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试点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万亩濒临撂荒的土地焕发生机、50万亩良田实现规模流转、27201户村民变成了股民、赵家峁等一批贫困落后村庄的面貌彻底改变……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连年狠抓“三变”改革,让土地活了,乡村美了,村民富了。
  作为同时承担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字号”试点任务的县区,榆阳区自2013年起,就在深度贫困村赵家峁村开始改革试点。经过四年努力,“三变”改革由点到面,打造出了全国“三变”改革先进典型案例,形成了因村施策、百花齐放的农村改革实践,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盘活耕地资源 破解农地矛盾
  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长期形成的块块田、绺绺田、裤带田制约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出现了土地撂荒、村庄空心、集体经济空壳等等问题。榆阳区以“三变”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性资产,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有力破解农地矛盾难题,回答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出路。
  在榆阳区古塔镇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赵卫军的“农家小院”是小二楼,夏秋季节可以同时接待3户旅游住宿,他说:“赵家峁村率先进行‘三变’改革,如今成了‘明星村’。土地流转提高了效益,集体经济大发展,村民也得到了实惠。随着旅游业日益兴起,2017年村里接待游客22万人次,旅游收入265万元。”
  村民张春相在景区担任管理员,一年收入3万元,最近还获得了耕地入股分红7050元。村民刘开富承包流转土地22亩,2017年毛收入2.3万元。
  当年打破大锅饭、实行包产到户是解放生产力,现在搞土地集中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样是解放生产力。榆阳区产权改革办副主任刘红金介绍,201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政策支持下,趙家峁村成功开展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走上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成为精准脱贫标杆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今年1月18日,赵家峁村村民凭股权证领到了首次合作社分红共100万元,人均分红1580元,户均分红4504元。
  牢牢把握改革程序 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群众最担心的是会不会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改没了。
  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说,榆阳区用两年时间完成了107万亩耕地确权登记颁证,向7万多户农民颁发了《承包经营权证》,给群众吃下了改革“定心丸”。坚持股份合作经营制度,绝不搞大锅饭,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的根本转变。同时,严格实施“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合作社组建—章程制定—发放股权证”六步流程,突出定人、定股、定机制三个关键节点。
  比如在定股过程中,榆阳区科学设置股权种类和持股比例,基础股主要设人口股和土地股,比例占大头,保证农民基本权益;附加股按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因村施策多元设置。比如赵家峁村实行“4+1”股权结构,“4”是土地、人口、劳龄和旧房产股,设劳龄股为了充分尊重历史上的劳动贡献,设旧房产股为了盘活资产、发展乡村旅游;“1”是资金股,是激活资源的关键要素,占比从最初量化的40%下降到23%,让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
  根据村情实际、围绕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榆阳区每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确定了生产经营组织、利益分配方式和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明确村集体经济的收益权和支配权,保障改革行稳致远。
  探索“三条路径” 全域推进改革
  2017年,榆阳区“三变”改革形成燎原之势。
  榆阳区区长贺利贵说,2017年,榆阳区确定了30个改革试点村,整合涉农资金1.4亿元,集中扶持,全力引导,针对不同土地条件、农业基础和城镇化水平,科学推出“三条改革路径”。
  一是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组,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解决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土地撂荒严重的问题,整村流转土地经营权,由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经营。二是对农业资源禀赋较好的村组,推行集体资源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解决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益低下问题,推进“一户一田”互换并地。三是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中村组,重点推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解决集体经济有一定积累,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全部被征用后,怎样转型发展、持续增收的问题。
  柏盖梁村是榆阳区南部山区的典型贫困村,村支部书记高治宏说,该村在改革中设置了人口股、耕地股、资金股,合作社提取净收益的25%为公积金,75%用于股东分红。村集体组建股份合作社,建成塑料拱棚100座、种植冬小麦80亩、种植春小麦400亩,利用石磨搞传统加工,利用新修的500亩高标准梯田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并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村里农产品的销路。
  地处北部滩区的三道河则村,支部书记薛振祥说,该村在“一户一田”的基础上,把村上承包到户分散的3万亩林地用设置林权股的办法,解决了草滩区林地占有不平衡问题。村里还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小组分别成立股份经济合作分社,采取村集体统一管理、村小组独立核算的方式,发展稻田养蟹、林药间作、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地处榆林市城中心的广济南村,采取切块改革、成熟一块、股改一块的办法,将商业楼确定为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的范围进行总价值评估并新确认股民613名。成立广济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善细化管理制度,同时给女户1万元“嫁妆钱”,解决了女户问题。
  榆阳区农村改革通过“三条基本路径”,衍生出因村施策、百花齐放的改革实践,形成了“百村示范、全域推进”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区317个村中有100多个顺利推进“三变”改革,其中74个行政村注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颁发股权证27201本。
  激活股份权能 产业融合发展
  把“三变”改革转化为发展成果,真正实现精准脱贫共同富裕的目标,关键在还权赋能。
  榆阳区财政拿出了1000万元,在农村商业银行注入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信贷1亿元,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与合作社股权抵押、担保、贷款业务,把“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每个农户可贷款3-5万元,新型经营主体最高授信20万元,分三年还清,同时,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兜底风险,打通了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有了融资基础,榆阳区进一步摸索,加快平台建设,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区乡村三级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
