩等明显落后,说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对高职教学还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但出勤率普遍较高,课堂秩序也较好,通过努力应该能逐渐适应高职教学。
  3)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应加以改善。目前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是沿用高职教育,没有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也是课堂教学表现不好的一个方面。因此,今后要对中高职衔接课程做专门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
  2013(3):139-141.
  [2]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24-27.
  [3]陈在铁.3 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81-83.
其他文献
林业资源不仅是我国所有资源中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方向为粗放型经济增长,用牺牲大量能源消耗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无疑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高瞻远瞩地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人民民主专政必
农机化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农机推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本文对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应正确把握,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审视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临洮县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文化大县”,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在全市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采用电子教室进行多媒体广播教学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强制性,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频繁的广播教学会打断学生的制作思路和学习热情,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微课程的出现无疑给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是自主控制的,可快可慢,可反复多次观看,直观形象。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操作,很容易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回归到学生手中,学生在课堂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具有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特征和职业倾向,教学科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特征.高职教师必须把握这些特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为办好高职教育,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破除计划经济时代读书当官的旧思想,鼓励学生在市场竞争中自主择业;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改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项主要考核指标。小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于其自身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