  鱼河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村3400亩耕地经营权已入股合作社,统一建设富硒水稻基地、发展农业物流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
  榆阳区不断推进业态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催生新兴业态。
  大力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小杂粮旱作丰产等强农工程,推动种植业增产增效,去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1亿元。建成全省第一的非牧区羊子、生猪“双百万”养殖大县区,羊子达到230万只、生猪达到110万头,2017年畜牧业产值突破30亿元。
  在榆林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已引入企业82家,陆续建成陕北白绒山羊基因编组、农科院马铃薯组培、御品豆腐、新寨杏仁露、沙雕公园等27个项目,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物流扩散产业园。
  在马合镇明杰农业园,4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全程立体机械化,精准航化作业,开启榆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榆阳“草滩羊肉”“香谷米”“大扁杏”“小叶桑”等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正被逐步打造。红石桥乐沙戏水、麻黄梁摄影写生基地、寨坬民宿窑洞等30多个村已初具规模,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超过50个。
  在“三变”改革这个先导工程的推动下,榆阳区展现出一幅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其他文献
联合国人权理事會第44届会议的云上边会——“藏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国际视频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围绕中国涉藏民族宗教工作,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尼泊尔、奥地利、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11位研究学者,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藏文化、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等议题做了专题报告。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南加才让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一位非遗传承人传承和发
期刊
前瞻产业研究院日前推出《2020年中国地摊经济行业研究报告》,探讨中国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广阔未来。报告显示,截至6月4日,全国至少有50地通过设立摊贩规范点等方式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主要是通过设置摊贩规范点、允许占道经营等方式对摊贩活动“松绑”,出台规定明确摊贩的外摆时间、外摆范围等,鼓励地摊经济重新回归城市。从地区出台的支持举措数量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  报告认为,长期来看,
期刊
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理应带动趋于衰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游戏正在世界范围内风靡,国内多项研究指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游戏的融合将会呈现出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游戏进行传承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正在逐步走向衰落,作为新兴网络技术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期刊
重庆地票制度通过指标化形式,将农村建设用地跨界转移到利用水平较高的城市区域,从而使“不动产”变成了一种“虚拟动产”。中共中央近日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是否可以被看做是对重庆地票制度的肯定和推广呢?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座落在CBD(中央商务区)林立的江北区。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中,有重庆江北嘴与上海陆
期刊
盛夏的陕北大地,初升的太阳透过树叶照射在地上,星星般的光芒在地上一闪一闪;几声清脆的鸟鸣,在山谷间回荡。放眼望去,乡下田野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成片的果园、整齐的大棚,农民在施肥、套袋,采摘、售卖,笑容挂在嘴角,幸福写在脸上……  近几年,陕西省延长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抓产业振兴“牛鼻子”,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智慧农业、集体经济、休闲旅游、生态文明等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不断巩固
期刊
铜川市作为陕西省首家党代表提案制试点地市,各级党委从提案的提出、受理、审查、确立、办理到反馈,都探索出了一整套运行机制,但也存在县(区)、乡(镇)基层党代表部分提案质量不高,部分提案可操作性差而无法立案落实,提案选题定位不准与人大政协议案、提案重叠等问题,反映出基层部分党代表提案能力的不足,实际上也是其履职能力不够的具体體现。建议将党代表提案制经验纳入党代表任期制整体制度建设之中,制定实施细则推动
期刊
近年来,随着大荔县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很多群众在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上大操大办,浪费攀比成风,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群众还因此致贫、返贫。为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大荔县从2017年起实施城乡新型殡仪改革和农村婚丧礼仪改革,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5名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等十余个单位为成员的“两改”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办成立“两改办”、村
期刊
长久以来,藏族民间“勒卓”文化在海南州地区根深蒂固,甚至家喻户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勒卓”这一文化名片,对于唱响海南州“文化名州、文化大州”品牌,彰显海南州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勒卓”民间艺术的类型及特点  “勒卓”即藏语,译为歌舞,“勒卓”在藏族民间艺术中所包含的类型很多,其中酒曲、拉伊、则柔、弹唱、嘛呢唱经调、赞歌、礼赞、劳
期刊
十年前的那场灾难,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可是,对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们来说,所有的一切,都已是沧海桑田。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特大地震,让“汶川”成为川、陕、甘遭受地震侵害的所有地区的代名词。地震发生后,中国体制优势突显,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强大的紧急救援、灾后重建以及整体性社会重构等系列过程,成就斐然。在国家作为主导力量的重建推動下,汶川地震灾区硬件设施水平突飞猛进,灾区面貌焕然一新,跨越式步
期刊
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体验和体现应该是统一的。创造人物形象,就要做好这种统一的工作。演员的创造工作就是从认识理解开始,然后按照角色明确动作设计,在规定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动作,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状态,创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2018年4月24日,著名秦腔小生、戏曲教育家王芷华老师因病逝世,享年80岁。王老师是西安易俗社的老演员,常演剧目有《胭脂》《貂蝉》《三滴血》《双锦衣》《桃花扇》等
期刊